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要聞環球時報 [微博] 2013-02-07 09:28

2001年4月1日,一架美國海軍EP-3型偵察機在中國海南島附近海域上空執行偵查任務,中國海軍航空兵派出2架殲-8II戰鬥機進行監視和攔截,其中一架僚機在中國海南島東南70海里(110公里)的中國專屬經濟區上空與美軍飛機發生碰撞,中國戰鬥機墜毀,飛行員王偉跳傘下落不明,後被中國確認死亡,而美國的軍機則迫降海南島陵水機場。【環球網綜合報道】據美國《華爾街日報》2月5日報道,日本指控中國海軍在過去三週內曾兩度利用火控雷達瞄準日本海軍,兩國釣魚島領土爭端的升級,加大了人們對中日軍事衝突升級的擔憂。這種軍事衝突可能會牽連美國。雖然沒有發射導彈,但雷達定位往往預示著攻擊。此事發生之前兩個多月的時間裡,中日兩國空軍對峙次數激增,包括中國首次進入釣魚島上空以及雙方均派出先進戰機。日本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5日在東京舉行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中稱,雷達事件「稍有差池就會發展成非常危險的狀態」。中日釀中美撞機事件的幾率陡增外交官和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和日本政治領導人都渴望避免出現甚至是規模有限的軍事對抗,強調稱戰爭不符合被貿易與投資緊密相連的中國與日本的利益。美國國防部女發言人凱茜·威爾金森5日稱,「我們看到並關注有關(中國雷達)事件的報道」,並稱美國一直鼓勵各方避免採取任何可能引起誤算的措施。美國是日本最大的軍事同盟,受限於兩國間存在長達六十年之久的安保條約,美國必需在任何攻擊下保護日本。而且,奧巴馬政府已經明確表明了讓美國擺脫戰爭——而不是加入新戰爭——的意圖。然而,美國還致力於加強其與日本防務關係,這是其向亞洲轉移戰略重心的一部分——中國把美國戰略東移之舉視為針對中國不斷擴大的經濟軍事實力的不加掩飾的遏制。中日兩國持續的緊張局勢,使華盛頓陷入困境。雖然美國不希望看到亞洲爆戰爭,但其也不想冒險削弱日本,鼓勵中國。這會有損害其在太平洋的整體戰略。如何管理東海釣魚島爭端,會對中國是否在南海領土爭端中變得更加尖銳,產生重大影響。在這種情況下,華盛頓會繼續向中日兩國施加壓力,使雙方展開更多對話,並巧妙的提醒北京,雖然美國在領土爭端中不採取任何立場,但卻承認東京對釣魚島的行政管理權。中日兩國新任領導人試圖確立各自安全可信性,以及亞太地區不斷變化的地緣政治形勢——中國經濟與軍事實力的提升已經使一些地區國家感到憂懼——使中日在東海的軍事緊張局勢愈演愈烈。兩國軍事對抗標誌著中國崛起為軍事強國,其明顯決意重塑美國設計的安全架構——該構建自1945年以來一直支配著亞洲。中國和日本都在加緊進行軍事建設,部分原因就在於兩國都在為中日戰爭做準備。前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不久前在日本《外交家》雜誌撰文稱,亞太地區越來越像昔日的巴爾幹半島,東亞彷彿成為了21世紀的「海上火藥桶」。許多分析人士稱,中日兩國極不可能爆發全面戰爭。但令人擔憂的一點是,兩國軍方缺乏直接溝通的渠道和行為準則。當日本軍官想要接觸解放軍時,駐北京日本大使館武官會發送傳真至中國國防部,這可能需要數天才可得到回應。去年6月,日本和中國軍官同意構建應急機制,以避免在東海發生意外衝突。兩國計劃建立國防部長熱線,通啟用用無線電頻率,以供雙方軍艦和飛機用英語交流,並舉行年度會議,討論雙方關注的問題。不過,自那時以來,雙方並沒有就此展開進一步討論。2001年,一架中國戰機起飛在南海攔截美國間諜飛機,在與美機機翼相撞後墜毀。據熟知此事內情的人稱,在美撞機事件發生數小時後,美國官員一直無法與中國軍方或外交部對話。美國一直敦促日本官員恢復中日熱線會談,並指出對在低級別衝突惡化之前解決危機而言,這種協議是至關重要的。一位高級美國防務官員稱,「誰也不想看到,中層官員做出迫使兩國軍事領導人做出糟糕戰略抉擇的決定。」美國國防部女發言人威爾金森指出,美國一直敦促各方避免採取會造成緊張局勢且增加誤判風險的舉動,那樣可能會削弱該地區的和平穩定。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紐蘭也表示,類似行動會令緊張局勢升級,增大發生衝突或誤判的風險。中日均不願讓步或給對方臺階下今年1月底,中日兩國外交似乎有所緩和,當時一位來自日本執政聯盟的高級議員訪華,並轉交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寫給習近平的信,令外界猜測兩位領導人可能對高層會談持開放態度。不過,正如日本5日就中國雷達照射日本軍艦提出抗議所表示出來的那樣,中日雙方都不願讓步,或給對方一個臺階下。因此中日爭議島嶼爭端並無簡單的解決之道。2月2日,安倍晉三在視察沖繩某軍事基地時表示,日本面臨著著針對其固有領土、領海、領空和主權的持續挑釁行為。他承諾會直面這一明確無誤、迫在眉睫的危險。沖繩軍事基地距離釣魚島地區不到300英里(約480公里)。長期以來,安倍晉三一直強烈主張對華採取更強硬的路線。在去年12月大選中獲得壓倒性的勝利後,安倍晉三承諾增強日本軍力,特別是在東海的軍事力量。多項日本民意調查顯示,日本公眾越來越反感中國,相反則越來越歡迎安倍晉三。在過去二十年裏,日本經濟不斷下滑。面對日漸騰飛的中國和韓國經濟,日本民眾頗感壓力。他們希望再次看到一個更加強大的日本,對中國在領土爭端問題上的強硬立場感到不滿。在中國,滿懷強烈民族主義熱情的中國公眾,給習近平施加了壓力。他們強烈要求北京政府保護國家領土利益。北京政府認為,近來中日兩國的緊張局面惡化,應該歸咎於去年9月日本「國有化」釣魚島部分釣魚的決定。其強烈要求日本放棄長期以來拒絕承認兩國存在領土爭端的立場。2月5日,中國外交部召開例行記者會。當被問及中國船隻進入釣魚島附近海域一事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日方應停止多次出動船隻和飛機進入釣魚島海域、空域的非法活動,正視歷史和現實,拿出誠意和實際行動,同中方共同努力,通過對話磋商找到妥善管控和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許多中國軍官認為,中國是時候利用新增強的軍力宣示在該地區及其他地區的地位了。中國公眾對領土問題的看法,深受中國軍方評論人士影響。最近幾個星期來,已有數位中國軍方評論人士公開談論中國可能與日本爆發戰爭,甚至可能與美國開戰。國家媒體也對中國軍事演習活動進行了一系列報道。《解放軍報》日前報道了中國軍方最近舉行的一次軍事演習。演習似乎是模擬美國軍事幹涉有關中國的衝突。報道稱,在演習中,解放軍空軍飛行員意外聽到無線電中傳來英語通話,隨即被假想敵鎖定。中日努力保持克制避免衝突升級不過,近來各方一直呼籲中方保持克制。國家媒體本月4日援引一位中國將領建議中國不要與日本再次發生戰爭,因為這會擾亂數十年來中國為經濟現代化及再度成為亞洲主導力量所付出的努力。《環球時報》援引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政委劉源的話稱:「我國經濟建設現已進入關鍵階段,不應被意外事件所打斷」。他還表示,美國和日本擔心會被中國趕超,所以儘可能的遏制中國發展,但中國務必不能被他們愚弄。在提到雷達事件時,日本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5日表示,中國護衛艦分別於1月30日和1月19日使用火控雷達瞄準了日本海軍一艘驅逐艦和一架直升機。小野寺五典指出,雖然中國在兩次事件中都沒有開火(使用這種雷達後可能會採取的下一個步驟),但卻都屬於非常不尋常的行為,只有在極端情況下才會出現。他指出,日本希望中國「不要做出這種危險舉動。」據日本防衛省稱,中國「江衛II」型導彈護衛艦將火控雷達瞄準了日本4400噸級「村雨」級驅逐艦。其指出,瞄準直升機的火控雷達則來自中國「江凱I型」護衛艦。日本方面並沒有透露這兩起事件發生的確切位置,也並未說明中國軍艦距釣魚島有多近。不過,上海政法學院海上和軍事問題專家倪樂雄指出,日本可能誇大了事實,其此舉在於使國際社會向中國施壓,以便讓中國減少在該海域的巡邏次數。在雷達事件發生前,中國一直就釣魚島爭端向日本施壓。中國海監船定期進入釣魚島附近海域,並向日方發出「離開中國水域」和「遵守中國法律」等警告。今年1月8日,中國海監船曾在該海域遊弋長達13個小時。由於中國海上巡邏機和軍事偵察機多次闖入日本「防空識別區」,在去年10月至12月,日本共緊急出動戰機91次。東京自2005年開始公佈相關數據,而這是日本出動戰機架次最多的一段時期。日本會攔截進入其「防空識別區」的不明或可能為敵機的飛行物。不過,中國質疑日本「防空識別區」的合法性,並不承認釣魚島屬日本領空的說法。中國軍事理論家張召忠 (微博)在最近指出,北京應該出動戰鬥機等飛機,「打破」日本防空識別區。日本官員曾暗示其戰機有可能會向入侵飛機發射曳光彈。1987年,日本曾利用這種方式,回應過一架進入日本領空的蘇聯飛機。自那以後,其還沒有採取過這種舉動。對於日本的這種說法,中國軍方並未給出正式回應。不過,中國新聞社報道援引中國軍事科學院專家彭光謙的話稱,發射曳光彈是一種挑釁,相當於首先開火。對日本而言,2012年12月13日是個轉折點。當天,一架中國小型偵察機進入釣魚島空域。這架飛機屬於中國國家海洋局。由於飛行高度極低,所以它躲過了日本陸基雷達的監測。這是數十年來中國首次採取類似行動。此事過去數周後,安倍晉三宣佈日本11年來首次增加軍費開支。其軍事預算清單中包括新的雷達系統,用取代當時沒有中國偵察機的舊雷達系統。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