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遼

李元申 | 東吳期貨能化組研究員

濟學碩士,現任東吳期貨能化組研究員。在期貨日報等權威媒體發表文章,擅長以國際宏觀、外匯、股市、商品基本面等多視角進行分析,對甲醇及相關能化產業鏈有自己的見解。致力於用衍生品工具和投資策略發現市場合理價格,促進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短期矛盾在港口,進口放量壓制價格;

❒.山東、西北下游補庫結束,華南需求較大,興興復產炒作,供需轉變主要看需求能否提升。

❒.盤面12月跟隨化工品,波動率減小;

❒.中期基本面中性;供應高位,進口量大,關注需求

❒.MTO盤面利潤進入1000-1500的新區間;逢高試空

甲醇產業鏈示意圖

李元申:甲醇2019年1月投資策略報告 財經 第1張

一、宏觀預期悲觀,價格已經歷大幅下行

原油快速下跌,化工品氛圍偏空

內地經濟數據疲軟,消費端預期差

李元申:甲醇2019年1月投資策略報告 財經 第2張

二、現貨價格弱勢,進口價格築底

本月內地甲醇現貨反彈後繼續回落,內蒙價格下跌至2000元/噸以下。

上游企業排庫與下游企業節前備貨交替,地區間價格也有差異

海外價格低位,非伊貨成交在280美元/噸,伊朗在260左右,公式價多減點。

本月進口集中到港,正常增量開始體現,進口貨物談判內地逐漸有優勢

李元申:甲醇2019年1月投資策略報告 財經 第3張

三、西南天然氣檢修,內地供應損失量大

舊年供應損失常規出現在春秋兩季,其次夏季的提前檢修驅動了一波行情

目前西南檢修帶來供應損失,造成華南地區供應緊缺

李元申:甲醇2019年1月投資策略報告 財經 第4張

四、進口量近期與舊年持平,但預期未來供應量增加

2018年甲醇進口量全年明顯低於前兩年;進口降低的原因來自海外老裝置開工不穩;

2018年海外10%新增產能,共430萬噸(6月175萬美國+ 9月165萬伊朗+ 10月100萬智力),集中下半年釋放,新裝置運行良好,導致海外冬季當期供應與預期供應增加;

海外需求增量穩定在2%左右,新產能唯一傾銷地為內地;

李元申:甲醇2019年1月投資策略報告 財經 第5張

五、庫存:進口貨源集中到港,年前壓力較大

港口庫存高位,消滯有壓力,主要由於伊朗貨較多;

內地生產廠家庫存偏高,下需求端庫存不高(除停車的興興以外),內地基本平衡;

根據進口船期來看1月份進口量有望達到80,疊加甲醇需求淡季背景,年前壓力較大。

李元申:甲醇2019年1月投資策略報告 財經 第6張

六、甲醇生產利潤偏低,成本處於高位

目前上游利潤偏少,但全國平均利潤大約只有300左右,處於近年中等以下水平。

山東低工藝水平甲醇生產企業盈虧平衡在2500(煤價不變),西南天然氣裝置盈虧平衡在2300(冬季計劃內浮動氣價);

註:成本計算不考慮資金成本和折舊;

李元申:甲醇2019年1月投資策略報告 財經 第7張

七、需求端:傳統下游利潤不佳

各下游利潤並無增長,傳統下游補庫基本結束;

同時保持了2年多的高價甲醇抑制了甲醇下游投產計劃

李元申:甲醇2019年1月投資策略報告 財經 第8張

八、MTO的經濟性選擇

李元申:甲醇2019年1月投資策略報告 財經 第9張

九、甲醇後市展望

短期矛盾在港口,進口放量壓制價格;

山東、西北下游補庫結束,華南需求較大,興興復產炒作,供需轉變主要看需求能否提升。

盤面12月跟隨化工品,波動率減小;

中期基本面中性;供應高位,進口量大,關注需求

MTO盤面利潤進入1000-1500的新區間;逢高試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