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說的話,窩闊台的兒子貴由繼承了汗位,這個題的本意或許應該是貴由之後,窩闊台的(其他的)兒子(或孫子)為什麼沒有繼承汗位,而由拖雷的兒子繼位?

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拖雷及其家族按照蒙古習慣法「幼子守灶」的習俗繼承了成吉思汗最大份額的遺產。

根據蒙古「幼子守家產」的傳統習俗,拖雷是所謂「守灶子」,也就是擁有在父親在世的時候留守大帳、在其去世後繼承屬於其名下的全部人戶、土地和財產的權利的合法繼承人。成吉思汗擁有的是一個汗國,其作為財產的的複雜程度當然遠遠超過普通牧人遺產的牲畜群、廬帳等等,但同樣是受到習慣法支配的「遺產」。

而按照習慣法,拖雷天然地與成吉思汗的「大營盤」(Urdu-yibuzurg,即大斡耳朵)和「大中軍」(Qul)有著更為密不可分的聯繫。

這個遺產按照我們現代倒過去考察主要包括兩部分,蒙古本土特別是包括了成吉思汗諸大斡耳朵和大多數千戶所在的地區;另外大部分千戶和拖雷(及其妻子子孫)存在一種身份法意義上的「領屬」關係——這種身份意義上的人身依附關係比起蒙古汗國的行政管理系統中的上下級關係雖然強度或短時期不及,但更加長遠和穩定並且更加私人化。

在成吉思汗去世(1227年8月)到窩闊台繼位(1229年7月)的2年左右時間內,拖雷以幼子身份留駐成吉思汗的大斡耳朵,行使漢語稱為「監國」的權力,換言之,這段時間他始終是蒙古帝國實際上的統治者。

窩闊台繼位的合法性的根本保證是父親生前要求其兄弟當面立下的推戴其為大汗的「文書」(khatt),這固然有習慣法上的效力,也被漢族傳統臣僚如耶律楚材等理解為「遺詔」,但在推舉窩闊台時候據說還40天不能議決,可見從監國的拖雷到新大汗窩闊台的權力交接過程並不順利,這個不順利就來自於拖雷系暗中的反彈。

這一衝突隨著窩闊台繼位以及拖雷暴死而暫停但沒有終止,拖雷的遺孀唆魯禾貼尼和他的兒子們仍然對上述遺產具有控制權或者至少對「中軍千戶」有著始終如一的影響力。這是造成了蒙古大汗之位最終回到了拖雷系的根本原因——拖雷系的合縱連橫、窩闊台系的四分五裂也都是相關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窩闊台即大汗位時,全體宗王曾立下過這樣的誓言:

直到那時,只要從窩闊台合罕諸子出來的,哪怕是一塊臭肉,如果將它包上草,牛不會吃那草,如果將它塗上油脂,狗不會瞧一眼那油脂,我們仍要接受他為汗,任何其他人都不得登上寶位。

到拖雷系掌控政權之後,這一條在《蒙古秘史》中卻弔詭地變成了:

窩闊台說:

如果今後我的子孫中出了儘管裹上草,牛也不吃,裹上油脂,狗也不吃的不肖子孫,出了麋鹿敢在他面前穿越,老鼠敢跟在後面走的無能子孫,那又怎麼辦?

成吉思汗的回答是:

窩闊台的子孫中如果出了即便裹上草,牛也不吃,即便裹上油脂,狗也不吃的不肖子孫,難道朕的子孫中連一個好的也不會有嗎?

一句對窩闊台系效忠的誓言「老母雞變鴨」,反而成了為大汗之位從窩闊台系轉入拖雷系背書的預言兼祖宗成法。

後來元朝和伊兒汗國都是拖雷系子孫為君,進一步強化了大汗之位轉入拖雷系的「合法性」。但是,窩闊台系的海都汗(窩闊台汗之孫、合失之子)後來一直和忽必烈爭雄,也算窩闊台系拖雷系汗位爭奪戰的餘韻流風 。


1206年,大宋宋開禧二年。那是一個春天,貴族們在斡難河召開大忽里勒台,諸王和群臣一邊喝著馬奶酒,一邊彈著馬頭琴,載歌載舞的為鐵木真上尊號「成吉思汗」。

草原上升起了不落的太陽,蒙古戰馬的嘶鳴聲即將響遍世界每一個角落,蒙古人也將走進一個從未曾想到的新時代。

短短几十年不到,蒙古軍隊已經滅國數十,勢力膨脹到俄羅斯草原和黃河以北,一個有史以來最為龐大的帝國即將形成。

然而,大蒙古國戰無不勝的外表之下,也有阿喀琉斯之踵,這就是他的汗位繼承製度:並沒有採取長子繼承製,而是沿用大忽里勒台選舉制度。

一方面是因為草原民族有「幼子守灶」的傳統。即其父在世時,長子成人結婚分出去居住,分得一部分財產和牲畜等,女兒出嫁也有相當數量的陪嫁。而其父親死後,由正妻所生的最小的兒子繼承財產,管理家務。史特拉的《史集》中記載:「蒙古自古的風俗,遣其諸長子居於外,分予財產、牲畜屬眾;其作則盡屬幼子。」

一方面是因為成吉思汗不是太喜歡長子朮赤。成吉思汗和妻子孛兒帖新婚不久,被敵人偷襲,孛兒帖被搶走之後強迫嫁給隔壁老王。雖然成吉思汗很快把隔壁老王撕碎,奪回妻子。

孛兒帖被搶回來的時候,已經肚子很大,因此朮赤的出生日期卻有點尷尬。儘管成吉思汗對外宣稱孛兒帖被搶走之前就已經懷孕,可是在1181年的時候,蒙古大夫們沒辦法做親子鑒定。

朮赤這個名字的意思就是客人,可見老成的心中還是有點疙瘩。

老成一共生了四個兒子,分別是朮赤、察合台、窩闊台和拖雷。這麼多兒子對外打架很猛,但是在繼承家業時,老成卻犯難了。當然,這也不怪他,今天,一套房子都能引起兄弟上法庭,何況老成打下的這麼大基業。

成吉思汗考慮來考慮去,失眠了一千零一夜之後,終於下定決心把汗位傳給三兒子窩闊台。

但他也沒虧待其他三個兒子,長子朮赤的封地,主要轄區是東起額爾齊斯河,西至多瑙河,南起高加索山的地區。

成吉思汗在封朮赤的時候,大手一揮,蒙古馬蹄能到哪,你的封地就到哪。後來的金帳汗國就是朮赤的封地。老二察合台,封地主要在天山南北。窩闊台呢,則領有額爾齊斯河上游和巴爾喀什湖以東地區。

至於拖雷,作為成吉思汗最喜歡的幼子,在成吉思汗死後,拖雷得到了成吉思汗的斡官帳。包括1227年蒙古軍隊總數12萬9000人中的10萬1千人都分給拖雷。這10萬1千人裡面的中軍1千人是成吉思汗的御前千戶。

此外,從斡難河(今蒙古鄂嫩河)、怯綠連河(今蒙古克魯倫河)和圖拉河上游到阿爾泰山的蒙古「根本之地」,都成為拖雷的屬地。

要武力有武力,要領地有領地,拖雷可以說是相當的流弊。

所以,成吉思汗死了之後,按照規定召開大忽里勒台,會上大家說要按照大汗遺願推選窩闊台繼承。然鵝,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窩闊台打仗不差,演戲也是老戲精,他在會上哭的稀里嘩啦,「哎呀,拖雷比我流弊,要不,這個大汗之位還是給他做吧。」

拖雷一看也愣了,特么的這是父汗的遺願啊,你不幹誰來干?

推三阻四一番之後,窩闊台只好表示,既然你們都要我干,那我就只好勉為其難的干。但是,你們都得一起發誓,發誓汗位以後只能在窩闊台家族流傳。

大家一看傻眼了,進圈套了,只好一起發誓:只要窩闊台家族還有一塊肉,哪怕是一塊臭肉,如果將它包上草,牛不會吃那草,如果將它塗上油脂,狗不會瞧一眼那油脂,我們仍要接受他為汗,任何其他人都不得登上寶位。

so,窩闊台順利登上汗位,吧啦吧啦,其他人只好磕頭稱臣。

窩闊台即汗位不久,就主持進攻徹底滅亡宿敵金國。得勝歸來時,窩闊台大汗再次發揮戲精特色,假裝病重不起,配合演戲的巫滿手指一掐,哎呀,大事不好,得有親兄弟代他去死。

機智的拖雷雖然表示早已看穿這一切,然而,他不死,難道大汗去死?

於是,拖雷喝完毒酒之後,窩闊台的身體順理成章地好了。

不過,拖雷娶了一個好老婆:唆魯禾帖尼,她在拖雷死後,韜光養晦忍辱負重,悄悄等待時局變化。

窩闊台這邊,他比老成還能生,一共有七個兒子,長子貴由,次子闊端,三子闊出,四子哈剌察兒,五子合失,六子合丹,七子滅里。其中,前五個兒子是正妻脫列哥那所生。

But,窩闊台的長子貴由腿腳有毛病,他最喜歡的是三子闊出因此,當闊出於1236年死於進攻南宋的前線後,窩闊台又愛屋及烏想把汗位傳給闊出的幼子失烈門

不過人算不如天算,窩闊台自己因為酗酒過度突然死了。他死之後,脫列哥那皇后迅速推翻他的決定,讓自己鍾愛的長子貴由繼承汗位。

自古以來,皇帝的壽命可以說是相當的重要,活得久可以把潛在的反對派都熬死,活的短,潛在的反對派就有可乘之機。

不幸地是,貴由僅僅幹了一年大汗就死了。在此前一年,手腕流弊的脫列哥那皇后也死了。

貴由死後,窩闊台家族陷入分裂,包括貴由兩個兒子,長子忽察與次子腦忽在內的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最有資格做大汗。

對於唆魯禾帖尼來說,窩闊台家族的不團結正是拖雷家族天賜的機會。一直對窩闊台家族不滿的朮赤家族和拖雷家族結成聯盟。朮赤家族支持拖雷的長子蒙哥繼位,蒙哥則同意金帳汗國變相獨立於大蒙古國之外。

嗯,後面的事情你就懂了,忽里勒台大會不遠的地方就駐紮有朮赤家族的十萬軍隊,來開大會的代表們,看看豐盈的賞賜,想想不遠處的刀光劍影。

想也不想,蒙哥汗,就是你了。

就這樣,成吉思汗的汗位在窩闊台家族手中轉了一圈後,徹底而且永遠地被拖雷家族抓住了。


其實,如果窩闊台一開始就決定把汗位傳給長子貴由的話,汗位就不可能轉移給拖雷兒子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窩闊台一生有個最喜歡的人和一個最不喜歡的人。

(窩闊台畫像)

他最喜歡的人,是他的六皇后脫列哥那,他在位期間,幾乎所有的政事都要和脫列哥那商量。在晚年的時候,他甚至乾脆把政事完全交給脫列哥那,自己專心一意喝酒嬉樂。

他最不喜歡的人,就是他與脫列哥那生的長子貴由。他把王儲之位給了他第三個兒子闊出(闊出的母親在歷史上沒有記載),而不是長子貴由;在組織西征的時候,他把統帥之位給朮赤的兒子拔都,副統帥之位給了老將軍速不台,就是不給貴由;當闊出在南宋戰場上戰死後,他又說要把汗位給闊出的兒子、他的孫子失烈門(那時候失烈門還是個小孩子),就是不給貴由。

一般都是「母以子貴」,或者「子以母貴」。像窩闊台這種,最喜歡母親,卻最不喜歡兒子的,在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窩闊台為什麼不喜歡貴由?史料上並沒有記載。根據史料進行分析,大約有三個原因:一是貴由長得比較瘦弱,不大像個強悍的蒙古男人。二是貴由有拘攣病。「拘攣」就是肌肉不由自主地收縮,關節經常不能自由活動。《靈樞·邪客》上有記載:「邪氣惡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則傷筋絡骨節機關,不得屈伸,故痀攣也。」三是貴由有些意氣用事,不夠大氣。

窩闊台喜歡母親,不喜歡兒子的糊塗政治表現,就造成他去世後,汗位繼承出現了變故。

窩闊台是酗酒猝死的(也有一種說法是窩闊台被六皇后脫列哥那,以及脫列哥那的寵臣兼情人奧都剌合蠻謀害的)。窩闊台去世之前,並沒有來得及把他說的,要立失烈門為王儲的話,寫成遺詔(有一種說法是,正因為窩闊台說了這句話,脫列哥那和奧都剌合蠻才把窩闊台謀害)。沒有遺詔,因此,脫列哥那就找宰相耶律楚材商量,說失烈門太小了,是不是立貴由為大汗。

耶律楚材是漢人思維,老皇帝說什麼就是什麼,絕對不能改,因此不同意。這時候奧都剌合蠻說,要不,就讓太后(脫列哥那)監國,等失烈門長大了再說。耶律楚材還是不同意。奧都剌合蠻怒視耶律楚材,脫列哥那也拂袖而去。

(脫列哥納劇照)

耶律楚材回去後,便一病不起去世。這樣,脫列哥那就名正言順監國。

史料記載,脫列哥那在監國的五年時間裡,政出多門,大肆揮霍國庫,造成朝政混亂,財政嚴重赤字,國家分崩離析。

照理說,脫列哥那在窩闊台時期就一直在處理政事,而且處理得不錯,讓窩闊台很滿意。她應該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為什麼單獨監國的時候,卻搞得這麼糟糕呢?原來,她監國的時候,幹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大肆賞賜宗王貴族。因為蒙古的汗位繼承是要選的,雖然老大汗確立了繼承人,但還要經過選的程序。因此,脫列哥那其實就是在「賄選」,希望大家能在大會上選他的兒子。

財政畢竟是有限的,要把錢拿出來,大肆「賄選」,錢就不夠。於是,脫列哥那就需要她的寵臣兼情人奧都剌合蠻幫她搜刮錢財。奧都剌合蠻是個色目商人,他讓脫列哥那採用「包稅制」,把全國的稅收交給他,由他來承包。接著,又讓脫列哥那給他許多空白的詔書,他自己填內容隨便發放。這樣一來,奧都剌合蠻就大肆搜刮,隨便發詔書,搞得民怨沸騰。

脫列哥那的願望終於實現了,五年以後,她如願以償在大會上幫她兒子貴由奪得大汗之位。

貴由得到汗位後,因為拔都沒有來參會,很不高興,借口西征,領兵攻打拔都。但是半道上,自己先去世了(去世的原因,有的說是和他爹一樣,酗酒過度猝死;也有的說是拔都派人下毒)。

貴由去世後,貴由的遺孀海迷失監國。海迷失為什麼要監國?因為國內有人呼籲把汗位還給失烈門。海迷失不願意,就效仿脫列哥納。海迷失是一個更沒有政事處理能力的人,她又信巫蠱,同時她的運氣也不好,連年災害。所以,整個國家的人都不滿。拔都便在這時候宣布,他要主持開會選大汗,他的候選人是蒙哥,蒙哥是拖雷的長子。

成吉思汗早就和大家盟誓,汗位必須在窩闊台的後人中傳遞,蒙哥是拖雷的後人,拔都為什麼敢以他為候選人呢?因為蒙哥雖然是拖雷的長子,但他又是窩闊台的養子。窩闊台的二皇后昂灰沒有兒子,就把蒙哥過繼過來當養子。因此,說蒙哥是窩闊台的兒子,也是說得過去的。

(蒙哥泥塑)

再加上拔都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作為後盾,而貴由的兒子忽察、腦忽、和忽三人,受他們母親亂政的影響,支持率又低,因此,在拔都的脅迫下,汗位就從窩闊台系,轉移到拖雷系。

我們假設五種情況:第一,如果當初窩闊台一開始就立長子貴由為繼承人;第二種,如果窩闊台立闊出為繼承人後,不讓脫列哥納干政;第三種,如果闊出去世,窩闊台回頭又立貴由為繼承人,而不是立一個小孫子失烈門;第四種,如果脫列哥納監國的時候不揮霍國庫討好蒙古宗王貴族,把國家搞亂;第五種,如果貴由去世後,海迷失不效仿脫列哥納監國,而是把汗位還給失烈門。只要有任何一種情況成立,是不是汗位就不可能從窩闊台系,轉移到拖雷系了呢?


窩闊台生前欲立闊出的長子失烈門為繼承人,但窩闊台死得太突然,失烈門年幼無法執政。第六皇妃乃馬真是個有政治野心的人,借著窩闊台的餘威,攝政長達五年之久。到了公元1246年,身心疲憊的乃馬真終於召開了忽里台選汗大會,大會一致推選貴由任新大汗。

貴由當上大汗、大權在握以後,野心勃勃要征服更多的地方。但是貴由雄心很大身子骨卻不爭氣,公元1248年初春,當他率軍西進時,突發疾病死亡。貴由中年病死,在位時間不到三年,掌權時間太短,在蒙古帝國歷史上是個過渡性的大汗。貴由的死使蒙古帝國的大汗位又出現了真空,此時,拖雷的長子蒙哥,正當中年,也有軍功,而且拖雷系佔據著帝國最大的封地和最多的軍隊,對大汗之位早就有了野心。

於是一場成吉思汗後裔間,爭奪大汗位的鬥爭拉開了序幕。這場鬥爭很快就演變成帝國兩大政治集團之間的殊死較量,鬥爭的一方是朮赤和拖雷系聯盟,另一方是窩闊台和察合台系聯盟,最終蒙哥依託著強大的實力,戰勝對手,當上了蒙古帝國的第四任大汗,而競爭對手卻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報復。大汗位從此由窩闊台系傳到拖雷系。


窩闊台死後是他的兒子貴由繼承了汗位,貴由死後才是托雷的兒子蒙哥當上了蒙古大汗。

至於貴由死後為什麼蒙哥能當上可汗,原因主要就兩方面。

一、蒙古人有「幼子守灶」的傳統,成吉思汗死後四子托雷繼承了他大部分遺產,那麼自然托雷的兒子們的勢力也都很大。

二、赤朮兒子拔都是蒙古諸王中勢力最大的,而他一向與貴由不合,所以拔都不會支持貴由的兒子稱汗。

所以在貴由死後,以拔都為首的赤朮系諸王和以蒙哥為首的托雷系諸王,在拔都的地盤召開了庫里台大會,共同推舉了蒙哥稱汗。其他蒙古諸王因為忌憚蒙哥和拔都的實力,所以只能服從。

但是也就是從蒙哥繼任蒙古大汗後,蒙古帝國開始走向了分裂,到元太祖忽必烈時,蒙古帝國已經徹底分裂成五個獨立的政權了。


蒙古帝國可汗. 成吉思汗的第三個兒子是窩闊台,在成吉思汗出世後,窩闊台繼承了王位,即位後開始管理整個蒙古。由於窩闊台嗜酒成性,又沉溺美色,沒多久就因酗酒而死亡,他是蒙古繼位時間最短的。窩闊台死後,是他的弟弟拖雷的兒子蒙哥繼承了王位,成就了一方霸業。窩闊台的兒子為什麼沒有繼承王位呢?窩闊台的突然死亡也沒有立下遺囑,忽必然蒙哥的繼位是多個派別鬥爭,但蒙哥以他弟弟忽必烈手中掌握兵權,和自巳立下赫赫的戰功,誰也動不了他,只怪失烈門年小與王位無緣份,所以窩闊台的兒子並沒有繼承到王位。蒙哥本來是成吉思汗的第四個兒子拖雷的兒子,窩闊台繼位後,將拖雷的兒子蒙哥收為養子,蒙哥天生喜歡打仗,跟在窩闊台台身邊南征北戰多年,立了不少戰功。

在蒙哥繼位後,厲精圖治,治理國家。可是窩闊台的繼承人蒙哥在攻打南宋的時候突然病逝,他也沒立下繼承人,最後導致弟弟忽必『烈和阿里長達五年的內戰,蒙古帝國的分裂就從此開始。


窩闊台的大兒子貴由也繼承了汗位,只不過在位很短,蒙古人作為游牧民族,繼承製度沒有中原人規矩。一般推崇強者繼位,加上特有的幼子守產的傳統,成吉思汗留給拖雷家大部分領地和軍隊。所以拖雷家實力比較強,進入中原後,蒙古人也在學習漢文化,所以也接受了父死子繼的中原傳統,因此拖雷家族能守住汗位。元朝皇位繼承一直在傳統和漢文化中搖擺,導致政局不穩,也是元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的。鐵木真把汗位傳給了窩闊台,但是按照蒙古人的習俗,嫡出的幼子繼承父親的軍隊和財產,所以鐵木真的嫡出幼子托雷才是真正的有實力,而且托雷具有法統繼承權,而窩闊台雖然繼任大汗,但是軍力是不如托雷的。所以窩闊台兒子貴由即位之後,根基根本不能和托雷的兒子們抗衡,托雷的兒子個個都不是善茬,蒙哥汗,忽必烈汗,旭烈兀汗,還有在與忽必烈汗鬥爭中的幼子阿里不哥,個個都是厲害的人物


謝謝邀請;蒙古人有「幼子守灶「的習俗,拖雷是幼子,順理成章的取得了大量的土地、人口、和財產,這就為拖雷在後來的宗族內部爭鬥權力中掌握了物質基礎,由於有強大的物質基礎支撐,拖雷在爭權中就獲得勝利,王位的繼承權自然就落在自己兒子的身上。


因為蒙古帝國的規矩是大汗由忽里台大會選舉,而不是父死子繼或兄終弟及。一直到蒙哥汗死後,忽里台大會選出阿里不哥繼承汗位,忽必烈在漢人的支持下發動叛亂殺了阿里不哥,火燒了蒙古帝國首都哈拉和林,並永遠解散了忽里台大會,並實行漢制,建立了元朝。元朝實行漢制,就包括了父死子繼的繼承製度。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