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電力新聞
新政府再生能源發電量9年後佔比要到2成,具穩定電網電壓的微電 網可扮演關鍵角色。但微電網每度平均成本10元,「成本」與「土地 」是廣泛推動的兩大障礙,如無政府構思一套完整的補助與政策計畫 ,很難成功。
這次臺電在烏來布建的首座防災型微電網,系統侷限在國小與里民 活動中心,範圍不大。未來微電網的目標,絕不只是此類「單一用戶 型」,而須走向有羣聚用戶的「社區型」,乃至更大範圍的「區域型 」,纔是真正效益所在。
同時,以再生能源為基礎的微電網,一方面切合未來走向分散型電 力的趨勢,一方面可平衡再生能源大量併網產生的電壓浮動問題,也 是政府逐步走向非核家園時不可或缺的基礎建設。
微電網即使萬般好,但成本太貴。不只再生能源架設成本,儲能電 池目前價格仍太昂貴,且因需搭配柴油發電機當備援電力,綜合整體 發電每度成本高達10元,是現行電價的4倍。臺電私下就說,除離島 有豐沛的再生能源電力支援外,本島若無政府補助,根本推不動。
再者,一旦要走向區域型微電網,除須有再生能源建置場地外,龐 大的儲能電池也需有地方擺放,「土地」足不足也是推廣問題之一。
檢視鄰國日本宮古島推動微電網成功經驗,除政府大力補助建置屋 頂型太陽光電外,購買設備也可減稅,還有完整補助產業研發新設備 制度。因此,政府如真重視微電網發展,實應盡快提出完整的補助與 土地解決配套,纔可能全面推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