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在政府平臺上提案加熱菸合法開放,19天就突破五千人。(圖/鏡週刊提供,下同)

圖、文/鏡週刊

加熱式菸品在臺灣使用者日漸增加。有民眾向本刊表示,政府的「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上,有人發起「合法開放加熱式不燃燒菸品」的提案,自4月29日正式提出到5月18日,短短的19天內,已突破5,000人次附議,除了基層民眾,還不乏專家、立委支持。民眾表示,對政府禁止加熱菸無法理解,希望能重視吸菸族羣選擇的權利。

請繼續往下閱讀...

近來有加熱菸的使用者,在行政院國家發展研究會的「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發起「合法開放加熱式不燃燒菸品」的提案,短短十多天內,竟聚集了5,000多人附議,數字還在逐漸成長。連前環保署長魏國彥、臺大法學系教授李茂生等知名人士都公開在臉書上表示支持,並號召羣眾的踴躍參與。

民眾指出,「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在設計上有偏差,需要嚴苛的雙重認證,一般人操作起來耗時、費力,附議一個提案平均要15至20分鐘;在如此不友善的平臺上,仍有超過5,000位民眾願意附議,顯見大家的重視和對政府決策的不滿。

立委黃國昌也質疑,海關沒入民眾的加熱菸,毫無法令依據。(翻攝自網路)

參與提案的民眾表示,世界各國陸續開放加熱菸上市,已有700萬的吸菸者轉換使用加熱菸,主要的原因是該產品利用加熱,使菸草自然釋放尼古丁,同時產生類似抽菸般的感受;由於加熱不同於燃燒,化學物質比傳統紙菸減少高達9成,美國FDA也在4月底發布允許加熱菸上市的消息,還表示這是對保護美國公民健康的適當決定。

支持的民眾也批評,政府無積極作為,除了否定加熱菸合法,更禁止旅客攜帶,連立委黃國昌都質疑財政部,海關查扣民眾的加熱菸毫無法令依據,到底是護航特定菸商,還是考量大眾的健康與吸菸族羣的權益?甚至日前網路上還流出有衛福部官員、菸商一起出遊的畫面,更引發官商勾結的聯想。

風靡日韓、歐美國家的加熱菸,在臺灣卻被禁。

民眾呼籲,政府應參考鄰近日、韓等國作為,評估加熱菸的公共衛生效益,制訂相關法規與標準,勿再以特殊利益為考量,犧牲吸菸族選擇減害產品的權益。

.ETtoday新聞雲提醒,吸菸有礙健康

更多鏡週刊報導
彰化線西鄉老翁失蹤 警消陸海空全出動
賓士駕駛暴雨遮眼還恍神 追撞路邊4輛車
國道1號深夜3車追撞 20歲女宣告不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