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和訊網 | 日期:2012年6月5日 記者 張思瑋 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房租與人力成本連年攀升,導致連鎖藥店的生存空間被擠壓得越來越小,甚至有人疾呼「藥店的單店盈利能力,還不如10年前」。 如果這種趨勢得不到改觀,海王集團董事長張思民擔心,藥店的利潤還會繼續下降。他的理由是:以基本藥物為例,目前基層醫療機構已取消15%藥品加成,相應的費用由政府財政進行補貼。而社會零售藥店因不能獲政府補貼,其價格優勢將被大幅削弱。 不過,年初「醫藥分開」制度在深圳、北京等地區探索推行,似乎給正處於「萎靡」狀態的零售藥店打了一針「強心劑」,讓它們有理由相信「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這一格言。 連鎖率下滑 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0年底,我國共有藥店39.72萬家,其中連鎖企業為13.9萬家,占藥店總數的34.49%,而2006年,這一數據為38%,2008年為35.38%,2009年為34.98%。 由此不難看出,藥店連鎖率逐漸下滑已不容爭辯。 「即便是連鎖藥店,規模水平也參差不齊,多數連鎖藥店只局限於某個區域範圍內,很難在全國範圍內形成規模競爭的優勢。」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於明德表示,規模小、數量多、盈利能力差以及醫藥嚴禁跨地域零售的政策,讓連鎖藥店實際上並沒有實現真正的連鎖。 縱觀國內醫療機構,多數仍處於醫藥未分家的局面。也就是說,藥品加價依然是醫療機構謀求利潤的途徑之一。 加之相關政策規定所有零售藥店銷售處方葯,必須見處方單,而處方單只能醫生開具,醫院本身又有門診直接售葯。這在北京京衛元華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李洪波看來,必然會影響醫院外的醫藥零售市場規模,整個零售藥店的市場規模很難做大,零售藥店則處於一種「無奈」境地。 「所以,我們只能靠銷售非處方葯(OTC葯)和保健產品、健身器材來維持生計,但OTC葯一共只有1000多種,價格低,毛利僅20%~30%。」李洪波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說,一些連鎖藥店甚至已經把飲料、化妝品放在櫃檯上進行銷售,以填補藥品利潤縮小的空間。 而反觀國外,美國的第二大醫藥零售企業CVS,僅2006年的銷售額就達380億美元,其中70%的銷售額來自處方葯。 「可以說,國內藥品零售市場絕大部分份額是被醫院佔去了。」李洪波笑言。 眼光須長遠 這樣看來,加速「醫藥分開」的實施,或許能為連鎖藥店度過「寒冬」積蓄更多能量。 「患者到醫院看病之後,可以帶著醫生的處方到有資格的零售藥店買葯,這樣不僅能夠節省社會資源,還更能夠有效抑制醫生開大處方。」李洪波認為,國內醫藥行業欲與國際接軌,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醫藥分家勢在必行,也一定能行得通。 因為開大處方不僅不會為醫生帶來任何經濟上的利益,甚至還將毀壞自身的名譽,而這相對於他們享有極高的社會經濟地位而言,是得不償失的。 但眾望所歸的「醫藥分開」政策,真的「落地生根」還須邁過重重「門檻」。作為主管醫藥流通的商務部倡導「醫藥分開」,以期為零售藥店釋放出更多的市場,但衛生部門不可能輕易放下自身的利益。 「這就要求多部門進行協同合作,任何一個部門僅靠單一力量難以推動"醫藥分開"的順利實施。」於明德擔心,政策實施的具體細節不夠清晰,會讓連鎖藥店在行動上「猶豫不前」。 比如,「醫藥分開」後,未來藥房將會採取何種託管模式、承擔哪些職能以及國家補貼是否跟得上等政策並不清晰。 而讓湖南益豐大藥房企劃總監榮首文心裡犯嘀咕的是,實施「醫藥分開」政策後,將不可避免地會有各種勢力因利益分配而參與角逐。「地方保護主義勢必強勢抬頭,成為阻礙連鎖藥店門店拓展的主要原因,進而嚴重影響連鎖藥店兼并重組、做大做強。」 但從長遠發展來看,榮首文依然保持樂觀的態度:「即便是近幾年,連鎖藥店並未從"醫藥分開"政策中獲益,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政策勢必會對大型連鎖藥店產生積極的影響。」 鑒於此,老百姓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董事長謝子龍建議,作為連鎖藥店的高層管理者,需要密切關注醫改政策中,涉及到藥品採購、供應的措施,甚至可以積極地參與到政府的「醫藥分開」工作中,展現連鎖藥店應有的呼聲與願望。 「可以說,目前藥店已基本具備承接醫院藥房的能力,只是在醫保的覆蓋度、執業藥師的配備等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榮首文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說。 尋求新增長點 「再好的政策,再優的環境,如果自身不夠強大,不足以承擔全社會對藥品的需求,連鎖藥店仍不會獲得長足的發展。」李洪波認為,連鎖藥店需要在經營模式上轉型升級,創造出新的增長點。 這一觀點,也得到了中國醫藥商業協會會長付明仲的贊同。她認為,連鎖藥店不僅需要關注自身經營產品的種類與質量,還應當通過投資融資、兼并重組等形式,把自身做大做強,「力爭成為行業內的"龍頭"」。 而事實上,國內部分大型連鎖藥店早在幾年前,就已在如何投融資上「謀篇布局」。 如雲南鴻翔一心堂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成為醫藥流通領域中,首家成功登陸A股市場的醫藥連鎖企業。老百姓大藥房、湖南益豐大藥房等連鎖藥店也正在積極尋求通過上市融資,展開大規模併購整合。 據一位證券公司的醫藥行業分析員分析,倘若這三家連鎖藥店都能如願地實現IPO突圍成功,可能會引來連鎖藥店上市潮的「蜂擁而至」。 「到時候,將會有大批中小藥店被市場淘汰和兼并,從而進一步推動醫藥連鎖行業的市場整合,培育出幾個有規模實力的大型連鎖藥店企業應該"問題不大"。」該分析員表示。 這似乎也印證了商務部在《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中提出的,「到2015年,藥品零售連鎖百強企業年銷售額要佔藥品零售企業銷售總額的60%以上」的規劃,並不是空穴來風。 此外,「連鎖藥店還需要研究醫院醫生的處方習慣和經常處方的藥品,並進行多種渠道採購,以調整自己的產品結構;儘快培養自己的專業人才隊伍,提供更高質量的藥學服務,吸引更多患者。」張思民認為,要想從「醫藥分開」後的藥品市場分一杯羹,連鎖藥店還需要在很多細節上下功夫。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