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突破芯片技術封鎖!中國公司“喜提”兩颱核心機器,價值12億)

近日,武漢天河機場迎來瞭一箱比黃金還要貴重的進口設備!

據cnBeta、環球網、快科技等多傢媒體證實,長江存儲從荷蘭阿斯麥(ASML)公司訂購的一颱光刻機已抵達武漢。這颱光刻機價值高達7200萬美元,約閤人民幣4.6億元。

另據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n Review)上週報道,中芯國際也嚮阿斯麥下單瞭一颱價值高達1.2億美元的EUV(極紫外綫)光刻機。這颱機器預計將於2019年初交貨。

突破芯片技術封鎖 中國公司購兩颱核心機器價值12億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荷蘭當地媒體《埃因霍溫經濟報》也證實瞭上述消息。

從飛利浦獨立齣來的阿斯麥公司在高端光刻機領域佔據瞭全球90%的市場份額。光刻機(又稱曝光機)是生産大規模集成電路的核心設備,對芯片工藝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突破芯片技術封鎖 中國公司購兩颱核心機器價值12億▲法國研究所暗室中的小型曝光機(圖片來源:維基百科guillom)

如今,中國兩傢企業先後訂購瞭兩颱高端光刻機,總價值約12.3億元人民幣。據日經亞洲評論報道,阿斯麥公司有關人士否認有媒體關於“高端光刻機對中國大陸禁運”的傳聞,強調對中國大陸客戶一視同仁。

此外,阿斯麥公司接受中芯國際訂單的時間點是在今年4月中興通訊遭遇美國製裁之後。

長江存儲迎來第一颱光刻機

2016年,紫光集團與國傢集成電路産業投資基金、湖北科投等閤資成立瞭長江存儲,註冊資本額為人民幣386億元。長江存儲公司是中國高端芯片聯盟發起單位之一,被寄望推動中國半導體産業自主研發。

突破芯片技術封鎖 中國公司購兩颱核心機器價值12億▲長江存儲官網宣傳片截圖

據快科技等報道,長江存儲訂購的這颱光刻機採用193nm沉浸式設計,可生産20-14nm工藝的3D NAND閃存晶圓,售價達7200萬美元,約閤人民幣4.6億元。

目前,該機已經運抵武漢天河機場,相關入境手續辦理完畢後,即可運至長江存儲的工廠。

根據官網資料,2016年底,國傢存儲器基地項目(一期)一號生産和動力廠房在武漢正式開工建設,2017年9月底提前封頂,2018年4月5日首批價值400萬美元的精密儀器進場安裝。

突破芯片技術封鎖 中國公司購兩颱核心機器價值12億▲國傢存儲器基地項目芯片生産機安裝儀式(圖片來源:長江存儲官網)

目前,長江存儲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32層堆疊3D NAND閃存已經開始試産,不少産業鏈企業都拿到瞭樣片測試,預計今年第四季度量産。同時,長江存儲還在推進64層堆疊3D閃存,力爭2019年底實現規模量産,將與世界領先水平差距縮短到2年之內。

中芯國際進軍“7納米”時代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2000年成立的中芯國際(SMIC)總部位於上海。在港股上市的中芯國際據稱是中國大陸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芯片製造企業之一。

據日經亞洲評論報道,盡管中芯國際在這一市場仍落後於市場領先者兩至三代技術,但是購買到目前世界最先進的EUV光刻機,彰顯瞭其努力追趕的決心。

突破芯片技術封鎖 中國公司購兩颱核心機器價值12億▲阿斯麥官網産品示意圖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瞭解到,EUV是目前世界上最昂貴也是最先進的芯片生産工具。小於5納米的芯片晶圓,目前隻能用EUV光刻機生産。三星電子和颱積電目前正競爭生産7納米工藝技術芯片,這兩傢都訂購瞭阿斯麥公司的EUV光刻機。

中芯國際這次引進的EUV光刻機預計將於2019年初交付。而在2017年3月,中芯國際宣佈將進軍7納米工藝技術的研發。

有芯片行業高管錶示,

“購買這樣的機器雖然不能保證100%成功,但這至少顯示瞭中芯國際自主研發的決心和動力。”

光學研究機構人士錶示,

“這颱光刻機一旦安裝完成,將會極大縮短工藝時長,並且讓廠商有能力嘗試生産更復雜的高精度芯片。”

突破芯片技術封鎖 中國公司購兩颱核心機器價值12億▲圖片來源:攝圖網 (圖文無關)

中芯國際2017年淨利潤為1.264億美元,幾乎全部用於這颱光刻機的訂購瞭。2018年一季度,中芯國際淨利潤為2937萬美元。

中芯國際聯閤首席執行官趙海軍在5月10日的財報電話會議上稱,該公司將2018年芯片生産的全年資本支齣從19億美元上調至23億美元。

突破芯片技術封鎖 中國公司購兩颱核心機器價值12億

光刻機:摩爾定律“守護神”

那麼,這種無比金貴的光刻機,到底有什麼樣神奇的魔力呢?

光刻機是生産大規模集成電路的核心設備,製造和維護需要高度的光學和電子工業基礎,世界上隻有少數廠傢掌握。因此光刻機的價格昂貴,通常在3000萬至5億美元不等。

目前,雖然尼康、佳能等對手都在勉力競爭,但是阿斯麥公司掌握瞭90%以上的高端光刻機市場份額。最新的兩代高端光刻機領域,即浸入式(Immersion)和極紫外綫式(EUV)光刻機,全部由阿斯麥掌握核心技術。

突破芯片技術封鎖 中國公司購兩颱核心機器價值12億

▲刻蝕後的晶圓(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光刻機的作用是掃描曝光芯片晶圓,刻蝕集成電路。精度越高的光刻機,能生産齣納米尺寸更小,功能更強大的芯片。

目前,蘋果iPhone X和iPhone 8係列的核心處理器芯片,採用瞭颱積電的10納米工藝技術,而今年即將推齣的新款iPhone將使用7納米工藝技術。阿斯麥的EUV光刻機,則能生産齣5納米工藝級彆的芯片。

因此,阿斯麥的光刻機甚至被稱為“摩爾定律”的守護神。眾所周知,摩爾定律是指每隔兩年左右一個芯片上的晶體管數量將翻一番,因此芯片的性能將相應提高。

隨著芯片麵積越來越小,很多人開始擔心1965年提齣的摩爾定律將要失效。但是光刻機的更新換代,卻還在將芯片工藝推嚮極緻,大體上維持著摩爾定律。

突破芯片技術封鎖 中國公司購兩颱核心機器價值12億

阿斯麥看好中國大陸市場

《瓦森納協定》是一項由40個國傢簽署的協定,限製締約國嚮非締約國齣售敏感性高科技技術。

此前曾有一種說法,認為最高端的光刻機技術受到《瓦森納協定》影響,被禁止嚮中國大陸齣售。然而,阿斯麥公司發言人嚮日經新聞駁斥瞭這一傳聞。

該發言人錶示,阿斯麥公司對全球各地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客戶一視同仁,對中國大陸晶圓廠商的齣口不受《瓦森納協定》等任何限製。

突破芯片技術封鎖 中國公司購兩颱核心機器價值12億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圖文無關)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瞭解到,阿斯麥中國區總裁金泳璿曾經錶示過,産能和研發週期纔是製約阿斯麥供貨數量的關鍵。在2018-2019年間,阿斯麥公司看好中國大陸地區芯片生産規模迅速擴大。

2017年10月,在接受中國颱灣地區半導體行業媒體數碼時報(DigiTimes)採訪時,金泳璿錶示,

“中國大陸的晶圓廠與其他所有客戶,於 ASML而言都是一視同仁的,隻要是確認訂單, EUV要進口到中國大陸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由於 EUV零組件多達5萬多個部件,從客戶下單到正式交貨,交期約21個月,這個情況,對每個客戶都是完全一緻的。

我們對中國大陸客戶裝入其第一颱 EUV光刻機,抱持樂觀的期待。同時認為一旦一傢中國大陸客戶採用,其他客戶也會快速跟進。”

ASML預期,中國光刻機市場規模具30億歐元潛力。由於中國晶圓廠2018-2019年持續投入資本擴充産能, ASML 2018年銷售很可能創下中國區銷售新高,而2019年也會持續呈現更明顯的跳躍式增長。

突破芯片技術封鎖 中國公司購兩颱核心機器價值12億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阿斯麥2017年營收高達90.5億歐元,淨利潤21.2億元。2018年一季報顯示,2018年阿斯麥銷售依然強勁,今年一季度達22.9億歐元,淨利潤5.4億歐元。

突破芯片技術封鎖 中國公司購兩颱核心機器價值12億

而在最近一年的時間內,阿斯麥在美國納斯達剋的股價纍計漲幅達到47.3%。

每經編輯 鄭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