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20170508111603.jpg

最近剛看完這兩本書分別是“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左)”和“被討厭的勇氣-二部曲完結篇 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右)”,總覺得如果只有看完而沒有讀後心得真的很對不起這好書呢~所以我看完就決定要把好書分享給大家,所以我又重新看了一遍。為了讓讀後心得可以清楚明白點,也做了好多好多的筆記 

IMG20170520143311.jpg

 

    所以我廢話不多說來分享我看完的心得吧~
  這篇主要有兩個角色,一位是經歷許多社會經驗的哲學家和一位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故事從年輕人踏入哲學家的工作室開始的,由於年輕人有很多人生疑問對於人際關係(家人.工作.愛情),對於勇氣,對於自我的價值,對於失敗,對於勇氣,對於人生,並對哲學家提出問題,而哲學家運用阿德勒等哲學家們的理論一一講解。最後年輕人也慢慢的愛上阿德勒的理論,也充滿了熱情要讓更多的人認識阿德勒還有阿德勒的理論,也很高興能遇到這位哲學家,往後也希望能夠常常來到哲學家的工作室聊天。
 但三年過後,年輕人卻氣沖沖的來到哲學家的工作室理論,更要哲學家收回阿德勒的理論,說阿德勒的思想根本是“聖經”裡才有的,也跟哲學家說這次來也是最後一次到工作室了。而哲學家如何用更堅定的語氣又說服了年輕人呢?看完這本書就知道嘍~

    

  我最喜歡的一段是,哲學家拿出三角柱出來要讓年輕人看,年輕人看到一面寫著(可惡的他)另一面寫著(可憐的我),最後一面寫到(今後該怎麼辦?)。我覺得別人對我們的態度我們沒辦法改變,不過我們對別人的態度是可以改變,可以先從自己做起,說不定別人也會對我們改觀的。

 

IMG20170517224110.jpg
IMG20170517224143.jpg 

大家知道這是三角柱嗎~?我知道我畫的不是很好... 
 


  α 哲學與其說是一門學問,不如說是生活的"態度"。

  α 阿德勒也曾說過:“你並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望而活。”而且“別人也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望而活。

  α 阿德勒心理學不認為諮商是“治療”,而是再教育。

  α 我們可以帶他到水邊,卻不能強迫他喝水。

  α 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用他人的眼睛去聽,用他人的心去感受。

  α 我們必須要問的,不是“世界是什麼樣子”,而是“你如何看帶世界”。

  α 決定你人生的,是活在“當下”的自己。

  α 你的“現在”決定了過去。

    
  我們的人生不是誰的責任;而別人的人生也不是我們的責任,就像書中寫的“我們可以把馬帶到水中喝水,不過馬要不要喝就是馬的決定”。這個論點其實是第一本就有寫的,不過第二本是寫得更深入探討的:我們自己可以對別人友愛,也可以幫助別人,不過別人接不接受就是他的抉擇,我們不可以強迫要求他接受。而它也讓我看懂這世界其實可以很簡單,我現在也慢慢把世界看簡單點,因為把世界看得越複雜,只是把自己的思緒搞混。一下子說要把世界看簡單點真的很不容易,不過我相信慢慢的一定會變簡單:))。

  這篇是像是以兩人的對話(應該說是辯論)或者是一一提出疑問來回答問題真的會讓人想一直讀下去都沒有喘息的空間,讀完也很想再去回味一下呢!那時還沒看這本書時就一直在想,為什麼這本書很多人都推,它到底有什麼魔力。而現在我覺得它讀起來不無聊還有用字淺顯易懂,也怕讀者看不懂會再多做解釋一下真的滿用心的。我不知道怎麼說這兩本書有多好,不過其實我還有幾本書買回家都還沒看完,這兩本竟然一口氣就看完了(真的對不起之前還沒看完的書籍...)我真心推薦這“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跟“被討厭的勇氣-二部曲完結篇 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真的很值得買回家一看再看和珍藏哦~


   謝謝大家努力的看完我的不敬業分享書籍。這是我第一本想分享給大家的書籍所以個人覺得蠻亂的...。
  還有哪裡寫錯還是需要改進的地方可以提醒我一下,我會改進的。

如果喜歡看不敬業分享書籍系列幫我點個推(讚)還有分享~你的贊根分享都是我的動力~~

還有如果有什麼書籍你們比較推薦或者同時阿德勒系列的書籍的也不忘推薦給我知道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