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住屋建議!

(資料圖片)

運輸及房屋局公布「私人住宅一手市場供應」資料,截至去年第四季,未來3至4年新供應數字錄9.3萬伙,房屋供應或於數年後出現巨大的「斷層」。

美聯集團主席黃建業指出,市場普遍預期新房屋供應將出現「斷層」,影響的不但是愈來愈多人心急入市,長遠不斷推高樓價,更重的是發展商的建屋推盤步伐都可以受到影響。

(資料圖片)

值得留意,原先估計去年落成的項目將會順延至今年才竣工,不過,隨著供應目標調低,加上面對新型肺炎疫情,或影響項目發展進度,相信今年差估署今年的約20,200伙落成量的預測將再次未能達標。

黃建業認為,現時置業需求雖然在新型肺炎的影響下暫延,樓價亦緩慢下跌,但觀乎疫情爆發前的成交一度急升,現時的購買力只是積聚或等待入市時機,一待疫病解決,相信購買力有機會復現。

(資料圖片)

特別是今年適逢「金鼠雙春」之年,傳統上帶旺婚嫁,預期下半年結婚人數或增加,成家立業需求同步趨增,分支家庭將進一步推高住屋剛需。相信疫情過後,樓價會回穩,惟因經濟下行及失業率「拉後腿」,樓價會於底部橫行,然後回升,走勢呈「U型」。須留意的是,現時特區政府受困疫情而未能專心解決土地問題,若再次拖延,房屋供應持續短缺,長遠勢必推高樓價,大增市民負擔。政府應及早規劃。故短、及中長期,提出三大建議:

(資料圖片)

1)短期利民措施:全面寬免住宅物業差餉,以減輕業主負擔,與民「共渡時艱」

2)中長期措施之一:儘快推行土地共享先導計劃

3)中長期措施之二:訂定有系統的農地轉換方案,進行長遠規劃及工程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