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來,宋代著名詞人李清照與趙明誠的婚姻都被人們視爲鶼鰈情深的典範。李、趙二人趣味相投,才華卓越,一位是名門望族的千金小姐,一位高官顯貴的英俊公子,兩人的婚姻可以談得上是門當戶對、天作之合。

  靖康之變以後,徽、欽二帝被金兵俘虜。宋朝的統治一時之間風雨飄搖。在國破山河在的風雲變幻中,趙明誠憂思勞累,不幸英年早逝。失去了丈夫的李清照不得不跟隨宋室南遷,開始了她顛簸流離的漂泊生活。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南渡的日子裏,李清照滿懷着對於趙明誠的眷戀,寫下了無數篇情深意長的詩詞。她每日都深陷在沒有盡頭的思念裏,心情高興不起來,大白天裏也借酒消愁,感嘆着:“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寫下這麼多濃情蜜意詩詞的李清照不久以後就改嫁了,她嫁給了浙江湖州的一位名叫張汝舟的小官

  網上有一句流傳很廣的話:做人難,做女人更難,做名女人是難上加難。李清照在當時就已經名動天下,她的詩詞被朝野各界的人們爭相閱讀,可謂是婦孺皆知的大明星了。

  宋朝的儒學大家朱熹也曾在《朱子語類》中說:“本朝婦人能文,只有李易安和魏夫人。李有詩,大略雲‘兩漢本繼紹,新室如贅疣。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云云”。在儒學的領域,朱熹所說的話極具影響力、一言九鼎。在他的眼中,宋代文壇的女性文人,李清照算得上第一名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享譽盛名的李清照以寫作思念亡夫的詩詞而著稱。所以在程朱理學佔據思想統治地位的宋朝,“名女人”李清照的二婚被很多文人衛道士們所鄙夷和譴責。

  更不被人所知的是,李清照再婚以後,發現張汝舟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渣男”。他談戀愛的時候每天都對自己噓寒問暖,可誰知一結婚就好像變了一個人。據說,婚後的張汝舟具有明顯的暴力傾向,脾氣火熱,動不動就對李清照拳打腳踢。

  面對丈夫的家暴,很多古代的女性都會礙於家族的臉面,不得不打碎了牙齒往肚子裏吞,忍氣吞聲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是李清照卻忍不下這口氣,她一個舉國皆知的大名人,嫁給張汝舟,那可以說是下嫁了,爲什麼要白白受這個罪?一氣之下,她一紙狀書將張汝舟告上了官府,結束了這段不幸的婚姻。

  再婚又離婚的李清照在當時的社會引起了軒然大波,人們把這件事當成了茶餘飯後的八卦。就連宋代著名文學家王灼都在《碧雞漫志》中批評李清照:“再嫁某式,訟而離之。晚節流蕩無歸”。

  生活在聚光燈下的“名女人”李清照卻從來沒有畏懼市井裏的流言蜚語,就像她晚年在詩詞中所自述的那樣: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

  前夫趙明誠去世了,她當然很心痛,她在寫下那些詩詞的時候也當然都是懷着最誠摯的心情。可是生活畢竟還要繼續,失去了趙明誠的李清照不可能一輩子都要沉浸在痛苦之中,她有權去開始新的生活、去追求新的愛情

  當張汝舟出現以後,李清照一廂情願地以爲這就是上天賜予她的第二段愛情。爲了抓住這後半生幸福的希望,她毫不猶豫地嫁給了他。可是沒過多久,張汝舟的暴力傾向就顯露出來。醒悟過來的李清照認爲自己沒有必要爲了所謂的臉面而忍受不幸,她當然有權利選擇結束和張汝舟的這段婚姻。

  婚姻關係中男女雙方都是平等的,沒有所謂的主從、內外和強弱之分。再婚也好,離婚也罷,這都是自己的選擇,根本不需要看別人的臉色

  對於李清照來說,婚姻從來都不是一個走不出的圍城。她愛上了一個人,就奮不顧身地和他結婚。後來發現自己看走眼了,那就瀟瀟灑灑地離開,沒什麼大不了。

  走得出的親密關係才叫婚姻,走不出的都叫圍城。結婚以後,我們要學會愛對方,更要懂得愛自己;不要做圍城裏的奴隸,要做自己的主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