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结婚登记数为1010.8万对,离婚登记数为380.1万对,“离结比”为38%。在各省“离结比”统计中,黑龙江省的“离结比”为63%,天津和吉林紧随其后,“离结比”均为62%。


就此,本期“今晚调查”通过掌上天津App、腾讯大燕网等渠道展开问卷调查,以数据勾勒出今时今日天津人的婚姻观念。


资料图片,摄影:王津


“非爱不婚”成共识

两三段恋爱较常见


本次调查的401位受访者中,男性占30.42%,女性占69.58%;19岁至40岁的受访者占66.58%,40岁至59岁占28.68%,60岁及以上占3.99%,18岁及以下者仅占0.75%。


已婚受访者占65.09%,未婚受访者占27.18%,离婚受访者占7.23%,丧偶受访者占0.50%。


在受访者的恋爱经历中,2~3段恋爱占比达43.14%,有过1段恋爱占27.43%,有过4~6段恋爱占11.47%,萌生好感而没有正式恋爱占8.23%,从未恋爱占6.23%,有6段以上恋爱经历占3.50%。受访者并不讳言恋爱经历,显示出对爱情期待、包容、尊重的态度。


制图:雷蕾 


婚姻关乎个人幸福


在择偶标准上,感情基础(90.05%)成为受访者最重要的选择,其次是性格脾气(79.60%)、道德品质(65.17%),此外家庭观念(59.20%)、健康状况(57.71%)、经济收入(57.71%)、生活习惯(56.22%)也得到一定的重视。


23.38%的受访者认为婚姻中最重要的是爱情,其他选项占比不高且没有人认为婚姻中最重要的是“荣誉”或者“家族利益”。


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发布的数据表明,全国结婚率连续多年下降,2018年全国结婚率为7.2%。从省市地区的排名来看,往往是越发达的地区结婚率越低。


婚龄走高而婚率降低的根源在于婚姻观的更迭:家族联姻或者传宗接代的目的已成为过去,人们更重视婚姻在情感陪伴、性格匹配、彼此支持等方面的作用。


婚育只是人生一种选项


杨涵和丈夫都是城市独生子女,习惯了三口之家的他们起初只想生育一个孩子。杨涵坐月子的时候,同事们来看她,有人问她要不要生二胎,她当场翻脸:“生一个都这么难了!二胎谁想生就生,反正我不生!”


然而孩子不到一岁时,杨涵发现自己再次怀孕。对于接受过一次剖宫产手术的新手妈妈来说,这时怀孕太过危险,她没多加思考就选择了放弃。


等孩子快一岁半的时候,她又一次怀孕。妈妈力劝她生下孩子,由于小夫妻俩都不想要二胎,妈妈不得不表态:“为了你身体考虑,生下来吧,我帮你带!”


杨涵的头胎是儿子,二胎是女儿,产假结束回到工作岗位,人人恭喜她。她却私下对好友抱怨:第一次看见自己的孩子那点兴奋劲儿早就过去了,现在只觉得(养)两个孩子特别累,生活中再也没有一丁点儿个人时间。


她和丈夫偶尔会互相指责,和妈妈也常常因为小事而吵架。妈妈感到很伤心,觉得自己帮带外孙和外孙女已经非常辛苦了不得,还不被女儿体谅,实在是“白操了这份儿心”。


小家庭模式已占主流


在被问及最接受哪种家庭模式时,受访者中选择婚育一孩占40.90%,婚育两孩占32.42%。此外,婚而不育占7.48%,同居不婚占5.74%,婚育多孩占5.49%,不婚不育占4.49%,婚而分居占1.00%;不婚生育占0.48%,另有2.00%的受访者选择其他。


婚育有孩的小家庭模式接受度近八成,代表大多数人有婚育和组建家庭的意愿。


生育意愿较为明确


针对生育问题的调查显示,40.80%的受访者认为生育带来幸福感受,36.32%的受访者认为生育是对婚姻的考验。两种意见占比较为接近,呈现出现代人对生育问题的关注、思考与矛盾的心态。


此外,9.94%的受访者选择说不清,8.46%的受访者认为生育是婚姻矛盾的爆发点,4.48%的受访者认为生育只是普通的人生经历。


制图:雷蕾 


谈到对生育的态度,半数以上的受访者仍然在坚守传统,生育意愿较为明确;约一成受访者不打算生育,占比虽然不高,却显示出对“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的反抗。


离婚比以往更果断

不容忍出轨和家暴


在恋爱婚姻中,矛盾与摩擦似乎不可避免。超过半数(53.87%)的受访者会在生气时提出“分手”或“离婚”;36.65%的受访者从未提出过;9.48%的受访者经常提出。


但对于大多数“围城”内的夫妻来说,“说离婚”是一回事,“真离婚”则是另外一回事。


离婚问题态度各异


谈及“最有可能离婚的理由”时,22.44%的受访者选择了一方或双方出轨;20.70%的受访者选择家庭暴力;19.45%的受访者选择了价值观存在分歧;其他可能性占比均未超过一成。


当感情成为婚姻的基础,而婚姻又被视为关系个人幸福、生活质量的指标时,人们在解除一段痛苦的关系时显得比以往更为果断。


制图:雷蕾 


离婚观中的性别差异


本次调查随机抽取200份问卷进行关联分析,发现男女双方在婚姻观念方面整体较为接近,只有在个别问题上才能看出一定的差异性。


在谈到如何看待离婚的问题时,持中立态度的女性(73.17%)数倍于男性(26.83%),而无法接受离婚、认为离婚不光彩的男性则“追平”女性,双方各占50.00%。


女性倾向于因家庭暴力(90.00%)和出轨现象(76.32%)而离婚,男性则倾向于由于无法生育(50.00%)、吵架争执(50.00%)、缺少感情交流(50.00%)等原因选择离婚。


认为经济困难或破产负债最有可能导致离婚的受访者虽然占比不高,但全部为男性。


由此可见,在具体的家庭矛盾和内心的远虑近忧方面,伴侣双方还要加强沟通与了解,才能携手走得更平稳、长久。


新婚恋观正在形成


焦海梅曾经是公务员,退休后加入市作协,又参加了两个诗社,平时热爱写作和文学活动;她的老伴儿退休前是医生,退休后开了一家个体诊所。忙里抽闲外出旅游是两人的共同爱好。


在几十年的婚姻生活中,他们眼睛向内,共同经营家庭。焦海梅是天津本市人,爽朗大方;老伴的老家在山东农村,奉行节俭消费的观念。她嫌他抠门儿,他嫌她铺张,夫妻二人为此时有争执。争吵后总有一方让步。


现在焦海梅说起晚辈来语气里是满满的骄傲:“我们那个年代提倡晚婚晚育。我结婚时都29岁了,要不是我妈着急,我还觉得要继续忙学习忙工作呢!可我们孩子一点儿都没晚——一过法定结婚年龄就结婚了,到现在儿子、儿媳家庭和事业都没耽误,孙子今年也都小学毕业了!”


焦海梅的婚姻观放在过去很超前,放在现在也不落伍:“女人一定得独立自主,从思想上、经济上、能力上都得做到自主独立。想要独立,学习上得刻苦、事业上得勤奋,感情关系也得协调,有付出才能有收获。” 


她注意到很多中老年人的婚姻家庭不稳定,离异丧偶的老年人想要再次组建家庭时,女方想找个人养着自己,男方则想找个人伺候自己,各有私心,非婚同居,关系往往无法长久。


对此,她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老年人也得端正思想观念,女方要有独立意识,男方要有责任担当。照顾是相互的,一味算计难获幸福。”


非婚同居隐患难消


对于非婚姻状态下的同居现象,三分之二的(67.33%)受访者认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都存在非婚同居现象。对本次调查的随机抽样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对非婚同居问题持宽容态度的41岁以上受访者(58.62%)占比高于40岁以下受访者(41.38%)。


很多中老年人组建家庭的需求比较迫切,但往往受到经济条件、舆论环境的制约,只能选择无婚约同居。随着老龄化社会发展,由非婚同居带来的各种问题也会越来越突出。


城镇化影响“离结比”


现实生活、婚恋关系的复杂性,不断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即便将婚恋看作追求实现个人幸福的途径,每个人也有不同的标准、选择与期待。


在新婚恋观形成的过程中,人们需要不断面对理性与感性的冲突,由此表现出了对婚恋形式接受度更高、但对涉及自身行为利益等问题更为谨慎的特征。


回到本文开篇,高“离结比”不一定代表着离婚率比结婚率高。“离结比”仅仅是一定时期内离婚对数与结婚对数之比,相关研究证明,高“离结比”往往与城镇化程度高、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存在一定联系。


天津人对城市发展前景看好,习惯在本地过安逸生活,对幸福感有较高要求,因此对婚姻质量的期待也更高。但需要看清的是:婚姻和家庭的建设,需要双方共同付出努力。


希望“围城”内的人们能够多给彼此一些耐心与爱心,也让“围城”外的人们多一些决心与信心。


海河传媒中心今晚报事业部出

今晚报记者:张译丹

编辑:陈思成

实习生:凌汕汕、史艺涵


觉得此文有用,就点“在看”支持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