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通訊公佈的業績顯示,2018年營收減少超兩成,淨利潤爲虧損69.83億元,不過其預計今年一季度的淨利潤爲8億-12億元,並寄望在5G時代實現復興,柏穎科技認爲考慮到其通信設備與手機業務均受壓的情況下,要復興並不容易。

  通信設備業務備受擠壓

  全球通信設備市場經過多年的競爭,形成了如今的華爲、諾基亞、愛立信、中興等四大通信設備商,隨着市場格局的穩定,本來對於中興來說至少在即將到來的5G繁榮期會有一席之地,畢竟運營商並不希望有一兩個通信設備商壟斷市場,這對於實力較小的中興來說,本來是一個機會。

  不過隨着三星在通信設備市場的崛起,實力最弱的中興正成爲最大的受害者。由於衆所周知的原因,華爲、中興等中國通信設備商難以進入的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市場爲三星提供了機會,而三星也主動抓住這個機會,除了它自己積極投入資源發展通信設備業務之外,還通過與日本NEC等設備商建立合資公司的方式增強其5G設備研發實力並幫助它進入日本市場,由此在去年三星已超越中興通訊成爲全球第四大通信設備商。

  在歐洲市場,最爲強勢的無疑是華爲,而歐洲市場爲愛立信、諾基亞的本土市場,再加上如今蒸蒸日上的三星已在英國市場打開局面,中興在這個市場同樣越來越難有所作爲。在這樣的情況下,中興通訊未來要拓展海外市場的難度只會越來越大,其要取得復興將主要靠國內市場。

  在國內市場,中興通訊同樣不容樂觀,中國最大的運營商公佈的首筆5G設備訂單顯示,其500個5G基站中有半數給了華爲,愛立信獲得了110個5G基站訂單,中興位居第三僅獲80個5G基站訂單,隨後的還有諾基亞和大唐各30個5G基站訂單,顯示出中興通訊不僅遠不如華爲,甚至不如外資通信設備企業愛立信,而緊隨其後的諾基亞在國內有合資企業上海貝爾對它同樣是威脅,要在國內5G設備市場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並不容易。

  中興手機業務已無優勢

  中興手機曾做到國產手機第一名,2012年也曾進入全球前五名,佔中興整體營收的比例曾達到三分之一強,這是中興手機曾創下的輝煌,但是在隨後國內手機市場的變局中它卻日漸被邊緣化。

  2011年小米以互聯網營銷崛起,至2014年三季度奪得了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第一名,這也是國產手機品牌首次在國內市場奪得第一名。在小米的影響下,華爲迅速學習了小米的互聯網營銷模式推出了互聯網品牌榮耀;隨後國內手機市場開始擺脫對運營商渠道的依賴,OPPO和vivo則成爲這輪變革的受益者,最終形成了如今國產手機品牌華米歐維的新國產四大。

  在這個過程中,原國產四大中華酷聯僅有華爲成爲抓住了變革的機遇,並進一步發展壯大,至如今華爲已遙遙領先其他國產手機品牌,在全球市場超越蘋果已板上釘釘,趕超三星的目標也有望實現,而中興則日漸衰落。2018年的數據顯示,中興不入前十,相比起當初的輝煌無疑讓人唏噓。

  據中興通訊公佈的業績顯示,2018年負責手機業務的消費者業務營收爲192.1億元,同比下滑超過四成;相比之下同年華爲手機的營收爲3489億元小米手機的營收也有1138億元,而且兩者的營收同比均增長超過四成。

  目前中興手機出貨量主要是在海外市場完成的,其中一大市場是美國市場,不過去年由於衆所周知的原因其手機業務已遭受挫折,而在其他海外市場則日漸受到國產手機品牌華米歐維的擠壓,華米歐維四大國產手機品牌在國內市場取得優勢後已將拓展海外市場作爲重要目標,這不免讓人擔憂中興手機的未來。

  綜上所述,對於中興通訊來說,無論是通信設備業務還是手機業務,它未來的前景均不容樂觀,即使5G時代能爲它帶來一定的機會,但是衆強環伺,5G恐怕也難以爲它帶來太大的機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