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樹皮敲打後,再固定於寶特瓶外稍經修飾,就能成為構樹燈籠。(記者王秀亭攝)

2018-09-19 16:53

〔記者王秀亭/臺東報導〕關山鎮新福社區為尋找新產業發展機會,結合原住民族傳統手工藝與「關山燈火節」,嘗試以構樹皮製作構樹燈籠,社區媽媽們這2天試做獨一無二且具古早味的構樹燈籠。

新福社區發展協會社區經理人劉美君說,構樹皮製作帽子、衣服,是原住民的傳統技藝,新福社區近年在既有產業之外,試圖尋找新產業的可能性。

劉美君說,關山鎮親水休閒農業6年前為行銷關山鎮,每年10月打造關山燈火節,以絲瓜絡做成的燈籠,帶著民眾夜遊關山圳巡田水,並在10月10日當週擴大舉辦燈火節,近年在絲瓜採收短缺,因此在縣府社會處補助下,結合阿美族傳統技藝,首度開辦構樹燈籠研習課程,吸引40名各族羣社區婦女參加。

劉美君說,雖然過程頗需耗費心力,但以構樹皮製成的燈籠頗具藝術美學氛圍,未來不排除讓社區民眾朝產業發展,讓構樹燈籠再精緻化,而首批燈籠約50個,也將在10月6日關山燈火節亮相,與絲瓜絡燈籠一起熱絡當天活動氣氛。

  • 經過兩天的精心製作,構樹燈籠各具特色。(記者王秀亭攝)

    經過兩天的精心製作,構樹燈籠各具特色。(記者王秀亭攝)

  • 關山鎮新福社區婆婆媽媽們試做構樹燈籠。(記者王秀亭攝)

    關山鎮新福社區婆婆媽媽們試做構樹燈籠。(記者王秀亭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