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life.com.tw/?app=view&no=226639&fb_action_ids=638290739632707&fb_action_types=og.comments




剛開始看到標題,還以為作者要批評AKB48對未來日本歌壇的影響有如環境汙染;隨便翻了一下才發現根本就是針對日本歌壇本來就擁有的:寫真、大量買入唱片、樂曲製作、早期樂曲作為批評基礎,在在顯示出作者「電子顯微鏡」心態。

首先,寫真、買入唱片其來有自,昭和中後期開始出現的偶像歌手們,舉凡城みちる山口百恵松田聖子等人通通都有發行、被人蒐集,AKB48的幾千張是因為人數很多,並不一定只推一個人。

 

唱片被同一個人大量買入的情形也會因為送人、蒐藏等理由而充斥在所有偶像歌手的場合,決不僅僅只有AKB48,只是AKB48利用投票券使得唱片被以數百倍的數量購入,但絕對只是少數人,否則總選前的單曲不會只是破百萬,單單只舉AKB48作例子,並不客觀

 

樂曲製作方面,更是青菜蘿蔔,各有所好,有些人就是喜歡古典樂,有些人喜歡演歌,有些人喜歡搖滾樂,這根本不能作為「毒害」的理由,如果要論歌曲是否真會一直被人喜愛到永遠,也不會是現在AKB邁入第10年能預期的,至少還要再等10年才能評斷,而且只要有一曲能留下來被人說「好懷念」就是成功了,總而言之,現在論定還太早。不過AKB48的歌曲曾經拿過唱片大賞、卡拉OK點唱率第一名,就足以在歷史上留名了,說是不用心的製作太過頭。

 

又,拿早期曲風來說嘴更是令人感嘆作者的憤世嫉俗卻又不懂世事;只要是白手起家,不論企業、藝能人甚至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如此不斷嘗試,纔有夢想成真的機會,紅了之後,只要警覺到一樣的手法不能再使自己的成就持續下去,就換會轉換型態或努力方式多個機會繼續走下去,許多企業、藝能人都是如此才能在業界繼續生存,批評過去實在沒有任何意義。AKB48早期單曲、專輯也並非全部都是引人遐想的歌,更別說現在耳熟能詳的歌根本不是作者所舉例的歌曲。

 

雖然文中所述情況是事實,但將事實以攻擊的形態呈現就不客觀,但卻容易騙過人類的大腦,因為人類大腦會將事物合理化後儲存,再連帶影響隨後接收的資訊,這即為「先入為主」思考。因此,以事實騙人者是最高明的,作者顯然於此道有所涉獵。

 

有些人可能會以「我推AKB48幾年幾年」來合理化自己的論點(先不論那些假裝自己推AKB48的人),但是這些都是自己主觀意見而不是經由理性左腦思考後的結論,大多是經由右腦將自己的情緒化為較洗鍊的文字釋出,事實上沒有太多取信的價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