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2017-09-29書單狗書單來了

狗生之年,

書單狗一定要嘗試一下隱居的生活。

01《瓦爾登湖》

梭羅

豆瓣評分:8.4(21137人評價)

念過哈佛大學的梭羅,在28歲的時候,拋下了一切,跑到了瓦爾登湖旁隱居。

這本書記錄的就是,他獨自在瓦爾登湖,度過的兩年零兩個月的美好時光。

在這段隱居時光里,他憑藉著最原始的力量,用自己的雙手建造居住的小木屋,種植農作物,與森林裡的小動物作伴。

讀書寫作,讓自己的思維與自然共生,一個人與自己安然相處。

這段愉悅而滿足的時光,讓梭羅的內心變得更加豐滿平和。

他的文字簡潔明亮,帶有清新的田園氣息。

書單狗彷彿聽到了林間的鳥啼,聞到了花的清香,更是窺看到了梭羅純凈無邊的內心世界。

02《在西伯利亞森林中》

西爾萬·泰松

豆瓣評分:7.9(400人評價)

西爾萬·泰松是法國探險家,他曾與好友一起騎單車環遊世界。

成了名的他本可以躺在五星酒店的沙灘上,喝著香檳曬太陽,但他心中卻有個揮之不去的念頭,就是去森林裡過一段隱居生活。

於是他就來到貝加爾湖畔,帶著18瓶亨氏超辣醬和一箱子書,在一棟只有幾平米的小木屋裡,獨自度過了6個月。

每天寫下的日記結集成書,就有了這本《在西伯利亞森林中》。

小狗能讀到他每天的生活狀況。

他與自然對話,他砍柴、汲水、從冰洞里釣紅點鮭魚,做魚肉餡餅,在窗邊望著雪松思考,沿著狐狸的足跡在雪中徒步……

他的隱居是對於時刻需要待命的現代生活的一種無聲反抗。

03《空谷幽蘭》

比爾·波特

豆瓣評分:8.3(8526人評價)

誰能想到,名字如此古典清雅的一本書,居然是出自一位美國人之手!

而且寫的是中國的隱士。

現代中國的隱士活成了什麼樣子?抱著這樣的好奇,書單狗翻開了這本書。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比爾·波特抱著對中國隱士的迷之好奇心,跑到終南山、神農架一帶,與在山中深居簡出的和尚尼姑交談,寫下自己的見聞。

與美國的自然主義作家們不同,這些隱士僅僅是過著貧寒簡單的修行生活,不作記錄、不做過多的思考,也許只干點雜活,默默無聞是他們理想的存在狀態。

在比爾·波特看來,這才是真正的得道仙人。

他們追求心靈的寧靜與純粹,擁有屬於自己的精神凈土。

04《山之四季》

高村光太郎

豆瓣評分:8.0(993人評價)

拋去詩人、雕刻家的身份,作者高村光太郎更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生活美學家。

而他對生活自然的熱情都能在他的《山之四季》中讀到。

年輕時他曾遊學歐美,見過巴黎紐約的花花世界,老年後回歸於山間,重返樸素的勞作,忍受身體的病痛和難捱的寒冬。

他和村裡的鄰人一同喝酒唱歌,觀察四季變換中花草樹木的更迭、山野菜的嫩芽、散發著熱氣如麵包般的群山,觀察不同小動物的腳印,如此閑適恬淡,又充滿生命力。

不同於以往的隱居文學,高村光太郎本質上是入世的。

他喜歡熱鬧、與人親近,不做自虐的苦行僧,嘗試各種野生蘑菇做的料理,用茶碗靜靜品味美酒,秋天做栗子飯、春天用地爐烤八葵。

書單狗想,能過上這樣的生活,此生也無憾了吧。

05《京都山居生活》

維尼夏·斯坦利-史密斯

豆瓣評分:7.3(1538人評價)

書單狗第一次見這本書的時候,就被它吸引,光是書名就洋溢著一股鄉野的味道。

作者維尼夏出身於英國的一個貴族家庭,但她卻對自己的貴族生活充滿了質疑。

大學畢業後,她和朋友們合夥買了輛二手大篷車,穿越歐洲、途徑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一路去了更東方的日本,一待就是三十多年。

她在日本遇見了自己的丈夫,後來兩人在大原鄉間買下一棟百年農居,種下滿院香草,開始了閑適愜意的山居生活。

這本書記錄了她搬去京都大原後與花草為伴的生活,以及身邊形形色色過著有機生活的人。

夏日天靜晝長,聽得到薄荷、羅勒、迷迭香、薰衣草……勃勃生長的聲音;

到了秋季花草們長成,她就用古法調製花草茶,製作手工皂,釀造梅子酒。

文字里滿滿的都是對生活、自然以及生命的熱愛。

那一刻,書單狗恍然大悟,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才是人生最重要、最幸福的事情啊。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