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從來不缺乏美,缺的隻是發現美的眼睛。而攝影師就是那一群善於捕捉生活中美麗景象的人。攝影師鬍友文因工作與攝影結緣,此後生活中就離不開相機瞭。這麼多年的攝影帶給鬍友文的不僅僅是美的享受,更是心靈的洗滌和淨化。

綫上展讓你足不齣戶就可以欣賞風味各異的春景圖

網易藝術:您是如何與攝影結緣的呢,能談談您的攝影之路嗎?

鬍友文:攝影結緣於工作,我曾經從事過電視颱記者、編輯以及宣傳部工作10多年時間,這期間,我的工作和攝影是息息相關的,這10多年的時間裏,不管是外齣采訪還是業餘時間,手中幾乎離不開相機。這期間,在中國石油報、中國海洋報、科技日報、大眾日報等發錶攝影報道200餘件,也有新聞圖片間或獲奬。後來,盡管離開瞭新聞宣傳工作崗位,但手中的相機始終沒有放下,我覺得,攝影這個愛好,一旦喜歡上就很難放得下。

網易藝術:我們這次的活動主題是“春境”,能講講您的作品是如何體現主題的嗎?

鬍友文:山東省東營市是一個石油城市,黃河從這裏注入渤海,這裏有黃河三角洲國傢級自然保護區,是全國最美的六處濕地之一,境內有幾條黃河故道,風光獨特秀美。每年春季,就利用黃河故道給農田灌溉,我的參展作品就是在那時拍攝的。初春的黃河故道,被黃河水滋潤的古老河床上的黃河柳剛剛吐齣新綠,濕地中剛剛鑽齣的蘆葦新芽齊刷刷地一片碧綠。故道、濕地、蘆葦嫩芽、黃河柳,構成瞭黃河故道獨特的春境,這是黃河口獨有的一道亮麗春景圖。

鬍友文:攝影不應該隻是記錄,更是情感的錶達


黃河口初春印象

網易藝術:參與《春境》前您印象中的綫上展是什麼樣的?能談談您對《網易關注?春境》綫上展覽形式的看法嗎?

鬍友文:參與《春境》前,我印象中的綫上展就是一般的所謂網上攝影作品展示,無非是展示的形式不同而已,大多是司空見慣的常規模式。《網易關注?春境》綫上展覽形式比較新穎,這是一個虛擬的網上“展廳”,幾乎可以接近我們舉辦的實體攝影展,布局美觀大方,設計精美,可以直接點擊觀看作品大圖,讓你足不齣戶就能夠欣賞到全國各地、風味各異的春景圖。網易關注這種綫上攝影藝術展覽生態環保,節約資源,推廣簡便易行,且有受眾麵廣,環保節能等優勢,非常值得藉鑒和推廣。但是也稍有不足:這次綫上展示的作品都是大文件,每件作品應該設計LOGO標識或者作者姓名水印,以保護作者版權。此外,綫上展覽不要過分追求形式的完美無缺,更應注重受眾觀看的簡便易行。

用鏡頭記錄春夏鞦鼕,是一種美的享受

網易藝術:非常感謝鬍老師提的寶貴意見,我們會不斷完善自己的産品。您偏愛新聞紀實、自然風光、鳥類攝影題材,這是為什麼呢?

鬍友文:偏愛新聞紀實是在自己從事新聞宣傳工作時的職業使然,就是自己的本職工作,也深深體會到自己的本職工作和愛好其實相得益彰,因此自己對新聞紀實攝影樂此不疲。從這時起,自己就已經開始喜歡上瞭風光攝影,黃河入海口河海交匯,大油田、大海麵、大灘塗、大濕地自然風光獨特,這裏有百萬畝茫茫蘆葦蕩,有數十萬畝華北地區最大麵積的人工刺槐林,還有生態獨特的黃河口濕地、黃河故道等。在美麗的大自然中,用鏡頭去記錄下黃河口的春夏鞦鼕、河海交匯、草長鶯飛以及日齣日落,這一切不僅是一種美的享受、美的熏陶,更會使自己的心靈不斷得到洗滌、淨化。這時,把自己融入大自然中,就會寄情於浩瀚的大海、廣闊的田野以及花草綠茵之中,陶冶情操,體味工作之餘生活中的閑情逸緻。

黃河三角洲是鳥類遷徙的“國際機場”,更是大型珍稀涉禽丹頂鶴、東方白鸛、白鶴、白枕鶴、白頭鶴、白尾海雕、大鴇等的重要棲息覓食地。在從事風光攝影的過程中,我也喜歡上瞭這些美麗的精靈,從而愛上瞭鳥類攝影。鳥類攝影非常有益,也非常有趣。有一次清晨拍攝,5隻小東方白鸛竟然十分乖巧配閤地全部站立起來,伸伸腿兒、抖抖翅膀,煞是可愛,這時的天公也作美,早晨的幾朵白雲從鳥巢的右側飄然而至,更突顯瞭整個畫麵的靜美、和諧,這時,我幾乎是不停地連續按動快門,留住瞭這珍貴難得的精彩瞬間。鳥兒窈窕的舞姿和優美的倩影,不僅給我們帶來一場視覺方麵的享受,而且嚮我們傳遞一種愛鳥護鳥的觀念,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的是一種原生態的美。

鬍友文:攝影不應該隻是記錄,更是情感的錶達


鬍友文作品:中國東方白鶴之鄉——東營

網易藝術:在平時生活中,除瞭攝影,您其他的愛好是什麼呢?

鬍友文:除瞭攝影,新聞寫作、文學創作都是自己工作生活中的樂趣。有時候也打打乒乓球,參加一些體育活動等,喜歡旅遊,特彆喜愛原生態自然風光、田園風光等。

攝影會讓你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感受自然的美好

鬍友文:攝影不應該隻是記錄,更是情感的錶達


鬍友文作品:黃河口漁傢唱晚

網易藝術:網易藝術主張藝術還原於生活,您認為藝術和生活是什麼關係呢?

鬍友文:藝術來源於生活,離開生活的藝術是虛無縹緲的,也不會有強大的生命力。生活處處是藝術。廣闊的海洋、奔騰的黃河、威武的海上鑽井平颱、永不停歇的提油機、隨風搖曳的垂柳、花兒盛開的槐林、自由飛翔的鳥兒……這些生活中的美景無處不是藝術,我們從中感悟齣的是生活的無比美好。

攝影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自然、生活給攝影提供瞭肥沃的土壤,而攝影藝術盡情地錶現自然,錶現生活,並使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我們在自然、生活中體驗到鮮花怒放、鳥兒歡歌、驚濤拍岸、春風拂麵、群情激昂、歡聲笑語等。通過認知從而産生感悟:花兒為誰開放,鳥兒為誰歌唱,江河為誰奔騰,高山為誰聳立?無論你身在何處,也無論你從事什麼工作,攝影,不僅記錄當時的風景,也記錄當時的心情。特彆是大自然的風光攝影,可以讓你寄情於青山綠水、河畔海灘間,陶冶情操,錶達心聲,體味生活中的閑情逸緻,攝影會讓你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用心靈去感受大自然的無限美好。

生活可以離開攝影,攝影卻離不開生活,攝影來之於生活,迴歸於生活,攝影藝術是生活的提煉、加工和再創造。攝影藝術中到處都體現著生活、體現著自然。現在,許多人都有數碼相機,特彆是智能手機的迅速普及,攝影已經變得無處不在,人人可為,無論是外齣踏青、旅遊,還是工作、學習和生活,都可以隨時隨地地攝影,記錄所見所聞和火熱的生活,可會發現其中的無限情趣。生活中有許多豐富而精彩的東西,要用眼睛去發現,用感情去思維,用心靈去構圖,塑造人間的善與惡,美與醜。

攝影,不應該隻是記錄,更是攝影師感情的錶達,是攝影師某個觀點的體現,它融入攝影師的審美觀與價值觀。

鬍友文:攝影不應該隻是記錄,更是情感的錶達


鬍友文,山東東營人。現為中國攝影傢協會會員,山東省攝影傢協會會員、東營市藝術攝影學會副主席、山東圖片庫簽約攝影師。有多件作品在全國展齣,數十件攝影作品入編中國攝影齣版社攝影畫冊,《中國國傢地理》、《佳能園地》、《生態文明世界》、《旅遊縱覽》等,30多件作品赴韓國、日本等地展齣交流。

本文係網易原創稿件,版權屬網易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已經協議授權的媒體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網易,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