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一條關於禁止在化妝品中使用和宣傳表皮生長因子/EGF的通告,立刻在美妝圈裡引起軒然大波,許多喫瓜羣眾紛紛表示不淡定了!到底還能不能用含有EGF的產品?下面盡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告訴你,關於EGF應該知道的事情。

一、EGF究竟是什麼?

EGF是生長因子家族中的一員,這個大家族有幾百號人口,名字都叫做某某生長因子,功能也差不多,就是促進細胞生長,所以廣泛應用於醫學領域,治療燒傷燙傷,修復胃腸道、肝臟,促進皮膚傷口癒合等等,總之是一個好東西啦!

然而凡事都有利也有弊,萬一細胞沒有按照我們想要的方向生長呢?例如我用它來修復皮膚表面的一個坑,想把坑給填平了,沒想到用力過猛,細胞生長過頭了,結果就從凹陷的坑變成凸出來的疤,豈不是哭死?

更糟糕的是,萬一細胞發了瘋,不停地生長,那就成了癌細胞了,這樣帶來的風險更大。雖然這方面的風險都只是推測而已,尚未被證實,但理論上風險依然是存在的。如果發生了呢?誰來負責?

所以國家一直就很審慎地監管,EGF只能用於藥物,不允許用於化妝品中。這次更加嚴格,既不能用,還不能說(產品有EGF)。

二、要擔心EGF的風險嗎?

不需要,因為國家從來就沒有批准它用於化妝品原料,既然都沒有使用過,何來的風險呢

看到這裡可能你就不淡定了:我買的那些精華、凍乾粉之類的,上面清清楚楚的寫著EGF呀!到底怎麼回事?

答案很簡單:廠家在玩弄文字遊戲,EGF也稱人寡肽-1,而那些精華、凍乾粉之類的產品裡面的不是EGF,而是寡肽-1。雖是一字之差,卻有天壤之別。人寡肽-1是由53個氨基酸組成的,相對分子量超過6600,寡肽-1是由三個氨基酸組成的,是一種允許使用的化妝品成分。

所以這麼多年來,你以為你用的是EGF,其實只是寡肽-1而已

三、萬一違規添加了怎麼辦?

有些喫瓜羣眾還不放心:萬一廠家偷偷摸摸添加了EGF怎麼辦?是不是會要毀容甚至得癌症了?

也不需要過分擔心。作為原料,EGF有三個缺點:貴、嬌、大

首先,這玩意的天然產量十分少,而且提純相當困難,這使得成本高居不下,廠家就算要非法添加,首先考慮的也只會是糖皮質激素這種便宜貨,而不會是EGF,畢竟砍頭的生意有人做,賠本的生意沒人做

其次,它還比較嬌氣,不同的保存溫度、酸鹼度、乳化劑、防腐劑、添加劑都會對它的生物活性產生影響。即使添加了那麼一丟丟EGF,說不定還沒有到你的臉上,就已經失去活性了

再次,它的相對分子量大,超過6000,不太好吸收。既然吸收不進去,就很難產生作用,所以它在醫學上往往都只用於傷口或者手術或者激光後的創面。

目前臨牀上還沒有發現局部外用表皮生長因子導致疤痕或者異常的傷口反應。所以喫瓜羣眾也不需要過分擔心,牢記不要用來歷不明的產品。出門打傘,有空跑步,抗衰老效果比EGF什麼的好得多

附: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一)

問:寡肽-1和表皮生長因子(EGF)有何區別?EGF可否作為化妝品原料使用?

答:寡肽-1和人寡肽1(表皮生長因子,EGF)非同一種物質。寡肽-1為甘氨酸、組氨酸和賴氨酸等3種氨基酸組成的合成肽。而人寡肽-1又名錶皮生長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是由53個氨基酸組成的 「53肽」,分子量為6200道爾頓單位。

寡肽-1收錄於我國《已使用化妝品原料名稱目錄》(2015年版),一般作為皮膚調理劑使用。而人寡肽-1未被收錄於該目錄,一般在醫學領域使用較多,臨牀適應症為外用治療燒傷、創傷及外科傷口癒合,加速移植的表皮生長。由於分子量較大,EGF在正常皮膚屏障條件下較難被吸收,一旦皮膚屏障功能不全,可能會引發其它潛在安全性問題。基於有效性及安全性方面的考慮,EGF不得作為化妝品原料使用。

綜上,不同於寡肽-1,人寡肽-1(EGF)不得作為化妝品原料使用。在配方中添加或者產品宣稱含有人寡肽-1或EGF的,均屬於違法產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