VC SaaS 創始人 藍志豪

文丨拓撲社 編輯 一笑

VC們都在尋找行業中的下一個顛覆性的創新企業,而風投行業本身也需要進行創新。幾年前一篇著名的文章中,Marc Andreessen寫道「軟體正在鬆動傳統工業的根基」。然而,除了AngelList和其他少數平臺受到了軟體的影響,傳統的風投模式依舊是「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絕大多數風投公司採用的最先進的軟體技術就是郵箱。藍志豪是一位最近開始創業的傳統VC機構投資人,在他眼裡,大部分VC還在用最原始的方法工作。

「大部分的VC圈內的投資經理還在用excel來進行項目管理、用郵件來進行文件傳輸等。最可怕的是他們還覺得這樣是約定俗成的事情,墨守成規,他們還是每天開不完的會,所有的工作流程都是面對面的交流,他們的工作當中有太多地方可以優化的地方,比如BP管理、郵件管理、項目管理、投後管理、盡調數據、信息跟蹤、協同合作等。」VC SaaS創始人藍志豪告訴拓撲社。

據藍志豪介紹,傳統投資機構的內部的IT系統,一般都是找像金蝶這樣的大型定製商企業進行定製,其問題是系統過於繁瑣,沒有擴展性,造價高,且用戶體驗差。內部員工覺得使用系統是增加個人工作量,且沒有提高工作效率。

市場上也有VC800、DataDriver等公司為投資機構提供系統服務,但在藍志豪看來,他們雖然有線上的系統,但是並沒有按照互聯網的產品思維去設計產品,而是按照傳統CRM、ERP集成的思維在開發產品。真正目的是想要VC購買自己的訂製化私有化部署的服務,並且核心業務都在線下的私有化部署裡面。

從VC日常工作流程切入

VC SaaS定位於創投圈的雲服務平臺,是一個垂直於創投圈的協同辦公平臺。「我們是想要把大家聚攏在這個工作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去提高他們的效率,而不是每個人都是線下的系統,這樣大家永遠都是一個信息孤島,沒有辦法把真正有價值的數據進行沉澱。」

VC SaaS 1.0版本8月上線。從投資管理、投後管理、工作流程切入到VC的日常工作流程當中。針對投資機構的共性需求,VC SaaS目前提供工作任務協作、項目數據管理、投後方面,平臺圍繞基金和項目做了一個文件系統和LP管理系統。投資機構關聯LP後,LP可查看投資機構的項目,購買相應資產。也可查看項目估值信息變化情況,後續運營狀態。

此外VC SaaS還推出一鍵盡調工具,幫助投資人查詢項目基礎數據,整合了工商平臺、IT桔子、36Kr、第三方統計平臺等平臺的數據,未來會加入更多收費數據。

整合各類工具,拒絕定製化

針對投資人的對外業務需求,VC SaaS主要通過合作的方式以插件的形式進行整合,類似Worktile和Teambition的思路,讓投資人不用在各種工具和平臺之間進行穿梭。未來可能會進行整合的方向包括郵件服務,BP管理服務,視頻會議等。

「每一個機構他的一個工作流程是不一樣的,項目投完了之後管理流程也不一樣,VC SaaS通過整合更多的工具,然後讓投資人自己去選擇模塊化的工具,會比你做一套固定的系統,更容易吸引大家去使用。「藍志豪明確表示VC SaaS不會做定製化開發和本地部署,但可以提供線上的獨立存儲服務和線上的私有化部署的服務。

商業模式方面,藍志豪希望通過VC SaaS把機構和投資人聚合在平臺上,以SaaS平臺作為整體架構支撐,添加和開放不同的應用,形成創投圈的工作平臺,並提供相關服務,前期是SaaS服務,後期是數據服務和商業智能相關的服務,以及圍繞機構的深度服務。

從ToVC到To投資經理

目前VC SaaS的目標用戶主要是沒有集成線下系統的小型投資機構,上線1個月時間,已經有超過140家機構在試用,預計2.0版本將在9月底上線。未來將拓展SaaS的品類,比如孵化器的SaaS、投資經理的SaaS。

「To VC機構的成功率是非常低的,因為如果你想機構使用VC SaaS,就要去打動他的老闆,但是老闆一般都不會接觸到前端業務,不是我們的核心用戶。但是如果你是去To投資經理的話,只要打動他一個人就OK了,而當他兩三個人聚合在一起就會變成羣組。在當我們把To VC的底層架構搭建好後,再去將這個底層鋪展到投資經理、孵化器、甚至個人創業者這一端時,實施起來就會容易很多。」藍志豪解釋說。

團隊方面,VC SaaS核心團隊四人,此前利用兼職時間開發產品,目前已經開始全職創業。CEO藍志豪是一位連續創業者,共籌網CEO,從事過遊戲主策劃、產品總監、銷售總監、高級項目經理、也曾在勤智資本擔任投資經理,在機構內部負責TMT相關的項目、技術盡調、機構內部IT化、新媒體。戰略顧問原深創投的副總裁湯大傑,技術顧問華興資本產品總監鄭煥德。

VCSaaS計劃天使輪融資300萬人民幣,估值3000萬,目前勤智資本已經確認100萬額度。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