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連續三天如噩夢般的期末考,我終於從可怕的第一學期中解脫。是的,我的碩士生活已過去了1/4,雖然在臺大的第一學期充滿各種心理上的適應與挫折,但我也撐過來了。

一轉眼,時間、事件通通都成為過去,那些在當下令我沮喪﹑恐懼的,如今都消失的無影無蹤,它們的存在只證明瞭我能承受的比想像中更多。

 

另外我再次深刻體會到我有多害怕考試,從國小到研究所,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國一的一次數學期中考,那次數學我考不及格,從此我就很害怕數學,也害怕考試,因為那會直接揭露我的不足,強迫我和其他人做比較,無聲譴責我的惰性和愚笨。

從國中基測﹑高中學測﹑到大學推甄的在校成績,都是為了要擠進明星高中﹑夢幻大學和更好的研究所。似乎只要沒考好,未來人生就毀了,現在會覺得這種想法很可笑,只是一個考試憑甚麼決定我的人生,但這就是督促我一路讀上來並且堅持下去的理由。而且擠進名校窄門絕對不是結束,是另一個競爭﹑學習(很累)的開始!

在國中高中大學時期,總有人說我很認真,說我一定會上很好的大學,但我總是半信半疑,我會不會在那些建北生﹑臺大生中墊底? 我總是沒自信能贏那些聰明人

直到我進了交大,大部分同學都是明星高中來的,但他們好像和我想得不太一樣,並不是全都很恐怖或很厲害啊! 他們也一樣愛玩﹑懶惰翹課﹑考前一天熬夜k書,然後考很爛重修

我在大學的在校成績是班排前十,以這樣的成績錄取臺清交,但我還是很怕,因為大學的考試都有考古題,我最大的技能就是背考古題,然後考試時一字不漏地把正確答案填上,超廢,我超怕去臺大會被慘電,更怕課修不過不能畢業。我就是帶著這種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的心情去臺大念書的。

 

紀錄一下這幾個月我所觀察到的臺大學生:

上課很認真(大家好像都不會分心,但當然還是會啦); 一樣需要花時間念書(依天份時間長短不同); 平常看劇看影集都有各自的愛好,考前才會比較認真念書; 臺大生也會覺得自己只是比較會念書,其他不太行; 見識了邏輯很好的同學,上的課完全應用在實驗儀器上,很難的作業也都解的出來,真的好厲害 (這些厲害的人一點都不自大,很好相處);  再難的考卷也有人考超過100分... ; 同個問題我只能回答出最表層答案大概一句話吧,但就有人能寫出半頁以上的答案,討論的深度深不可測,我完全不能理解是怎麼想出來的,上課根本沒教這麼多啊(只能說頭腦構造不同,有人讀一遍就通,我讀三遍才能理解字面上的意思還不能融會貫通)

 

在臺大,有考古題也等於沒考古題,看到考卷上的題目也不知道是從哪裡出出來的,三小時的考試很痛苦,因為前三十分鐘瀏覽過全部的題目,比較確定答案的大概兩三題吧,其他的腦子一片空白,呈腦死狀態,自暴自棄想放棄。但是一想到這學期每個禮拜早上九點到學校上課這麼辛苦,怎麼可以被當!!! 只好咬緊牙整張考卷再看一遍仔細想想了,就這樣重複兩三回,每題才能擠出一點不確定的答案,真的不會得只能亂寫,期中期末都是這樣度過的...所以我很怕考試,害怕這種不確定還有被慘虐的感覺。

很驚喜的期中考分數都在班平均之上,讓我重拾一點信心,幸好沒墊底; 報告時也被老師稱讚; 儀器學得也快,看了這麼多臺大的學生,終於能肯定我和他們一樣,沒有比較差,他們也不是甚麼妖魔鬼怪,就只是一般人,實在不需要看清自己,我更清楚瞭解到就算頭銜再響亮,經歷再漂亮,他們也只是一般人,沒有三頭六臂也不是天才,但是沒有和這些人接觸過總會過度崇拜和羨慕。某次課堂上請來去MIT讀博士的學姊回來演講,看著她的分享,我是真的知道了他就只是一般人,會有失敗,也會擔心追趕不上優秀的同儕,有著和所有人都一樣的焦慮。真的不需要因為名校學歷或光環就自動把自己矮化仰頭看對方。

 

總之充滿崩潰難課,睡眠不足的一學期終於過去了,下學期只修三門涼課,我要爽爽過啦,硬課甚麼的,滾啦

 

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