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8月14日 15:31:58  來源: 瞭望新聞週刊 【字型大小大小】【留言】【列印】【關閉】反戰同盟成立1939年1月2日下午,山西省武鄉縣王家峪村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八路軍前線總司令部組織千餘名八路軍召開新年聯歡會。聯歡會接近尾聲時,3位日軍戰俘走上舞臺,並排站在觀眾面前。主持人介紹說:「這3位青年是我們的日本同志,這位是衫本義夫,這位是小林武夫,那位是岡田義雄。」主持人介紹完情況後,衫本義夫向前一步,莊重地聲明:「從今天起,我們正式參加八路軍!」接著,他代表3位日本青年表了決心,在講話結尾時說:「現在,日本軍部和政府,還有不明真相的大多數日本國民,咒罵我們背叛祖國,是賣國賊,輕蔑和憎恨我們。但是,這正是我們所希望的,這是我們的光榮,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走的這條路是真正的正義之路,這是一條符合日本人民和民族利益之路。」剛才熱鬧的會場變得鴉雀無聲,人們靜靜地聽著八路軍敵工部漆克昌科長的翻譯。接著,會場上掌聲雷鳴。這時,坐在最前排的一位身材魁梧的人從容地站起來走上舞臺,他熱情地與3位日本青年握了手。爾後,轉過身來說:「我代表全體指戰員歡迎這3位日本青年參加八路軍。今天,這3位日本青年參軍證明瞭我們八路軍俘虜政策的正確。雖然今天只有3個人,以後一定會變成幾十個人、幾百個人。」講話的人是八路軍總司令朱德。二十多年後,衫本義夫回憶說:「決心參加八路軍的我們3個人,沒有想到能得到朱德總司令的親自歡迎。那一天的情景經常出現在我的眼前,真是終生難忘。」在八路軍俘虜政策的感召和衫本義夫等「日本八路」的配合下,日軍戰俘參加八路軍的越來越多。衫本義夫想,對日軍的宣傳如果以日本人的組織為主,那效果就會更大,對俘虜的教育也是一樣。於是,他和「日本八路」們商量建立一個由日本人組成的反戰同盟組織,他們的想法得到了八路軍敵工部的支持,他們決定給這個組織起名「覺醒聯盟」,並制訂了簡單的綱領和章程。1939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紀念日那天,「覺醒聯盟」在山西省遼縣(如今的左權縣)舉行成立儀式,它是日本在中國的第一個反戰組織。成立後,朱德總司令專門到「覺醒聯盟」表示祝賀。「覺醒聯盟」很快發展壯大起來,到1942年已經擁有山東支部、太行支部、冀南支部、冀魯豫支部、太嶽支部等5個支部。日軍戰俘森健在戰後撰寫《在延安組建反戰同盟》的回憶文章,描寫了建立「反戰同盟」的情景:「王震旅長指揮的八路軍攻擊了太原至同蒲線上的平社村車站,我當時被俘,成了八路軍的俘虜。1938年末我來到延安,那是我被俘後的第三個月。日本俘虜的住處離敵工科辦公室不遠,使我感到意外的是沒有拉鐵絲網。也許還把我當作國際友人對待吧。剛一進屋,看到4個40歲左右的日本人,穿著八路軍的藍色軍服,盤著腿坐在炕上,正吸著自製的香煙。「我和他們交談瞭解到,4個俘虜中,有3人是大阪的商人,他們是從大阪經過朝鮮被送到中國戰場上來的。在離開日本的第一週就讓八路軍給俘獲了。「轉眼我到八路軍裏已經兩年了,懂得了中國共產黨的俘虜政策,作為一個日本工人,也提高了自己的階級覺悟。同時進一步地理解了日本軍部稱之為『聖戰』的本質。我認識到應該把以前對準中國人民的槍口,掉轉過來對準日本軍部和大資本家。1940年5月,在八路軍的援助下,我和春田組建了『反戰同盟延安支部』。」據《八路軍敵軍工作史》記載,創建「反戰同盟延安支部」的還有日軍戰俘高山進、市川春夫、小路靜男等人。「反戰同盟延安支部」建立後,反戰同盟組織猶如雨後春筍,冀中支部、晉察冀支部、晉西北支部、膠東支部、濱海支部、渤海支部、魯南支部等在華北其他抗日根據地相繼建立。在新四軍中也先後成立了「覺醒聯盟」和「反戰同盟」組織,在華中、蘇北、蘇中、淮南、淮北等地建立了支部。1942年8月,在野坂參三的指導下,「日本士兵代表大會」和「全華北反戰大會」在延安召開,「覺醒同盟」和「反戰同盟」合併,成立「日本人反戰同盟華北聯合會」,衫本義夫為聯合會會長,森健、松井敏夫為副會長。從此,分散在華北敵後各抗日根據地的日本反戰團體有了統一的領導和明確的綱領,在華日本人的反戰活動進入一個新階段。據1944年4月的統計,同盟成員已發展到253人,支部16個。此外,在八路軍、新四軍中還成立了朝鮮反戰組織。日本在20世紀初就吞併了朝鮮,並以朝鮮為跳板侵略中國。他們把朝鮮作為兵員的補充地,強迫朝鮮人加入日軍。因此,侵華日軍中有大量的朝鮮人。在華朝鮮人的第一個反戰組織是1938年10月10日在武漢成立的「朝鮮義勇隊」。1941年1月10日,「華北朝鮮青年聯合會」在太行抗日根據地成立,總會長是武亭,副會長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的作者、朝鮮人鄭律成。朝鮮義勇隊轉入華北抗戰後,隸屬於「華北朝鮮青年聯合會」領導。1941年12月10日,「華北朝鮮青年聯合會」在晉冀魯豫邊區召開第二次代表大會,根據形勢的需要,一致通過決議將「華北朝鮮青年聯合會」改稱為「華北朝鮮獨立同盟」,將「朝鮮義勇隊」改稱為「朝鮮義勇軍華北支隊」,選舉金白淵、武亭、崔昌益、樸孝三等為同盟執委,樸孝三兼任「朝鮮義勇軍華北支隊」支隊長,李益星任副支隊長,金昌滿任政治委員。他們召開朝鮮士兵大會,通過了《在日本法西斯軍隊內朝鮮人士兵要求書》,號召朝鮮士兵「絕不為日本天皇而死,要為自己的民族而犧牲,打回祖國去!」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