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來看,如今的DC已經被漫威甩開了幾條街,怕是現在連漫威的後腦勺都見不到了:

《復仇者聯盟4》的內地累計綜合票房42.4億人民幣,北美累計票房8.57億美元,全球總票房更是高達27.94億美元,把《阿凡達》從「票房冠軍」這個坐了差不多十年的位置擠了下來,成為了全球累計票房最高的作品。

可以說《復仇者聯盟4》代表了目前漫威的最高票房作品,也代表了目前漫威最高水平的作品。那我們再來看看現在的DC究竟如何了呢?

《正義聯盟》上映與2017年,內地累計綜合票房6.9億人民幣,北美累計綜合票房2.29億美元。而漫威同樣上映與2017年的作品《雷神3》,內地累計綜合票房7.4億人民幣,北美累計綜合票房3.15億,遠超《正義聯盟》。

換句話說,在2017年作為DC的「究極王牌」《正義聯盟》的票房還沒有漫威一部普通的作品票房高,更不要想和《美國隊長3》、《復仇者聯盟3》和《復仇者聯盟4》這樣的作品去比較了。

不看任何對於作品的排名,就票房成績來看,「正義聯盟」已經徹底輸給了「復仇者聯盟」。

時間拉回2008年,那時的漫威電影工作室才剛剛起步,上映了開山之作《鋼鐵俠》,而DC在金主爸爸華納的支持下拍攝了《蝙蝠俠》三部曲的第二部《蝙蝠俠:暗黑騎士》。

此時的DC還能穩壓漫威一頭:

雖然《鋼鐵俠》的票房成績一路高歌,而《蝙蝠俠:暗黑騎士》在保持高票房的前提下,還獲得了奧斯卡的獎項與提名,目前《蝙蝠俠:暗黑騎士》的豆瓣評分一直穩居IMDb、「豆瓣top250」前列。

而到了2012年,「蝙蝠俠三部曲」最後一部《蝙蝠俠:暗黑騎士崛起》上映,電影在諾蘭的指導下依舊發揮優秀,再上一部的高口碑加持下,《蝙蝠俠:暗黑騎士崛起》北美累計票房一路飆升到了4.48億!

可在《蝙蝠俠:暗黑騎士崛起》上映前兩個月,漫威的「究極王牌」《復仇者聯盟》上映,全球累計票房高達15億美元。目前來看,《復仇者聯盟》和《蝙蝠俠:暗黑騎士崛起》算是平分秋色。

可當時漫威已經悄然提速,步子越邁越大,越來越快。而DC卻徘徊在「電影宇宙」、和「個人獨立作品」之間,導致一些高人氣的角色不停的換系列、換主演。

這也是為什麼說,DC把一手的好牌打爛了。

那麼DC手上還有王牌嗎?

有。

在2018年,DC上映了一部由溫子仁導演的個人英雄作品—《海王》,這部作品可謂給DC看到了希望。

《海王》上映後口碑瘋狂上升,在內地的綜合累計票房高達20.1億人民幣,而北美累計票房也有3.35億美元。而「海王」上一次出現在我們的視野里,正是2017年撲街的《正義聯盟》。

而DC的王牌可並不是《海王》,而是指導《海王》的華裔導演溫子仁。

曾指導過《速度與激情7》、《電鋸驚魂》系列、《招魂》系列已經《安娜貝爾》系列的溫子仁,有著一套成熟的商業電影拍攝體系,甚至憑藉一己之力,完成了對「招魂電影宇宙」的構建,所以倘若以後DC要組建電影宇宙,溫子仁應該可以完成的十分優秀。

而《海王》的成功,也讓DC和華納更有底氣將旗下的角色交給溫子仁,而閃電俠的個人電影《閃電俠:閃電駁論》已經交給溫子仁了,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各位小夥伴有什麼看法或者補充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想要獲取更多影視資訊、電影推薦?這裡是映畫情報局,歡迎關注,不虛此行。


你好,我是「動漫大叔」。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電影方面,DC真的抗不過漫威了,DC已經沒有王炸了,反倒是漫威還有。」


DC和漫威作為兩支美國最大的「漫畫公司」,在「動漫」領域一直「勢均力敵」。電影方面,早年DC憑藉《蝙蝠俠》三部曲、《守望者》的成功作品,也曾風光一時。而08年「漫威電影宇宙」開始之後,一切都變了。

DC電影的發展:

DC開始就慢了漫威「一拍」,2013年才推出「DC電影宇宙」第一部作品,「習慣性」的暗黑,讓影片「不溫不火」。

一招沒得先的DC,緊接著「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3年後從才推出第二部作品《蝙蝠俠大戰超人》,再次「習慣性」暗黑,再度「不溫不火」。

之後,雖然《神奇女俠》扳回一城,但《正義聯盟》在「華納」的「熱情指導」下,徹底崩盤。「DC電影宇宙」基本坍塌。

2019年,趕走了「高管」的華納,終於憑藉《海王》受到了好評,但DC接下來的問題還非常多,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

1.「大本」辭演「蝙蝠俠」

2. 「雷·費舍」辭演「鋼骨」

3.「埃茲拉·米勒」誓言,不改劇本不演「閃電俠」

4.「亨利·卡維爾」未確定是否繼續主演「超人」,導致《沙贊》的彩蛋「超人」只有半身

5.《X特遣隊》重啟

6.之前確定的《綠燈軍團》、《暗黑正義聯盟》、《喪鐘》、《小丑女》全部取消。

7.「正義聯盟」創始成員很可能只剩「神奇女俠」和「海王」,其餘換人的換人,重啟的重啟,劇情該如何連接

8.《沙贊》雖然國外口碑尚可,但憑這部劇情堪比「兒童劇」,特效堪比美劇《閃電俠》的作品,想拯救DC,好像還差得遠呢

以上,是小編能想起來的,DC面臨的問題,至於有沒有王炸,小編真的是猜不到,個人認為,對於DC來說,最好的王炸,就是「重啟」。

漫威稱王:

反觀「漫威」,22部作品已經「貫穿一氣」,2019年,漫威11年的「無限傳奇」系列,終於將在《復仇者聯盟4》的大幕下圓滿結束。而漫威,也將開始新的征程。《蜘蛛俠2:英雄遠征》即將上映。《永恆族》、《黑寡婦》、《上氣》三部作品已經確定,並將開拍。

有人說,「鋼鐵俠」、「美國隊長」、「雷神」的離開,漫威將開始先走下坡路。

這就是小編之前說的,漫威有一個「王炸」:

隨著「迪士尼」收購「福克斯」,「X戰警」、「神奇四俠」將回歸「漫威」,這才是漫威繼續稱王的「王炸」。

所以說,DC想要在「電影領域」超越「漫威」,近期已經是不可能的了。反觀漫威,不但「如日中天」,還有一個「王炸」未開始。


以上,就是小編對這個問題的分析,大家繼續討論。

——關注「動漫大叔」,了解動漫風潮。


王炸常有,而賭神不常有!

抓一手好牌,打得稀爛,說的就是現在得DC宇宙!

1、現階段DC和漫威的情況

說實在的,MCU現在看起來都是一群在漫畫中人氣是二線的角色在折騰,但敵不過人家電影拍得好呀,二線角色給你拍成了一線角色。

而DCEU,超人和蝙蝠俠算是人氣最高的超級英雄了吧,但是有用嗎?還不是乖乖被MCU碾壓,拜拜辜負了那麼多漫畫迷的期待,華納真是枉為人子!(枉為人子就是這麼個意思,別上綱上線了)

但漫威一開始就是賭神嗎?

不是的,在MCU第一階段,可以說,除了鋼鐵俠兩部個人電影賺錢之外,其他雷神、無敵浩克、美隊的個人電影都是賺吆喝的,直到《復聯》這部震動了好萊塢的電影出現,才真正形成了一股浪潮。

反觀DCEU,也是如此,但是一直未能等到DC的「復聯」出來,所以自然也就未能引爆DCEU,難以形成浪潮了。

2、漫威和DC都有足夠的底蘊支持他們進行拍攝。

漫威自不用說,背靠迪士尼爸爸,但吃虧版權問題,現在貌似除了小蜘蛛和綠巨人,都回來了吧,如果我記錯,請在下面留言提示我。

而DC優勢是全版權,但華納的重視程度不是很高,雖然有點重視,但不賺錢,你算哪根蔥?換句話說,如果繼續不賺錢,華納可能就直接停了。

雖然現在已經公布了計劃,但是不能賺錢的電影,華納也不是慈善機構呀,我寧願打自己的臉,也不會繼續拍的!

DC還有王牌嗎?

有的!

蝙蝠俠、閃電俠、綠燈俠、鋼骨等等這些正義聯盟的個人電影如果拍好了,再來一次集結,可能打開局面,但是還是要看華納怎麼拍了。

還是那句話,好牌常有,而賭神不常有!


先不說這麼絕對,就說明面上的人。

我先不說誰會贏,先假設雙方都是用自己戰鬥力最強的主力隊員正面出戰,同時留有預備隊(後招),雙方都不使用X教授和火星獵人式的心靈控制攻擊,或者蝙蝠俠式的陰招,也不會找哨兵和原子隊長這樣的短期出現的非主流角色和根本沒參加這兩個組織的其他英雄。

JL一方最強的包括大超、神奇女俠、神奇隊長、綠燈俠、火星獵人和命運博士(或者扎坦娜)。Avengers一方有托爾、浩克、Wonder Man(或者Ms.Marvel)、猩紅女巫旺達、幻視和奇異博士。預備隊方面,JL的主要王牌是閃電俠和海王,技術支持來自電子人和蝙蝠俠家族團隊。復仇者擁有海格力斯和幾個絕殺者:金剛狼、鷹眼、冬兵(巴基),中國功夫大師鐵拳和鋼筋鐵骨盧克·凱奇,以及托尼+班納+皮姆+特查拉+野獸的超級科學組。雙方的決策者都是戰略家:蝙蝠俠和隊長。牌面上JL略遜於復仇者。

正面陣容對陣上,整體上是一一對應的。托爾+浩克vs大超+ww,綠燈vs奇蹟人,火星叔囧斯vs幻視,沙贊+命運vs旺達+奇異。具體打起來會怎樣我覺得我也不知道……

目測復仇者有兩個魔法攻擊輸出,超人會很吃虧,但是浩克同樣也很怕魔法。托爾也應該比較怕ww。以兩隊人馬一貫的思路(或者說他們的對手的……),首先都是要靠魔法或者能量攻擊除掉最強輸出的大超和托爾。然後就是正面對壘,通常情況下隊長會身先士卒,而蝙蝠俠會躲在幕後。隊長的號召力加上實力上的優勢,正面對壘中復仇者佔優的可能性比較大一些,如果閃電俠不能發揮出逆天的bug實力(也就是被科學組找到了剋制方法),那最終決定勝負的還得是蝙蝠俠vs鐵人+隊長的核心決策了。純粹從詭詐的角度說,蝙蝠俠遠勝過隊長,就看他到時候能不能敗中取勝了。


我是維賽迪,我來回答。

事實上,從電影方面來說,DC的《正義聯盟》的確剛乾不過漫威的《復仇者聯聯盟》。

但是,在2017年的時候,《正義聯盟》已經不是DC的王炸了。

在新世紀DC與漫威的較量中,DC真正的王炸只有一部,那是2016年的《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下面簡稱BVS)。

王炸的待遇

首先,DC電影宇宙(下面簡稱DCEU)建立於2013年的《超人:鋼鐵之軀》。

但這個時候,漫威已經進行到第二階段,為了迅速追上漫威,DC打算出動王炸,也即世界最佳搭檔---超人與蝙蝠俠首次齊聚大銀幕。

外加神奇女俠,所以BVS實際上是DC三巨頭的第一次聚首。

華納兄弟對這部電影有多重視?

首先,給予了導演扎克·施耐德極大的權力。

這個時候,整個DC宇宙的規劃都交由扎克·施耐德負責,扎克說一就是一,說二就是二。

所以,在那段時間,阿耶找到扎克說想拍《自殺小隊》,扎克說好,然後《自殺小隊》這種支線性質的電影就開拍了。

當時整個DCEU的選角也是扎克負責,扎克喜歡用誰就誰。

DC的所有漫畫,所有角色,所有故事,任由扎克選擇,扎克喜歡用哪些故事自己決定,華納絕不干涉。

BVS的投資成本高達2.5億美元,超過了《復聯》的2.2億,華納為這部電影,捨得砸這麼多錢。

《鋼鐵之軀》是2013年的,而為了給扎克充足的時間,華納不強求BVS要迅速上映,給了扎克3年的時間拍攝。

可以看出,華納兄弟對BVS這部電影,期望非常非常高,這也是王炸理應獲得的待遇。

BVS的威懾力,漫威的對策

鑒於華納兄弟拋出這個王炸,漫威當時定了個策略。

就是將美國隊長的第三部個人電影弄成復聯2.5。

於是用漫畫中的高人氣事件內戰來增加噱頭,讓除雷神跟浩克外的復聯所有成員出場,甚至跟索尼影業合作,將漫威人氣NO.1的蜘蛛俠也拉過來助陣。

要知道當時漫威宇宙已經進入到第三階段,但就算是鋪墊了8年,面對「超人與蝙蝠俠」這個組合,仍然慌得要給這麼多資源去對抗。

這就是DC王炸的威懾力。

王炸失利成笑話,影史紀錄無人破

當苦等了3年的續集,《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放出來之後,卻直接讓華納兄弟乃至粉絲們崩潰了。

BVS的北美口碑,不管是路人觀眾還是影評人,基本清一色差評。

各路網站的評分極低。

至於票房更加成了笑話。

BVS是電影史上唯一一部開畫票房過億但最後後勁沒達到2倍的電影(是的,唯一一部),這個影史紀錄估計在好萊塢基本無人能破。

事實上,BVS的北美首日有8100萬美元,跟《侏羅紀世界》相當,《復聯2》也只有8400萬。

而BVS的次日與周日的跌幅高達30%以上。

看看首日一樣的《侏羅紀世界》,次日與周日的跌幅都只是11%-15%。

所以《侏羅紀世界》的開畫高達2.08億美元,而BVS只有1.66億美元。

倘若BVS票房沒有失利,而是正常發揮,那北美票房能去到什麼地步?

參考首日一樣的《侏羅紀世界》,北美6.5億美元基本無壓力,而即使是《復聯1》,北美也只有6.23億美元。

然後,《侏羅紀世界》的全球票房高達16.65億,位列影史第六,比《復聯1》高出足足1億多。

換句話說,如果BVS拍得好,後勁正常發揮,票房上全面超越《復仇者聯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所以說,華納兄弟拋出這個王炸,實際上完全是可行的,超人跟蝙蝠俠這對老牌搭檔,完全有實力抗衡整個《復仇者聯盟》。

可惜,最終的結果卻是票房口碑一樣都沒賺到。

為何BVS會撲街?

理論上來說,BVS其實不存在撲街的可能性,因為這部電影具備一切成為大爆影片的要素。

怕製作成本不夠?那可是足足有2.5億美元,放在好萊塢都是最高級的投資。

怕製作時間不夠?足足3年的時間。

怕故事題材不足?DC有80年的漫畫歷史,其中所有優秀故事任選。

怕電影熱度不夠?參考首日8100萬美元的票房,僅僅比《復聯2》低300萬。

怕電影噱頭不夠?超人與蝙蝠俠這對世界最佳搭檔首次在銀幕聚首。

怕華納兄弟限制導演的權力?至少在BVS時期,華納兄弟是將整個DCEU全權交給扎克負責的。

擁有這麼大的優勢仍然能將BVS這部電影拍成這個樣,取得如此丟人的成績,還喪失了DC唯一能追上漫威的機會,也真是可惜。

華納插手《正義聯盟》

BVS的撲街讓華納兄弟徹底不再信任扎克,於是出手干預《正義聯盟》的拍攝。

可以說,當時的華納兄弟已經不把《正義聯盟》當成什麼王炸,他們更加希望可以止損。

畢竟當初給你扎克這麼大的權力你都把BVS搞成這個樣,那華納兄弟自然要收回權力了。

所以,最後扎克被踢出了DC。

因為BVS成績出來的時候,《正聯》已經開拍,強行腰斬要賠很多錢,華納終究沒有迪士尼那個魄力直接叫停項目,於是最後成品出來的《正聯》變成四不像。

最後《正義聯盟》全球票房僅僅6.57億,北美更加是只有2億出頭。

失去了超人、蝙蝠俠跟正義聯盟的DC,如今已經沒有任何手段去抗衡漫威的《復仇者》了。

千瘡百孔的DC電影宇宙

除了本身電影拍的不好,扎克·施耐德對DC宇宙的規劃顯然問題非常多。

2013年到2016年,期間足足3年時間,DC沒有任何一部電影上映。

而這段時間?漫威第二階段的電影都出完了,而且因為一年2部的片海攻勢,漫威已經牢牢佔據了超級英雄電影的市場。

搶市場蛋糕的時候,誰還會這麼磨蹭?

而之前扎克允許阿耶拍攝的《自殺小隊》,雖然讓小丑女大火了一把,但這部電影口碑極差,對DC電影宇宙也造成很不好的影響。

不要總是說DC電影宇宙的時間不夠,漫威宇宙第一階段也只是4年,而DC從2013到2017年的《正義聯盟》時間同樣是4年。

為啥漫威可以在《復聯1》之前都把巨頭的電影拍好,但DC就不行?明明都是4年時間,只能說這個規劃簡直是一團糟。

扎克對DC宇宙其他的設定也很讓人摸不著頭腦。

蝙蝠俠年齡50歲,比超人大14歲,比閃電俠大26歲。

BVS裡面死去的羅賓,原本很多人都認為是原作里的二代羅賓傑森,但扎克說死的是一代羅賓迪克,也即DC裡面人氣極高的夜翼。

超人系重要角色吉米在影片開頭無緣無故就死了。

超人失去了克拉克的人類身份。

一個電影宇宙最重要的是什麼?

是發展性。

50歲的蝙蝠俠有發展性嗎?

沒有人類身份的超人有發展性嗎?

夜翼死了,以後少年泰坦是不是沒有了?

是的,閃電俠有改變時間的能力,他可以通過「閃點」事件來重啟,但你作為一個宇宙規劃者,一開始就是奔著「重啟」去規劃的?

目前DCEU的7部電影,只有溫子仁以及派導的《海王》《神奇女俠》獲得成功,而這兩部電影都拋棄了扎克那些設定。

比如在扎克的《正義聯盟》裏海王很厭惡自己的母親,湄拉父母雙亡。

但在溫子仁的《海王》裏海王很懷念自己的母親,而湄拉父親健在。

神奇女俠在扎克的《蝙蝠俠大戰超人》里放棄人類100年。

但在派導的《神奇女俠》結尾仍然要為人類而戰。

事實上,扎克對DC英雄的理解非常有問題,比如近期在採訪他的新片時,他就公然聲稱:「蝙蝠俠就應該殺人,認為蝙蝠俠不殺人的你們這些粉絲TM是在做夢?」(原話翻譯,視頻可自找,有很多法克的詞語)

結果直接導致數十年來當過蝙蝠俠動畫、電影、漫畫編劇的作者(還有不少大牌)在推特上直接跟扎克翻臉,並聲稱「幸好扎克以後不再碰DC的電影」「任何一個正常人都應該理解蝙蝠俠跟懲罰者、夜魔俠的區別(指不殺原則)」

而華納本身也沒有凱文·費奇這樣精通漫畫電影兩手齊備的規劃者,加上扎克時代的影響,現在的DC宇宙根本沒有任何規劃,王炸更加無從談起。


綜上,鑒於華納將最重要的王炸交給扎克·施耐德的原因,再加上扎克本身的努力,終於使得原本潛力方面至少是好萊塢第二大IP(畢竟漫威鋪墊了8年,一部超人+蝙蝠俠的同台電影首日差不多連《復聯2》都超了)被搞成現在這個樣子。

現在的DC別想追漫威了,先把扎克時代遺留的一些奇葩設定,比如沒有人類身份的超人解決掉再說吧。


現在來看,DC《正義聯盟》確實抵抗不了漫威的《復仇者聯盟》,實際上,漫威的一個反派《毒液》都能將《正義聯盟》掀翻在地。

2018年是漫威電影大展身手的一年,先後有五部電影上映,分別是《黑豹》、《復仇者聯盟3》、《死侍2》、《蟻人2》、《毒液:致命守護者》,五電影累計票房突破50億美元已然毫無懸念。

《毒液》在中國內地本周五上映之後,2天時間累計票房5.4億,三天突破7億元也不在話下,要知道DC寄予厚望的《正義聯盟》在內地的總票房也不過6.9億元。一部重口味的漫威反派超級英雄電影,竟然能不費吹灰之力地將DC破釜沉舟的大製作拉下馬,讓我們這些吃瓜群眾都大跌眼鏡。

那麼漫威是如何一步步擴展自己宇宙版圖,然後佔領了超級英雄電影市場的呢?是漫威太優秀,還是DC英雄真正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遙想當年,漫威和DC在漫畫領域廝殺,你方唱罷我登場,漫威新出一個英雄,DC肯定會隨即跟上。同樣的,漫威也仿造過DC許多的超級英雄。但是我們沒有想到的是,漫畫領域不分伯仲的兩家公司,在電影市場竟然會有如此的雲泥之別。

不得不說,時勢造英雄。

因為《蜘蛛俠》版權賣給了索尼影業,所以漫威一直都在旁觀電影市場的發展,卻不曾參與。而龐大的漫威英雄庫也等待著被人發掘,在眼饞諾蘭的《蝙蝠俠》為DC帶來巨大收益和知名度的時候,漫威終於按捺不住,一頭撞進了超級英雄電影市場。

漫威可謂是厚積而薄發,沒有自亂陣腳,首先推出的《鋼鐵俠》著實讓我們記住了漫威這個名字。《鋼鐵俠》全球票房近6億美元,雖然不如《蝙蝠俠:黑暗騎士》的10億美元,卻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拉開了屬於漫威電影時代的帷幕。

到2018年已經是漫威影業10周年了,漫威已經成功完成了自己超級英雄宇宙的構建,以及對競爭對手DC影業的票房和口碑碾壓。又有誰能想到,10年後DC最受歡迎的電影,仍然是2008年的《蝙蝠俠》呢?

漫威超級英雄接踵登場,每個都能吸引擁躉無數。反觀DC的超級英雄,不僅沒能延續自己的輝煌,甚至如今仍然在靠著蝙蝠俠和超人來裝點門面。漫威已經將自己的棋盤擺好了,他的超級英雄能力各異且互不影響,不僅涵蓋了人類、動物、神以及魔法師等多種人物類型,自己的電影類型都已經細分入微。

如果你喜歡諜戰動作電影,《美國隊長》系列一定是你的心頭好;如果你喜歡科幻及高科技類型片,《鋼鐵俠》及《黑豹》一定會如你所願;如果你愛看鄰家哥哥類型英雄,《蜘蛛俠》必不可少;如果你喜歡看好爸爸,《蟻人》絕對能夠給你驚喜。更不用說《雷神》、《綠巨人》、《死侍》已經涵蓋了神鬼片、怪獸片、R級片等各種類型。

反觀DC影業,除了《蝙蝠俠》、《超人》,以及近年來才火起來的《神奇女俠》,還有小丑女,除此之外,別無選擇。DC的落後,是全面的落後。不只是超級英雄知名度的落後,就連電影製作水平(包括劇本和攝影)都已經難以望其項背。

當《毒液:致命守護者》都能大獲成功的時候,當漫威反派也開始受到歡迎的時候,DC引以為傲的小丑女、貓女,又能為DC打下多大的江山呢?當超人、蝙蝠俠已老,當小丑的癲狂不再令人眼前一亮,當小丑女和貓女的性感身姿也不能吸引我們的時候,DC又能靠哪位超級英雄翻身呢?

閃電俠?綠燈俠?海王?神奇女俠?

其實,DC超級英雄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並不是說這些角色沒有吸引力,而是被DC打爛了一手好牌。一步落後,步步落後。不僅是DC影業的失敗,更是DC旗下超級英雄的遺憾。

畢竟當我們想到移速最快的英雄時,印象最深的是踏歌而行的快銀,而非閃電俠。


dc還是有王炸的,現階段這麼多超級英雄電影都是那麼的正面,太多觀眾都已經審美疲勞了,去影院看大部分都是去看特效與情懷的。也許dc需要另闢蹊徑,開發不義聯盟宇宙。當眾所周知的正面陽光的超人黑化,這樣的設定相信會讓眾影迷耳目一新的。


謝邀

「DC《正義聯盟》抗不過漫威《復仇者聯盟》」這句話指的是在電影作品的口碑以及票房上面的表現,並非是角色(或者超級英雄團隊)之間的對比。

DC(實際上是華納)用自己的表現實力證明了如何將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別的不說,就說超人以及蝙蝠俠兩位正義聯盟成員吧,這兩人基本上承包了上世界70年代到本世紀初的超級英雄最賣座電影,結果老扎接手之後……結果大家也看到了。

DC手上有不少的「王炸」,只不過之前DC以為僅憑藉人氣就能碾壓漫威,講什麼故事?還想要自行車?給你看看大超的內褲外穿(新版也看不到了)加紅披風你們就使勁買票就行了。

沒想到觀眾已經讓漫威養刁了胃口……幾部電影下來別說普通路人觀眾了,連DC粉都不好意思提自己家電影了。

不過看樣子華納方面從《神奇女俠》上面獲得了不少經驗,今年年底的《海王》以及明年的《雷霆沙贊!》兩部電影風格都比較輕鬆,不再刻意追求「黑暗人性的刻畫」,相信這兩部電影能夠圈粉不少路人觀眾。

另外《銀河護衛隊》系列導演岡恩在被迪士尼開除出《銀河護衛隊3》的導演職位之後接手了《自殺小隊2》,岡恩是一個非常牛逼的人物,他將一群默默無聞的邊緣漫威角色一手打造成漫威電影宇宙當中非常受歡迎的新星,完全得益於他講故事以及角色設定的才能。

相信有不少朋友看過《銀河護衛隊》,不過可能有不少朋友不知道在原作當中星爵是一個沉默的怪咖,而不是電影中的話癆體質。岡恩最厲害的地方在於,電影推出之後,原作直接按照他的設定改變了原來幾個角色的設定。

而由岡恩接手的《自殺小隊2》也備受美叔期待,本來《自殺小隊》就具備相當的人氣,現在再加上一個會講故事的岡恩,這部電影想不火都難。

另外《猛禽小隊》將會是DC第一部R級超級英雄電影,這個噱頭也挺吸引人。

還有明年將要上映的《小丑》獨立電影,傑昆·菲尼克斯的演技毋庸置疑,美叔也挺期待。

對,只要老扎不插手,DC系列的每一部電影美叔都期待(手動狗頭?)


這個問題已經沒有討論價值了。

因為滅霸的響指已經打完,

全宇宙一半的生物已經被消滅,

既然是全宇宙,那麼自然包含漫威宇宙和dc宇宙了,

按照隨機消滅一半的原則,復聯和正義聯盟之間必然也會隨機毀滅一個,漫威宇宙和dc宇宙也只能隨機消滅一個。

復聯3的結尾,大家都知道了——初代復聯成員全部存活。這就證明,正義聯盟不幸成為了被隨機毀滅的那一個聯盟。

因為正義聯盟只出了一部,所以,可以說正義聯盟所有成員都是初代,正義聯盟的初代全部被滅,也就呼應了初代復聯全部存活——這個隨機消滅一半的鐵律。

從《蟻人2》《毒液》的順利上映可以看出,漫威宇宙還在,所以隨機消滅的宇宙就是dc宇宙,既然dc宇宙已經毀於滅霸的響指,所以也就不要期待dc宇宙還有王炸出現了。


首先告訴大家一個知識點,電影票房牛不代表就真的牛,一本電影票房十幾億美金很牛么?我告訴你這都是零花錢!給大家科普一下,2017年全球票房總收入和全球單機遊戲總收入旗鼓相當,也就是說全球所有電影掙的錢和全球單機遊戲掙的錢基本相同,這還沒算上網路遊戲和手游的總收入去,如果算上,遊戲產業2017年總收入2倍的電影市場總收入,很多人會問,電影看的人這麼多,遊戲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會玩的,憑什麼得出這個結論,很簡單,一本電影的票房周周日最多1個月,每張票最多30-50元,一套單機大作售賣周期在2年到4年,售賣價格在300-500元,所以很多電影聽聽有十幾億的票房,但說實話和遊戲產業比起來,根本就是零花錢!說這麼多就是為了告訴大家不要以為漫威拍了幾本電影,票房很好就真的超越DC了,去看看DC的遊戲銷售總額,完全吊打漫威至少40條街!這個世界最怕的就是無知的人還充當專家,說這說那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