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的標題,開初是“尋找北海綠色樓盤”,但寫着寫着不對勁。

樓盤有個指標叫“綠地率”,它有硬性規定(通常是30%)。加大綠地率就會減少房子用地,因此中國大多數的樓盤只要達到規定能通過驗收就萬事大吉。如果只是“尋找綠色樓盤”,北海到處都是,因爲大家的綠地率都差不多。

於是把標題改成了“尋找北海爽眼的綠色樓盤”,試圖突出那些園林比較出色的項目。

但寫着寫着又沒感覺了。花園式的園林好看不?當然好看。但實用嗎?未必。

作爲小區,類似公園那樣的設計才實用:有花、有草、有樹木,更重要的是——能遮蔭、有公共活動空間。

所以標題最後變成:爽眼又實用的綠色樓盤。

銀灣花園、冠山海、恆大御景半島

誰是北海最綠色的樓盤?毫無疑問是銀灣花園(雲南路交西南大道東南方向)。

銀灣花園綠化驕人是因爲它種植了大量的喬木,最後形成了條條綠蔭道路。北海很多樓盤綠化之所以感覺欠佳,是因爲以低矮灌木爲主,結果不但悶熱而且出門就挨曬,華而不實。

不過,銀灣花園已經有點老舊了。本文說的是新盤,對它不提也罷。

繼銀灣花園之後,北海目前最綠色的樓盤當屬冠山海——但只是“目前”,將來的事情將來說。

冠山海的綠色是因爲它的幸運。1、它在冠頭嶺下面;2、它的樓棟是環繞着高爾夫球場而建。如果這樣還不綠色那就沒天理了。

不過,冠山海綠色的實用度要打個折扣。冠頭嶺雖然青翠,但與冠山海仍有一段距離。高爾夫球場雖然嫩綠,但它是封閉的,住戶並不能隨意進入。冠山海的樓棟大部分都是M型形狀,住戶真正的戶外活動空間是受到限制的。

一般來說,樓盤臨路都是商鋪。但恆大御景半島例外:它和它北面的金海岸大道、南面的美景路都隔着足夠寬度的綠地——而且是非常實用的綠地:北面是公園式綠地(樹林+小徑),南面是運動式綠地(樹木+球場)。

不但幸運,且在北海僅此一家。

再加上恆大一貫來的大湖大景,恆大半島可以堪稱是北海最實用的綠色樓盤。

恆大在北海的其它樓盤(恆大名都、恆大海上帝景、恆大雅苑、以及剛剛開建的恆大御景灣)都有大湖大景的標籤,也屬於爽眼且實用的綠色樓盤,但再無恆大半島這般有運氣了。

圍合式的樓盤

同樣是30%的綠地率,圍合式的樓盤因爲小區園林能夠集中,相對更容易爽眼和實用。但這要有一個前提條件:樓盤用地要寬胖一點兒,不能瘦長。

上圖中的港鵬公園印象,一排是品字樓、一排是板樓。這沒辦法,它的地塊寬度只有114米,如果兩排都是品字樓,中間的樓間距就會狹窄到難以忍受。

大都錦城恰好相反。它的用地寬度達到了208米,中間圍合出來的園林以及樓間距都非常痛快。

選擇圍合式樓盤時,土地尺寸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因素。

觀海一品、天賜錦園這樣的樓盤,土地寬度可以規劃3棟樓。這樣圍合出來的小區中庭園林,設計起來很容易綠色、爽眼和實用。

不過,一邊3棟樓、一邊2棟樓(如上圖碧水半島、21°公館),圍合出來的小區園林要打個折扣。海上邱園寬度足夠了,但長度未必。嘉盛名都圍合出來的小區園林很有氣勢,但它的容積率高達4.8,仍然有一些壓抑感。所以選擇綠色樓盤時需要認真盤算小區的園林空間

至於兩排樓的樓盤,更加要高度重視樓間距。不然收房時因爲樓間距太窄而傻眼,不意外:

有一些形狀特殊的樓盤很有趣,比如半圍合型、刀子形、擁抱型、扇子形等等,如下圖所示:

中電大都會的水景是七星江水庫。它跟冠山海建在冠頭嶺之下類似,地勢使然竟無話可說。

板樓小區

北海是最近幾年才興起板樓的,以前滿大街都是品字樓。

品字樓比較方便圍合,板樓多數都是兵營式的佈局——樓棟整整又齊齊:

板樓小區肯定綠色,因爲樓前樓後都可以綠化。但因爲缺乏集中的園林環境,它們的綠化可能是以低矮的灌木叢爲主,高大喬木可能稀少。這也意味小區裏面的綠蔭道路也許少了點兒。

到底是不是爽眼和實用?不好說,看各人喜好。看板樓小區時,不能光盯着樓棟,園林設計同樣需要關注。

東投海玥府和百豐花園,是標準的兵營式佈局,但它倆很努力地規劃出一塊或兩塊集中式小區園林,而且園林設計效果很有特色(前者是蘇州園林風格,後者是荷塘春色)。不過陣列式的結構,終究不如圍合型的靈活和靈活。

中信國安北海第一城已經推出的1、2、3號地,以及已經規劃的5、8號地,都沒有規劃集中式的園林。就具體項目而言,它的綠色實用味道並不濃厚。但它自身就是一個規模龐大(數千畝)的旅遊綜合體,所以稱爲綠色樓盤也不過分。

彰泰在馮家江畔的三個樓盤,售樓中心都配建有漂亮的園林,但以後會不會被拆除,看房時要問清楚。除此之外,它們並沒有大規模的集中式小區園林設計。因此彰泰項目是不是屬於爽眼和實用的綠色樓盤,各自判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