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间的爱恨情仇】

自从妹妹出生后,哥哥开始出现一些退化行为,变得爱哭、赖皮、情绪起伏大。在学校和同学的相处摩擦也变多,他人的好意提醒对于哥哥来说就像无情的批评,让他情绪失控爆哭。

而这几个月哥哥的脱序行为越来越严重,在家经常抢妹妹的玩具、打或推妹妹,就算是一人一个的玩具,哥哥依旧会从妹妹手上抢过来。妈妈起初好言相劝「妹妹还小,你要让妹妹」,到最后拿出棍子修理,兄妹俩顶多相安无事一个晚上,隔天继续上演相同戏码。

在学校的哥哥也越来越暴力,同学不小心撞了他一下、哥哥马上打回去、甚至拉同学头发,当老师询问整起事件,哥哥将过错全推给他人,同时也大哭无法沟通…

1.jpg============================================

徐老师总是对月子中心的二/三宝妈说:「回家之后这小宝不会是妳的问题,最急迫需要妳的是大宝」。

原因在于,原本是天之娇子/女的大宝突然间被迫和妈妈分离,好不容易盼到妈妈回家,却见妈妈身上挂著一只听说是弟弟/妹妹的生物。弟弟妹妹一有声音,大人们的立即满足、对新生儿的柔软态度,看在大宝们眼里只有忌妒的感觉。

于是大宝们开始模仿弟弟妹妹的行为,企图争取大人同样的关注。此时大人的反应将会影响大宝的行为,是会更加退化、抑或慢慢适应学习与二宝共处。

手足争吵原因第一个是抢地盘、第二个是竞争有限资源(爸爸/妈妈)。

上面这位哥哥的情形,在行为上是攻击抢夺妹妹的东西,在内心层面其实是抢妈妈对妹妹的关爱。大人若未正视孩子的内心需求渴望,只单就行为层面来做处理,自然无法改变孩子的问题。在家中未被满足的孩子进了学校,也会将这样的空虚匮乏转化成愤怒情绪发泄在老师同学身上。

一起成为好大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