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仁和西德足球的成功,穆勒和貝肯鮑爾都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兩人都都獲得過金球獎,穆勒是射門機器,進球如麻,而貝肯鮑爾對「清道夫」打法進行革新和升級,創造了一個「自由人」時代。如果題主一定要問誰的作用更大,那應該是貝肯鮑爾了,穆勒是世界盃金靴,世界盃13場14球,歐洲杯6場11球,效率令人膽寒,穆勒和貝肯鮑爾同樣是長時間效力於拜仁和西德國家隊,效力時間段也差不多,可以說兩人的球隊平台是一樣的(都是世界盃歐洲杯冠軍和歐冠三連冠的成員),不存在誰的平台更強的問題。那麼,在兩人國家隊俱樂部大部分時間同隊的情況下,貝肯鮑爾的金球獎數量更多,足球史地位也比穆勒更高,這從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貝肯鮑爾在拜仁和西德隊的作用比穆勒更大——畢竟貝肯鮑爾除了場上的防守、出球、組織和調度以外,他的「清道夫革新」影響了一個時期的足球思維,這對技戰術層面來講,相當重要。

所以,我覺得貝肯鮑爾比穆勒作用更大,你覺得呢?


我認為作用更大的是老穆勒。

足球比賽的根本在於進球,不管踢得多難看只要進球就可以結束一切質疑。老穆勒其那個德國國家隊里進球最多的人,因此他才是最重要的那個。相比較之下,貝肯鮑爾就要稍遜一籌了。

在1970年世界盃中,老穆勒一個人打進了十個進球,而那屆世界盃西德總共才打進了14球。如果沒有蓋德-穆勒,那麼西德根本沒辦法闖入半決賽,是他在四分之一決賽中打進了制勝球,也是他在半決賽中艱難扳平義大利。在1974年的決賽中,蓋德穆勒打進了反超比分的一球。就像貝肯鮑爾說的那樣,沒有蓋德我們什麼都不是。

作為一名進球數經常超過球隊半數進球的頂級前鋒,老穆勒是不可替代的,即便是同時期的席勒和海因克斯也只能當他的替補。


對於這個問題貝肯鮑爾早就在拜仁內部會議上拍桌子給出答案了:沒有穆勒的進球,我們這些人什麼也不是。


非常感謝邀請!不敢說是老球迷,但我是拜仁慕尼黑和德國隊的狂熱粉絲,所以發表一下我的看法:這兩位老前輩可以說都是拜仁和德國隊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因為位置不同,承擔的任務也不同:蓋德穆勒是進球機器,他就是為進球而生的,是攻城拔寨的利器;而貝皇是令人放心的後防中堅,是「清道夫」的代言人。無論是攻強守弱,還是攻弱守強都無法走向最後的勝利。因此個人以為,無法評價這二位前輩誰的作用更大。另外說句題外話,真心期待德國和我仁能夠走出現在的低迷,重現輝煌!


羅子羅孫一定會捧蓋徳穆勒的,因為蓋徳穆勒如果不是第一任老球王,那麼同為搶點型射手的c羅就當不成新球王。

貝肯鮑爾會連過五人算個屁,不進球卵用沒有,這是螺迷的常見論調。

總之貝肯鮑爾搶了蓋徳穆勒的金球和老大地位,還被歐足聯評為世紀最佳運動員都是假的。因為不進球什麼都不是。

因為某羅的人迷只看射門,他們什麼時候看過足球?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雖然中國足球不發達,但資訊還是挺發達的。目前國際足壇比較主流的看法都是貝肯鮑爾排在蓋德穆勒之前。


一個矛一個盾,作用都非常大。名項球類項目,防守是基礎,後防穩固,進攻才能得心應手。


最好的最有力的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但最堅固的防守,可不是最有力的進攻!


一個是帥才 一個是將才 各有分工 都好都重要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