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6家庭與發展因素
 
導:個案概念化包含
(1)問題一開始是怎麼發展的
(2)這些問題怎麼呈現在人際關係中,引發案主來求助的症狀或問題是什麼
(3)問題如何帶進治療關係中,在治療關係中重演
 
 
依附類型( Attachment)
主要以『焦慮』與『逃避』形成四個象限的依附類型,分別代表不同依附風格
依附關係中的焦慮:擔心或關切重要他人對於滿足自己依附需求的可能性或意願
依附焦慮低:相信自己在有需求時能夠找到重要他人,且能獲得需求滿足不被拒絕
依附焦慮高:在有需求時對於尋找重要他人感到焦慮/擔憂重要他人拒絕或無法滿足自己
 
逃避:對親密感到不舒服,逃避自己或是別人的感受/需要/脆弱/痛苦
 
(一)安全依附型(Secure) 第一象限:低逃避/低焦慮
較一致,對過去經驗沒有防衛或是修通
不把父母理想化或用否認的方式看待過去真實問題
有內化的安全感和較穩定的自我感
 
進入治療時,對於自己有問題而需要幫忙,較少感到衝突,更能和治療師合作(冒險探索對治療關係的負向反應和關係衝突)
 
痛苦時,不會逃避關係,或逃避情感需要;而是適度以健康的方式尋求他人協助或瞭解。不會過度焦慮或是擔心被控制/遺棄
 
*我知道當我需要他時,他會在那裡。
*我知道當我親近他時,他不會傷害我的感受。
*當我痛苦時,他能安慰我。
*我很享受他在情感上'和我如此貼近,而我也覺得和他如此靠近。
 
————————————
其他三類為不安全依附,主要因應痛苦的比較不適應的防衛策略為『過度反應』或『不反應』
個人因依附史及後來的關係經驗,發展對自己和他人的負向內在運作模式,常有下列:
1.過度反應策略:自認為不可愛/不值得他人疼愛與回應,對自己抱持負向模式
容易誇大需求,以求不斷和重要他人靠近,獲得可能回應
 
2.不反應策略:視他人為負向模式,認為他人可能傷害自己,因此不能依靠
知覺對他人尋求親密是無益的,且可能帶來情感傷害,因此『減低』或『否認』需求
 
 
*焦慮型常用『過度反應』來強化自己情感的表達與提升痛苦(讓自己感覺很痛苦),來吸引注意力和再保證
*排除型常用『不反應』來減緩痛苦
 
————————————
 
 
 
(二)焦慮依附型(Preoccupied)第三象限:低逃避/高焦慮
『困在』或陷入生氣/理想化中,或擔憂掛念現在與過去關係中的他人
常擔心重要他人能否可靠與自己聯繫/不會離開自己/不會讓自己失望
很焦慮能否可靠依賴重要他人或可否隨時找到重要他人
擔心和顧慮別人完全佔據自己主觀經驗,常感到不勝負荷
對自己缺乏自信/懷疑自己/知覺自己軟弱/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因應/不信賴別人有能力提供協助
 
『害怕失去關係』
容易感到被拋棄
通常是分手或無力結束嚴重問題的關係/分手很久很久還沒無能力復原 而來著的
 
 
焦慮的人常在專注自己身上和面對他人間擺盪,有時自我中心,有時過度苛求涉入別人。
通常長在親職化家庭,無法預測父母回應,父母通常活在自己世界,無法提供安全堡壘/涵容/情緒調節
 
 
和焦慮型晤談:一開始很熱切投入,感覺很配合很自我揭露,不會區分和他人熟識程度。
容易感受威脅感,也容易讓治療師感受威脅
 
*我不能沒有他,即使和他一起並不能解決我的問題
*我常會想,是否他真的關心在乎我
*我非常高興依賴他的情感支持
*當他讓我失望時,我真的很難原諒他
*我傷心時會去找他,但並不會讓我的心情好轉
 
 
治療師上吧!——清楚分化/設定界線的反映
*
 
 
(三)排除依附型(Dismissive)第二象限:高逃避/低焦慮
對於記得童年記憶有點困難(不記得小時候的事情),呈現的童年通常過度理想化或正向(每件事都很棒,我有很棒的家等等)
 
(1)即使很明顯有虐待事實,痛苦的問題經驗與影響都被很輕易“排除”或是忽略
(2)過度貶抑照顧者經驗(都是笨蛋/不想有瓜葛)
 
不相信在自己有需要時,可以獲得情感或社會支持。
最常呈現:勝任/稱職/獨立/自給自足/有能力
因為抗拒依賴,常呈現情緒與關係疏離,認為展現脆弱或需要是不被接納的
 
 
唔談關係不易,因為排除型逃避親密關係,拒絕對人依賴。一開始常理智/極少揭露或分享,傾向把問題歸咎他人。“不反應”遠離情感需求或脆弱,輕忽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我不在乎他是否愛我或要我
*當我沮喪時,我不想告訴他,因為我會照顧自己的感覺
*我習慣什麼事都是靠自已,我不會要他幫忙
*沒有他,我也可以生活得很好
*沒問題,一切都很好
 
 
治療師上吧!
*聽起來妳似乎需要靠自己做很多事
*我很好奇,有些時候,是否你要獨自面對自己的問題,是有點困難的?
*也許別人並非總是對你有幫助,或用你想要的方式回應你
 
 
(四)害怕依附型(Fearful)第四象限:高逃避/高焦慮
相對於焦慮或排除有反應/不反應的策略,使自己沒有過度強烈症狀
害怕型沒有穩定防衛機制或因應策略,常見廣泛症狀或矛盾反覆行為
 
通常發生在不當對待或受虐情境的孩子,常有藥物濫用或上癮/自傷行為,去個人化或經驗解離
1.父母敵意或明顯拒絕
2.受到身體或性虐待
 
 
害怕被拒絕而逃避投入親密。對他人依賴偏低,不容易以治療師作為安全堡壘去修通或探索新的連結方式。
羞愧感傾向,個人無價值感與社交不安全感,預期自己會遭到拒絕或被剝奪,容易錯聽治療師想關愛的回應。有時很焦慮有時很排除,靠近依附對象時,害怕再一次經驗拒絕或剝奪的高度焦慮而不能移動。有些性虐待有解離症狀/去個人化以把自己和經驗隔開
 
 
因為高焦慮高逃避(逃避情感需要,並在接近依附對象時有明顯焦慮)
*一定是我有問題
*我正在失去——不能沒有他,但我也不確定我可以跟他一起生活
*我不重要——我只是討厭我自己
*他們不會喜歡像我一樣的人
 
 
治療時“演出”的核心衝突——靠近/逃避衝突(approach-avoidant conflict)
常卡在兩難,有時被同一個人真誠幫助,有時被同一個人背叛拒絕。
有時想靠近他人,但又很快因為害怕被拒絕或虐待而感到焦慮或恐懼。
『不能靠近,又不能離開。』——害怕與人連結(排除型)+害怕與人分化(焦慮型)
 
 
——————————————
安全依附具有很大緩衝作用或復原力。遇到痛苦時,身邊有可以給予回應的照顧者,可以更安全長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