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附中校長助理在外媒上撰文稱:中國學生水土不服 美國大學難辭其咎

江學勤相信,有一些中國學生,雖難以適應中國強調命令和服從的教育體系,卻能在美國以批判思維和智力交鋒為主導的文化中煥發光彩。可是,這些學生的實力無法通過英文考試成績體現出來。

○本報記者 黃昉苨

《紐約時報》報道引發的「連鎖反應」

雖已從大學畢業一年多,Wendy依然時常會想起課堂上那令人尷尬的冷場。她在中國南方一所中外合辦的大學讀書,老師多為外教,每次當他們手舞足蹈地講完課,問台下的中國學生「有沒有什麼問題要問」的時候,得到的回應往往是全體突如其來的安靜。不管是哪國外教,總會為這樣的靜默感到迷惑,有時他們會不自信地再多問一句:「我講的課能讓你們理解嗎?」Wendy的經歷某種程度上恰好印證了11月6日《紐約時報》一篇長篇調查報道的部分內容(詳見本報11月10日A23版《中國留學生讓美國大學傷腦筋》)。在這篇由《紐約時報》與《高等教育紀事》報合作完成的報道中,兩位資深教育記者描述了在美中國留學生的種種問題:英語水平不高,課堂上太安靜,不愛參與互動,成績很好但實際能力與此不符,甚至有人在申請資料上造假。這並非美國媒體第一次報道中國留學生對當地教育體系的不適應。今年3月,美國《大西洋月刊》記者就報道說,中國學生覺得很難和美國學生交朋友,而美國學生也覺得不容易——中國學生總是在學習,沒有多少人對體育感興趣,對政治話題則敬而遠之;而體育與政治卻是美國學生永恆的話題。《紐約時報》這篇長文的刊出再次勾起了其他媒體的報道興趣,包括彭博社在內的多家美國媒體,先後聯繫並採訪文中提及的中國留學生和美國老師,向他們了解在美中國學生的情況並刊發報道。用一位接受了一系列採訪的美國老師的話說:「這就像開始了一個連鎖反應。」

華裔學者說給美國校長聽:美國招生方式有問題美國媒體掀起的這一撥報道熱潮中,一位名叫江學勤的華裔學者的發言引人注目。《紐約時報》在刊登該篇報道的同時,邀請了北京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助理江學勤在《高等教育紀事》報撰文,談談他認識的中國學生。江學勤是加拿大籍華裔,1999年從耶魯大學畢業之後來到中國,十幾年來一直從事與教育相關的工作。在他看來,中國留學生出現報道中提及的種種問題,美國大學難辭其咎。「最初我以為美國大學的招生方式,能挑選出那些最適合留學美國的中國學生。但逐漸地,我對美國招生官幾乎只按硬性分數挑學生的方式,感到非常失望。」江學勤說,「我相信這種做法的主要得益者,是那些靠死記硬背領先的學生,而那些有思想的學生卻被傷害了——他們才是能被美國嚴謹的博雅教育重塑的學生。」 江學勤相信,有一些中國學生,雖難以適應中國強調命令和服從的教育體系,卻能在美國以批判思維和智力交鋒為主導的文化中煥發光彩,但他們的實力卻無法通過英文考試成績體現出來。因而,他在文章中建議,美國大學應改變選拔中國學生的方式,比如增加面試環節,測試學生的換位思考能力、想像力和抗壓能力,而不是一味關注學生的SAT成績。「那篇文章是寫給美國大學的校長看的。」江學勤用一口流暢、用詞準確但帶著歐美口音的普通話,這樣告訴《青年參考》,「現在的情況是,美國大學收了中國學生的錢,把他們招到大學裡放著,然後什麼都不管。」說起這些,江學勤語氣中頗有幾分激動:「明知道這些學生不太適合這個體系,還歡迎他們來,就因為想要他們的學費,不是嗎?如果美國大學堅持這樣做,就有責任做很多改進,比如專門安排補習班和導師,幫助(中國學生)去適應不同文化。這樣美國學生就不會在上大學時感覺教學質量下降,而中國學生也能學到更多。」

中國學生在美國校園經歷「文明衝突」事實上,在國外長大的江學勤,對國內的學生、家長與老師那種為通過考試可以做出任何犧牲的勁頭印象很深。在給中國學生上英文課時,他曾沮喪地發現,當自己試圖讓學生們通過文學作品審視自我時,學生們卻在努力揣測老師心中的「正確」答案。他注意到,很多中國學生沒有自己的想法,因為父母和老師已規定了他們應該怎麼想。他們可以用很高的分數通過各種考試,但缺少在美國學習所需的基本能力。總之,他的評價是,「如果保持應試教育的話,永遠沒法培養出國際化人才。」11月8日,江學勤在日本《外交學者》博客上,試著剖析中國留學生在西方教育體系下出現諸多問題的原因。他提到了語言障礙,認為不流暢的口語使中國學生在教室里總是沉默,同時在校園生活中逐漸邊緣化。作弊和抄襲是存在的,還有因為文化衝擊而造成的心理和行為上的問題——他把這些稱為「文明衝突」。在博客中,他提到一名中國留學生對《紐約時報》報道的評論:「作為一個獲得全額獎學金在美國讀書的中國人,我感激這次機會與曾經大力幫助過我的教授們。可是,我清晰記得我在小組討論中並不受美國同學的歡迎……在這裡生活幾年後,我留下的更多是對美國的負面印象。」江學勤相信,這樣的中國學生並非個例。現實中,他知道很多從海外學成歸國的人,要比他認識的那些從未出過國的中國人,更富民族主義情緒,更排外,而這些人也許會影響中國的未來。在這篇文章的末尾,江學勤對美國讀者說:「問題要比我們願意承認的更嚴重。」

中國學生需要跨越3條鴻溝但並非每個人都與他一樣憂心忡忡。正在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中國語言與文化」的美國撰稿人凱文·斯萊登(Kevin Slaten),13日也在《外交學者》博客上表示,他認識的中國學生,在美國交了朋友並在智力與感情方面都經歷了成長的人,比比皆是。在凱文看來,中國學生需要跨越在語言、學術、文化上的3條鴻溝:他們在出國前,鮮有地道的英語環境,也未曾接觸過美國學術規範,多數時間都在埋頭苦學。而美國高中生僅有一半時間花在學術上,另一半時間則要用於社交。當中國學生適應學術上的種種改變後,可能他們與美國同學交朋友的最好時機已過去了。凱文試圖為這些問題列出解決之道,比如鼓勵中國學生更早地來美國上高中,鼓勵他們參與社團活動,更慎重地挑選學生以及參與英語強化課程。在他看來,兩國學生之間的差別,沒有江學勤描述的那麼大,只要中國學生在生活、學習的習慣上有所吸收,融入美國校園並沒有太大困難。

一名英國教師:不該用模式化成見界定中國學生有一名英國教師的看法,與江學勤和凱文都不同。保羅·拉什馬(Paul Lashmar)曾是英國廣播公司與英國《獨立報》的調查新聞記者,現在則是一名大學教師。教過許多來自中國學生,他完全不同意《紐約時報》報道對中國學生的描述。「我覺得不該用模式化的成見,來界定任何一個人口超過10億、族群與文化背景如此豐富的國家。」他說。他了解的中國人都很不容易,不遠萬里到一個陌生國度,用一種與母語差異極大的語言去學習。保羅覺得,中國學生通常都很明白教育的重要性,並且為之努力。很多人批評中國學生不敢挑戰權威,但以他的經驗來說,中國學生正在變得越來越能挑戰與質疑權威。這名曾多次到過中國的前調查記者,還注意到很有意思的一點:「我教過的中國學生很少在校園生活中誤入歧途,酗酒嗑藥這樣的事情與他們基本絕緣。據我所知,中國留學生總被西方同學的行為習慣給嚇著。」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