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最近幾年戰爭題材和中國英雄電影在中國電影市場中異軍突起,尤其關於中國特種兵、中國武警等主題的,更是特別受歡迎,我覺得這和國家想要宣揚中國軍事力量的主流思想很契合有一定關係。其中,最火的應該就是吳京自導自演的電影《戰狼2》了。

從票房上看:

票房和口碑就是最好的說明。按照票房的金額大概可以估算出來應該有1.4億左右人到電影院看過,再加上網路播放的次數也高達3.6億次,一共將近5億人次。將近三分之一的中國人看過電影,當然這個數也只是估算的,但是至少證明瞭吳京的這次嘗試和突破以及主題的選定是特別成功的。

電影《湄公河行動》的票房是11.85億元,也很不錯。網路播放的次數大概在2200多萬次。

從豆瓣評分上來看:

電影《戰狼》第一部和第二部的豆瓣評分分別是6.8和7.4分。

電影《湄公河行動》豆瓣評分8分;

豆瓣評分只是側面的參考,而且見仁見智,一千人還有一個哈姆雷特呢,何況是播放量如此高的兩部電影呢。雖然兩部電影的分數都不算太高,但是評價整體都不錯。總有那麼一羣人,看什麼都不對,看什麼都否定,從來都是站在對立面思考,美國的好萊塢硬漢電影就去捧臭腳,中國自己風格的英雄電影就嗤之以鼻。當然了,我個人覺得《戰狼2》也有不太好大部分,比如個人英雄主義有點過了。我們看的就是熱血劇情,電影總會有些誇大和不真實的成分,這部分就是現實的藝術升華,把所有的點集中爆發看點才足。

從獲獎及提名情況:

兩部電影幾乎是不相上下。

從個人觀影感受上:

電影《戰狼2》是承接第一部《戰狼》的故事,劇情很簡單,唯一讓我稍微不能理解的就是非洲的恐怖分子哐哐哐就是打?不分原因就是打?他們不就是為了奪取政權嘛?把老百姓都殺沒了對他們貌似也沒啥好處吧?富少爺兵張翰的轉變雖然讓人側目,但他能活到最後真的也就只是在電影中了。真實的戰場上,武力懸殊差距如此之大,他們根本不可能活下來。而且明明之前都能夠攻下整個廠子,卻意外的突然收兵了。結果僱傭兵頭子回去就把僱傭自己的老大殺了,如果他已經動了殺死老大的想法為啥要聽他的話回去呢?最後中國航母發射的導彈難道不怕殺了也在那個區域的冷鋒他們?

公安特警受公安部部長之命到湄公河執行任務,臥底、毒梟、境外作戰,這些都是戰爭題材電影慣用的素材,很受用,張涵予和彭于晏打造中國硬漢影響,雖然他們不像吳京是打星出身,但《湄公河行動》與《戰狼2》很大的不同時,講的是故事情節發展,不是一個人猛打。

綜合比較了諸多方面,數字和指數不一定能夠代表兩個電影在每個人心理的分數。如果讓我比較兩個電影打分的話,《戰狼2》9.2分,《湄公河行動》9分,兩個差距不大。


繼這部《湄公河行動》主旋律電影火爆全屏之後,大家對於主旋律電影有了很大的熱情,茶餘飯後的談資怎能少了《戰狼》。《戰狼》是吳京自導自演的作品,那句「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讓多少人燃起保家衛國的夢想!

《戰狼2》的拍攝場面更加宏大,動作戲依舊連貫。開篇使用大航拍拍攝廣闊的海面,在3d視效下,風景盡收眼底。幾分鐘的水下打鬥相當精彩,據說請來了《加勒比海盜》的水下攝影團隊哦;另外,爆炸戲、槍戰接連不斷,據說,劇組一共炸了100輛車,兩輛20噸的等比例坦克模型和一架飛機模型,動作場面均是實拍,受傷自然在所難免,但可見導演和演員們的認真程度。講真,這些效果呈現在大熒幕上,真的是爽爆了!

最好看的戲莫過於在華資工廠一段,冷鋒(吳京飾)、何建國("達康書記"吳剛飾)、富二代卓亦凡(張翰飾)三人聯手與敵軍發生的坦克漂流大作戰。這一段充分顯示了導演和編劇及製作團隊豐富的想像力。鏡頭在坦克逼仄的空間(多用中近景、特寫)和大全景之間來回切換,剪輯利落流暢,極大地衝擊著視覺,觀眾的心多次被吊起又放下,尿點全無。可以說,這場坦克戰的設計別具匠心,拍攝所呈現出的空間變化極具節奏感。啊,我已經不願多劇透了,感興趣就快去看吧!

總的來說,無論是在製作還是編劇手法上,《戰狼2》都在沖著好萊塢大片的標配昂揚前進。其大玩坦克漂移、無人機突襲、直升機墜落、水下肉搏,軍艦導彈發射,小高潮迭起,大高潮振奮。感情戲來得恰到好處,去得悄無聲息,不搶戲更不脫戲。搭配非洲叛亂這一國際化的視角,冷鋒以身作則,站在交戰中心呼喚世界和平,彰顯我國國際影響力,小細胞都跟著抖擻了!

同第一部"最後一分鐘的決鬥"一樣,近結尾處吳京照樣和反派小頭頭來了段貼身肉搏,不過演員由美劇男星弗蘭克·格里羅替換了上一部斯金特·阿金斯的同質戲份。精彩倒是精彩,但明顯不及第一部,最後的決鬥,吳京的致勝絕招顯然沒有第一部來得出奇制勝,始料不及。

但難得的是,《戰狼2》和第一部保持了風格上的完美統一,但不能簡單看作是第一部的翻版,僅從更加國際化的故事背景和更加好萊塢式的節奏掌控便能看出,兩者不可被看做同一事物的A/B兩面。


兩部都是良心製作,實不忍比較,但是非要較高低的話顯然戰狼2更勝一籌,從傳達主旋律的手法上讓人更有認同感,因為是通過非洲兄弟傳達的,比自誇更自然。人物情感比較豐滿,劇情緊湊,場面更刺激,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擺脫了同類型中國影片的弊病,那就是最後反派總是能起來給上一槍,用主角兒愛人,兄弟或好友的死賺眼淚,結果往往讓人感覺不舒服,這一毛病戰狼1和湄公河都有,實在是反感的不行,這部電影就自信的多了,快意恩仇,皆大歡喜,可以成為里程碑似的作品。


這要怎麼看了。

1、票房上《戰狼2》要勝好幾籌。《戰狼2》的票房累計56億,《湄公河行動》累計11億。

2、背景上:《戰狼2》有原南京軍區支持。《湄公河行動》有公安部支持。

3、戰鬥指數上:《戰狼2》對抗的是西方僱傭軍,《湄公河行動》對抗的是東南亞販毒分子。

4、評分上:豆瓣上《戰狼2》是7.3;《湄公河行動》是8.0.

5、真實性上:《戰狼2》只是根據撤僑行動,並無吳京飾演的退役特種兵單槍匹馬對抗特種兵,中國軍艦也沒有開炮;《湄公河行動》真的有警察臥底,雖然電影中有藝術誇張,但基本遵循了真實事件。

綜合考量,《湄公河行動》更勝一籌。


《戰狼2》真是太好看、太好看、太好看了啊!

重要的事情,不是得說三遍?(摳手)

好看到什麼程度呢?這麼說吧,就連一向被損演技不咋滴的張翰在裡面都顯得更帥更萌了呢!

小編趕在昨晚第一場去看的。一進廳裏,嚯!即使空調很足也顯得熱氣騰騰熱情高漲熱火朝天——人太多了啊。足見第一部《戰狼》積聚了不少粉絲!

戰狼2

Wolf Warriors Ⅱ

相比於第一部,《戰狼2》的確是更好看的。在沿襲了第一部中外合資(演員團體)的特點以外,續集顯得更任性了,因為它加入了更多的國際友人,甚至乾脆將拍攝場地完全轉移到國外,美麗的非洲大草原。就像影片人物提到的,一個美麗而充滿苦難的地方,世界文明發祥地之一。

可以看出,有了第一部的成功作為底氣,《戰狼2》與時俱進,有了更大的國際化視野。

因為,《戰狼2》裏,冷鋒(吳京飾)捲入了非洲的武裝軍事反叛!

作為第一部的續集,《戰狼2》在內容上並沒有承襲第一部多少。首先在人物上,余男飾演的龍小雲就退居主要故事之外,因為她已經......死了。是不是有點猝不及防?小編也是,

第二部就是沖著他倆的虐狗戲來的啊!編劇如此交代:龍小雲在非洲執行任務時,以身殉國。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在第一部片尾,龍小雲冷鋒兩人才剛剛由曖昧轉入更曖昧的階段,轉眼到了第二部,龍小雲就這麼掛了?說好的「愛情有點甜呢」?

可能余男的檔期有點緊......

但是你別急,第二部裏依舊有鐵漢柔情,不然老是這麼打打打的,雖然也能好看,但總感覺缺點啥。身為編劇之一,吳京又給自己安排了一個美女搭檔——港星盧靖姍,兩人同甘苦共患難,在朝夕相處中慢慢觸電。說實在的,她和吳京的CP感不輸余男嘛。

請不要因此責怪冷鋒怎麼這麼快就能移情別戀,因為,冷鋒這次來到非洲,並且攤上大事兒,就是為了查出殺害龍小雲的兇手,為她報仇。

而能幫助他查出兇手的唯一一條線索就是,他脖子上掛著的那顆漂亮子彈。

《戰狼2》首先給第一部補了條尾巴,就是冷鋒一行4人將分隊長俞飛(被僱傭兵殺死)的骨灰送回老家,正好趕上地方惡霸要強拆俞飛家的房子並且威脅俞飛家人,同時對冷鋒出言不遜。冷鋒心灰意冷,氣不過,出手致其死亡。這就被摘了軍章,成了一屆普通中國公民。再加上得知龍小雲葬命非洲,冷鋒遂來到此地,認了個乾兒子,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藉此麻痹自己的神經。

其實他來非洲的主要原因,其實還是為龍小雲報仇。

兩者雖顯然都是為家國情懷以及國家主旋律服務高歌,故事很簡單,動作戲接二連三,但和第一部有所不同的是,《戰狼2》中,是冷鋒主動要求入險境,與僱傭兵及反叛軍沐浴槍林彈雨,貼身肉搏;第一部則是被迫與僱傭兵決一死戰。

相同的是,這一部仍然大大突出了吳京的主角光環。國際化的敘事背景下,冷鋒處在一個更加艱難的境地:中國海軍礙於國際關係,不能出兵援助冷鋒救出中國僑民,只能讓其孤身作戰。沒有了熟悉的戰友,外加環境陌生,面對的敵人更加龐大、冷血、強悍,冷鋒能光榮完成任務嗎?

當然能啦。小編甚至覺得,《戰狼2》開頭,冷鋒因出手殺人被革除軍職的設計,實在是有點畫蛇添足,不過看到後頭我就有點明白了,大概是為了更加突出吳京的主角光環吧——沒有軍裝庇護,中國海軍缺了名正言順支助他的理由,吳京的才幹被極大地放大了。

當然這都不是重點。我在開頭感嘆過《戰狼2》的好看,好看在哪裡呢?

演員陣容好看。拋開劇組中有26個國家的人參與進來之外,這一部邀請了經常在美劇中飾演大反派的大帥哥弗蘭克·格里羅加入,有達康書記(吳剛)加入,有不算鮮肉的小臘肉張翰加入,有美女盧靖姍,更有密密麻麻的非洲黑夥伴們加入,異域風情更加濃厚。這羣「不管遭遇多少戰火,瘟疫,暴行,只要你給他們一堆火,他們就能跳起來」的黑人夥伴,為第二部帶入了不少的煙火氣和溫情的笑點。即使據我目測,《戰狼2》有六成以上都是在打打殺殺。

《戰狼2》的拍攝場面更加宏大,動作戲依舊連貫。開篇使用大航拍拍攝廣闊的海面,在3d視效下,風景盡收眼底。幾分鐘的水下打鬥相當精彩,據說請來了《加勒比海盜》的水下攝影團隊哦;另外,爆炸戲、槍戰接連不斷,據說,劇組一共炸了100輛車,兩輛20噸的等比例坦克模型和一架飛機模型,動作場面均是實拍,受傷自然在所難免,但可見導演和演員們的認真程度。講真,這些效果呈現在大熒幕上,真的是爽爆了!

最好看的戲莫過於在華資工廠一段,冷鋒(吳京 飾)、何建國(「達康書記」吳剛 飾)、富二代卓亦凡(張翰 飾)三人聯手與敵軍發生的坦克漂流大作戰。這一段充分顯示了導演和編劇及製作團隊豐富的想像力。鏡頭在坦克逼仄的空間(多用中近景、特寫)和大全景之間來回切換,剪輯利落流暢,極大地衝擊著視覺,觀眾的心多次被吊起又放下,尿點全無。可以說,這場坦克戰的設計別具匠心,拍攝所呈現出的空間變化極具節奏感。啊,我已經不願多劇透了,感興趣就快去看吧!

總的來說,無論是在製作還是編劇手法上,《戰狼2》都在沖著好萊塢大片的標配昂揚前進。其大玩坦克漂移、無人機突襲、直升機墜落、水下肉搏,軍艦導彈發射,小高潮迭起,大高潮振奮。感情戲來得恰到好處,去得悄無聲息,不搶戲更不脫戲。搭配非洲叛亂這一國際化的視角,冷鋒以身作則,站在交戰中心呼喚世界和平,彰顯我國國際影響力,小細胞都跟著抖擻了!

同第一部「最後一分鐘的決鬥」一樣,近結尾處吳京照樣和反派小頭頭來了段貼身肉搏,不過演員由美劇男星弗蘭克·格里羅替換了上一部斯金特·阿金斯的同質戲份。精彩倒是精彩,但明顯不及第一部,最後的決鬥,吳京的致勝絕招顯然沒有第一部來得出奇制勝,始料不及。

但難得的是,《戰狼2》和第一部保持了風格上的完美統一,但不能簡單看作是第一部的翻版,僅從更加國際化的故事背景和更加好萊塢式的節奏掌控便能看出,兩者不可被看做同一事物的A/B兩面。

片尾那個彩蛋就讓我特別感慨了:《戰狼3》拍攝進行時,難道冷鋒為了一個女人,還要奮鬥第三季?


《湄公河行動》在整部影片中,最令我動容的是結局,最令我唏噓的是感情。影片中出現了,愛情(這個情節促使了方新武堅決剿滅毒販的信念,促使他到金三角),超越了血緣、生死的戰友情、親情……然而我認為最重要的親情。這部戲演員陣容出彩之處,就是,即使是在劇情如此緊湊中,可以說每一個出場的人物都體現了鮮明的個性,即使是配角也不容得觀眾忽視。而且顏值都很好,而且特別能體現個性。

裡面還有許多外國演員,也是很出彩的表演,包括語言。

《戰狼2》如果說吳京的第一部《戰狼》是凸顯個人英雄主義的小情調,那第二部《戰狼》,則是彰顯了愛國主義的大情懷,這種情懷的上升並不難,難的是,在上升到這種格局之後,仍然能給你帶來「燃到爆」的觀影體驗。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電影,任何好電影,為了劇情需要,在藝術化過程裏都有穿幫、不合邏輯的可能和妥協。在我看來《戰狼2》最值得誇獎的地方,不是他做的多好,而是明明他在劇情,故事等方面有一些瑕疵,有一些不足,但是觀眾在觀影時,沒有尷尬的感覺,他的故事推動,讓完全讓你投入到關注他閃光點上,從而弱化了它的不足,這是一部成功電影最重要的一點,讓觀眾忘記了挑刺。

兩者各有千秋,雖然湄公河行動的票房沒有戰狼2這麼輝煌,但這兩部確實都是國產電影中的良心製作。

戰狼一直是和僱傭兵和軍事武裝打,湄公河行動是和毒販打,當然戰狼更厲害,這兩部電影都是國家形象的提現,對比對外抓捕,出兵撤喬,更是彰顯國家是人民的依靠和國家實力的提現。情節上警匪題材的湄公河要比戰狼優秀,但是作為動作片,戰狼堪稱國內經典


看過一個訪談吧!噴子說冷鋒一個人打十幾個,真的真的厲害嗎?這科學嗎?吳京說:史泰龍一個人幹掉一個師就行,就科學。冷鋒一個人打十幾個就不行?就不科學?那你去美國吧!噴子說你中彈那麼多還能打能跳,還能再假點嗎?美國人挨一槍能打能跳半小時,中國人挨一槍就得死啊?那你去申請美國護照吧。他說冷鋒就是打不死的,中國軍魂就是打不死的。美國英雄式人物太多了,中國從此也有了一個,他叫:冷鋒。


各有千秋!

都有缺點,也有優

沒什麼可比,

粉絲們蘿蔔鹹菜各有所愛


這兩部電影我都看過,湄公河行動線下看的,兩邊以上,一部好的電影每看一次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戰狼我是在影院看的。

兩部電影有個共同點,都展示國家人民生命財產受到威脅時的反應和措施。

相對來說,湄公河行動和戰狼又有一個很大的區別。戰狼裡面有下面一些辭彙:主觀,個人英雄。而湄公河故事劇情相對來說比較客觀。

當然兩部電影這樣子的架構並沒有誰優誰劣,因為電影就是電影,電影的存在就是人們喜歡看故事,喜歡看場面,喜歡色彩斑斕的視覺特效。

取決於觀眾個人,他的喜好是什麼樣的。

而我,這兩部電影我都喜歡,他們都各有各的精彩。

至少這兩部電影在我心裏面的地位比建軍大業好。(題外話??????)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