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莱阳羊毛党被判刑」的消息在各大羊毛论坛、微信群中热传,引发银行业及互联网营销业者的极大关注。

黑奇士(id hqssima)查阅中国裁判文书网确认,消息真实。

山东莱阳人孙某设立薅羊毛工作室,通过身份证生成器生成虚假身份信息,又从网上购得一万余条真实的身份信息,二者掺杂注册大量招商银行信用卡的虚假用户,通过刷卡活动获得大量积分,将积分兑换成小礼品后,出售获利。

判决书载明,他设立的工作室名为「大飞工作室」,还招聘朱某、陈某等三人为员工,从事「撸羊毛获利」活动。

截至案发,「大飞工作室」共兑换共计兑换爱奇艺视频会员月卡10269个、罗技无线滑鼠343个、星巴克中杯调制饮品券701个、优酷视频会员月卡1612个、1元吃鸡辣翅+小薯组合兑换券189个,另有其他小礼品一大批。

根据莱阳市物价局鉴定,涉案爱奇艺月卡价值约12万元,罗技滑鼠价值1.5万元。其他礼品未出具鉴定,未计算涉案价值。

莱阳市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孙某犯诈骗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二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4年6个月,并处罚金6万元。其工作室员工犯诈骗罪,因情节轻微分别获刑八个月,缓期一年。

黑龙江公务员违法出售个人信息,被判罚金1.2万

判决书中载明,被告人张某是黑龙江省某质量监督局职工,从汤某(另案处理)处购买公民个人身份信息,明知孙某会用来违法犯罪,仍将其中的700余条信息出售给孙某,获利一万余元。张某还向孙某提供1000余条农业银行卡信息,用于「薅羊毛」。

孙某获得这些信息后,从掌上生活注册,兑换爱奇艺月卡1356个,298元商城券8个。

基于此,法庭认为张某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单处罚金1.2万元。

黑奇士(id hqssima)查阅相关判决书看到,汤某是广州铁路集团长沙车务段职工。2017年,汤某通过QQ群下载、网路购买等方式,非法获得50余万条公民个人信息,并向张某、孙某出售1万余条,获利90706元。

法庭判决,汤某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10万元罚金。

律师说法:「薅羊毛」和诈骗之间的红线在哪?

网上「薅羊毛攻略」满天飞,优惠券、打折券、积分换羊腿等文章,都在微信群、朋友圈中受到广大网民追捧,很多人都不知道,薅羊毛还能犯罪?

就像有媒体去采访莱阳市法院,法官高殿章介绍:「(被告)也知道是违法的,在法庭上认罪伏法了。但他们一开始只知道这个事情不是什么好事,没想到这么严重。」

那么,薅羊毛和违法犯罪之间的界限在哪里?

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岳屾山律师向媒体表示,合理合法的「薅羊毛」和违法犯罪的诈骗行为之间的界限,关键在于消费和信息的真实性:

「合理合法的『薅羊毛』,应该用自己的真实信息,实施真实的交易行为,然后用这些积分来兑换银行的礼物。不管是自己使用、出售或者转赠他人,都没有问题,这都是合理合法的,用自己亲友的信息也是真实的信息,不构成犯罪。但如果一旦使用了虚假的交易,包括非法获取他人的个人信息来换取这些积分再换取礼物的话,那就属于欺诈行为,如果数额超出一定限度,就有可能构成犯罪。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