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動物園指出,園內非洲動物區目前飼養9隻母河馬,每隻成年河馬每日約排放平均約6.6公斤的大便,因此21日上午10時30分,將進行每月1次的大水池清理工作,遊客能蒞臨體驗何謂「遍地是黃金」。(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2018-09-19 14:16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河馬愛泡水卻又特別喜歡在水裡大便,不管走到哪「便」到哪,但這些習性是為了標示自己的領域。臺北市立動物園指出,園內非洲動物區目前飼養9隻母河馬,每隻成年河馬每日約排放平均約6.6公斤的大便,因此21日上午10時30分,將進行每月1次的大水池清理工作,遊客能蒞臨體驗何謂「遍地是黃金」。

園內保育員透露,21日當天會趁河馬進食空檔將污水全部排放掉,屆時便能看到水池底部沉積一層厚厚的「黃金」;而這些吸飽水分的大便,重達數百公斤,須透過「小山貓」和高壓水柱清理,且每次清理平均平均花費1小時半至2小時。

他們還提到,在等待自己家裡被清理完畢前,有的河馬會做出不耐煩的舉動,有的則是選擇呼呼大睡,其中還有河馬將自己的頭直接放在別隻河馬身上;而當水池清洗完畢後,河馬總會迫不期待地在池水還滿注滿前,就排便標識領域,畫面十分有趣。

此外保育員也發現到,相較於刷洗乾淨後的河馬大水池,河馬們待在有自己糞便與味道的水裡,往往顯得更自在、更有安全感。

「若想仔細觀察河馬的體態,就不能錯過每月的大水池清洗。」園方表示,棲息非洲大草原的河馬,平時會透過泡在溪流、水池中,讓四肢免於長時間承受龐大體重及保持皮膚濕潤,加上牠們換氣一次就可以潛水長逾5分鐘,因此除非用餐時間,民眾到園區參觀時,僅能看到河馬露出眼睛、耳朵、和鼻孔泡在黃濁色水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