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最好的風水是什麼?

一個人最好的風水是謙卑。

《易經》六十四卦裏,唯獨「謙卦」無「兇」,是吉利的、最好的一卦。

謙卦講:「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牧,就是養,引申為自守。卑以自牧就是謙卑自守也。謙卦是64卦當中,唯一一個六爻全吉的卦。

謙,在《易經》是一個卦名,叫做「地山謙」。它的畫像,是高山峻嶺,伏藏在地的下面,也可以說,在萬仞高山的絕頂之處,呈現一片平原,滿目晴空,白雲萬裏,反而覺得平淡無奇,毫無險峻的感覺。

萬事退一步就叫謙,不傲慢就叫謙,讓一步就叫謙,多說一聲謝謝、對不起,就叫謙,謙卦六爻

皆吉。除了謙卦,其餘的卦,有好就有壞,有吉就有兇。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不謙卑的人不足以識泰山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從前,有位外地的讀書人。有一天,他到了泰山的山腳下,然後望著山腰上的石碑「泰山」二字,大聲念道:「秦川」。結果,這被一位農夫聽到了。於是農夫趕緊糾正他說:「先生,這是泰山,不是秦川。」

這個讀書人回頭看看農夫,又往山頭看看,說:「這明明寫的就是秦川!」兩人互不相讓,就決定賭一把,然後在附近找了位老師來裁判。這位老師看看農夫,又看了看盛氣凌人的外地讀書人。然後,慢條斯理地回答:「是秦川。」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這時,讀書人樂壞了,贏了錢得意洋洋地走了。這就讓農夫十分疑惑,於是問老師:「我雖沒讀什麼書,但咱們泰山人,啥時候變成秦川人了啊?」老師卻告訴他說,「沒關係,就這二十錢,讓他一輩子不識泰山。你看,到底是誰贏誰輸啊?」原來,那位讀書人因為距離泰山太近,仰視時,「泰山」下面的筆畫被遮住了,所以就讓他誤以為是「秦川」。這就是「有眼不識泰山」的由來。

這個故事一直警醒著我們,如果一個人的氣勢太盛,態度不夠謙虛,就會像這位讀書人一樣,被真理矇蔽一輩子也不識泰山。所以,做人一定要學會謙卑,委身低處,不誇誇其談,不自以為是,以求教的姿態、商量的口吻說話,才會有意外的收穫。

謙卑的人貴人常繞身旁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史記》中曾記載,老子曾經告訴孔子: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意思是一個頭腦精明的商人非常懂得深藏財貨,而外表看起來好象空無所有。一個品行高尚的君子非常懂得內藏道德,而外表看起來好像是愚蠢遲鈍。這便是所謂的「大智若愚」。

古往今來,越是學識淵博者越懂得謙謹,只有淺薄無知者才會自視高大。

劉邦懂得謙卑。他說: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論穩定後方,安撫百姓,運送後需,我不如蕭何;論集聚三軍,攻必克,戰必勝,我不如韓信。

劉備懂得謙卑。他舉事初始,「將不過關張,兵不及三千」。劉備聽到著名隱士水鏡先生的推薦,不顧皇叔之尊,連番三次親自登門造訪才見到諸葛亮。諸葛亮為劉備的誠意所感動,答應結束隱居生活,出山相助。這才使劉備的勢力一天天壯大起來,最終成為三國時三分天下的一方霸主。從此之後,「三顧茅廬」便成為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代名詞。

曹操懂得謙卑。他打了敗仗檢討自己,打了勝仗感謝別人。他在世時頒布過三次《求賢令》,明確提出了「唯纔是舉」,突破了當時選人唯憑家世門第的藩籬。曹操用人追求實際效應,認為一件事情的外在再華麗也沒用,最後看的還是結果。曹操通過他著名的詩句「山不厭高,海不厭深」極有說服力地表現了人才越多越好。因此他的周圍謀臣似雨,猛將如雲。

可見,無論是劉邦、劉備還是曹操,能成就大業之人。他們身上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謙卑,真正謙卑的人喜歡洞察人世,會廣泛吸納,對人對事有所敬畏,習慣剖析自己,直麪人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