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规格:

输入信号:VGADisplayPort*2HDMI(v2.0)-MHL*2

USBUSB 3.0*4(其中一埠支援快速充电)

音讯(输入/输出)3.5mm立体音效输入端子、3.5mm耳机输出端子

内建喇叭:7*2

多重显示:MultiView PIP(两部装置)PBP(四部装置)

面板对角尺寸:42.51(108公分)

实际显示范围:941.2mm(水平)x529.4mm(垂直)

萤幕表面涂层:抗眩光,硬度3H,雾度25%

长宽比:16:9

液晶面板类型:IPS

背光类型:白光LED

最佳解析度:3840x2160@60Hz

反应时间:5ms(GTG灰阶至灰阶,开启SmartResponse)

亮度:300cd/m²

对比度:1200:1(开启SmartContrast智能对比后可达50000000:1)

点距:0.2451x0.2451mm

视角:178(水平)/178(垂直)@C/R>20

画面增强:SmartImage智能影像技术

显示器色彩:支援10.7亿种色彩(10位元)

扫描频率:垂直56-80Hz(VGA)23-80Hz(HDMI/DP),水平30-99kHz(VGA/HDMI)30-160kHz(DP)

MHL支援解析度:1080P@60Hz

sRGB:支援

亮度一致性:96-105%

Delta E:小于3

本体尺寸:968x630x259mm(含脚座)968x562x82mm(不含脚座)

本体重量:9.72公斤(含脚座)9.40公斤(不含脚座)

电源:100-240VAC46.5W(节能模式)100W(典型)165W(最大),待机时小于0.5W,电源总开关关闭时0W

壁挂/直立支架安装孔位:VESA 200x200mm

 

外盒包装

01.jpg

包装正面左上角,印上商标、萤幕尺寸及支援输入介面种类

02.jpg

包装正面右上角印上4K解析度、广视角、多重显示的图示

03.jpg

包装侧面也印上商标、尺寸及特色图示

04.jpg

包装侧面产品资讯条码标签

05.jpg

中文产品资讯标签,制造产地为中国,显示器本体提供免注册免保证卡三年保固(包含面板,须凭购买证明或发票),并可免费到府收送及提供备用机

06.jpg

USB3.0连接线与3.5mm立体音源线放置在内部防震保丽龙的凹槽内

07.jpg

另一个凹槽放置VGA D-SUB信号线

08.jpg

两个脚座放置在防震保丽龙上对应的凹槽中

09.jpg

取下上方防震保丽龙,就可见到包著塑胶袋的萤幕本体,面板前方空间增加额外缓冲材料

10.jpg

出厂色彩/亮度一致性检验文件、说明书、资料光碟、四颗底座螺丝、两个V字型金属脚座

出厂色彩一致性检验条件的讯号源采HDMI输入/色温6500K/Gamma 2.2,此部萤幕sRGB Delta E1.88

出厂亮度一致性检验条件的讯号源采HDMI输入,启动SmartUniformity,此部萤幕亮度范围为99%-101%

11.jpg

所有随附线材,有VGA D-SUB连接线、USB 3.0连接线、3.5mm音源线、HDMI连接线、DP连接线、电源线

12.jpg

萤幕背面有VESA 200x200mm安装孔,可搭配壁挂架或落地支架

13.jpg

后方输入连接埠有两组MHL-HDMI、两组DisplayPort、一组D-SUB、一组3.5mm立体音源输入、一组3.5mm立体耳机输出

内建四埠USB 3.0集线器,其中一埠具备快速充电功能(印上闪电符号的输出埠)

14.jpg

输入电源插座(左下)及产品型号/制造日期/产地/注意事项/序号条码标签

15.jpg

电源总开关,长时间不使用时,关闭此开关就可完全切断输入电源,达到零瓦待机

16.jpg

电源开关及OSD设定采用位在萤幕后方左下角的四向摇杆及中央按钮

17.jpg

本体底部左右各有一个内建喇叭开孔及两个脚座用螺丝锁孔

18.jpg

装上脚座后的样子

19.jpg

正面下方中央有凸出的PHILIPS标志,标志上方长条型为指示灯发光区域

20.jpg

萤幕正面右上角的特色贴纸

21.jpg

正面右下角的蓝色贴纸表示电源及OSD调整摇杆位于该处后方

22.jpg

萤幕不含脚座最厚处为8.2公分

23.jpg

电源开启后PHILIPS商标上方长条区域发出白光

24.jpg

电脑自动侦测到萤幕,自动设定4K解析度(透过HDMI连接电脑并设定至HDMI v2.0)

25.jpg

4K解析度下即使开启1:1检视图档,可以看到更大的区域

26.jpg

4K解析度下原本的桌布开启1:1原图检视,左右两边会留下空白

27.jpg

将后方OSD摇杆向右推,就可叫出OSD选单,要调整/确认OSD设定项目时也是将摇杆向右推,进入设定项目后透过向上/向下推OSD摇杆来调整,若是要放弃设定或是回到上一层OSD选单就将OSD摇杆往左推

关机模式下(后方总电源开启)短按OSD摇杆中央可开启电源,开机下长按OSD摇杆中央可关闭电源

OSD-选择输入信号源选单

28.jpg

OSD-画面调整选单

SmartResponse开启后可增加面板反应速度,未开启前是8ms(GTG),开启到最快可减少至5ms(GTG)

SmartContrast智能对比,开启后可增加对比度至50000000:1

Pixel Orbiting画素移动,早期主要是用在电浆显示器上,可降低产生烙印的机会,开启后萤幕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将整个显示画面移动一至两个像素,如果画面移动会对使用者造成困扰的话,可关闭此功能

29.jpg

OSD-IPI/PBP子母画面/多重画面设定选单

30.jpg

OSD-声音选单

31.jpg

OSD-色彩选单

32.jpg

OSD-语言选单

33.jpg

OSD-OSD设定选单

34.jpg

OSD-设定选单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萤幕出厂预设值为DisplayPort v1.1HDMI v1.4,若是要使用4K@60Hz,则需要将其设定为DisplayPort v1.2HDMI v2.0,但是切换时必须要确认连接的电脑/播放机是否能支援该规格

35.jpg

设定选单内资讯可显示型号、序号、目前的解析度

36.jpg

在正常显示模式下,将OSD摇杆往上推可以直接叫出Multi View PIP/PBP画面设定选单

37.jpg

在正常显示模式下,将OSD摇杆往左推可以直接叫出SmartImage选单

38.jpg

在正常显示模式下,将OSD摇杆往右推可以开启使用者自订设定选单,预设值为声音来源,也可设定成音量或是信号源

39.jpg

 

使用心得:

1.萤幕本体有一定宽度与高度,加上脚座后所需深度也会增加,需要注意放置的地方是否有足够空间

2.显像品质与亮度还算不错,使用时距离萤幕一段距离(一米五以上)比较不会让眼睛及颈部过于劳累

3.子母/多重画面适合一部以上的设备多工使用,同时又能维持一定的显示影像水准

4.雾度25%的萤幕表面仍会反光,加上固定式脚座无法改变萤幕上下/左右角度,使用时要注意环境光源配置

5.内建喇叭声音输出有一定的音量,品质还算可接受

6.因为连接埠/电源输入埠都设置在背面,使用壁挂架须注意是否会挤压到后方线路接头的空间

 

报告完毕,谢谢收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