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業行深新度興模業板務系列報告之二:銀行財富管理專題研究原報告鏈接:http://microbell.com/docdetail_694938.html引言:財富管理業務打開中間業務增長空間2011年1季報告一段落,16家上市銀行基本面表現好壞各一半。1季度實現凈利潤2748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30%,業績增速低於預期;但是1季度平均不良率環比小幅下降到0.73%,這是超過市場預期的。外界對銀行業的詬病包括兩個層面:其一是壟斷帶來高額利潤,其二是對銀行資產質量的擔憂。1季報的表現一定程度上可消除這兩方面的詬病。因為業績增速低於市場預期,而資產質量好於預期。我們認為2012年市場對銀行業的關注問題,按照重要性程度來講,首先關注業績增長,其次纔是資產質量的風險。從1季報看,利息收入增幅相對確定,凈息差同比提高而環比下降,而手續費和傭金凈收入增速只有17%,增速明顯低於市場預期。從全年看,信貸增速14%-15%相對確定,凈息差逐季小幅回落也在市場預期之中,只有手續費和傭金凈收入增速的存在較高的不確定性。從而全年銀行業績增速主要取決於手續費和傭金凈收入的增長。手續費和傭金收入凈收入增速受到監管政策的影響,同時也受到銀行經營策略的左右,隨著銀監會嚴格規範中間業務收費標準和銀行「息轉費」效應減弱,手續費和傭金凈收入增速都將受到影響。但是商業銀行中總有部分中間業務既不受監管的影響也同「息轉費」減弱無關。其中銀行財富管理業務就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項業務。財富管理業務屬於銀行業務結構戰略轉型中重點發展的一項業務,屬於銀行新興業務,其關乎銀行的戰略定位。從小的方面來講,財富管理業務發展能夠提高客戶的綜合貢獻度,同時在2/8原則下,有助於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快速增長,打開中間業務增長空間,從大的方面來講,財富管理業務發展關乎銀行戰略轉型。目前我國上市銀行在交行明確將財富管理寫入其發展戰略中,即「兩化一行」;而中行由於國家化程度較高,耳濡目染其起步較早;招商藉助「金葵花」品牌也業內累計較多的高凈值客戶。大行以及轉型相對較快的民生、招商在財富管理業務方面發展相對充分,而其他銀行發展在近幾年內才剛剛起步。本報告試圖對我國上市銀行財富管理業務發展展開全貌研究,瞭解其發展的進程,存在的問題,以及本年內對業績的貢獻。同時也對國外財富管理業務發展及其經驗展開比較分析。最後給出相對投資建議。商業銀行財富管理的類型和發展階段財富管理是指以客戶為中心,通過分析客戶財務狀況發掘其財富管理需求,為其指定財富管理目標和計劃、平衡資產和負債,具體包括消費、收入與財產分析、保險、投資、退休計劃、子女教育、稅務策劃及遺產管理等,以實現財富的積累、保護、增值及轉移。銀行財富管理大致可分為個人理財服務(personal financial service)階段,又稱財富管理(wealth management)階段和私人銀行業務(private banking)階段。每一階段的客戶金融服務需求與商業銀行的金融服務內涵不同,因而基本特徵也不同。

查看原圖銀行的個人客戶以「金字塔形」劃分,掌握巨額財富的高收入階層位於頂端。國內銀行的財富管理一直以來走的是從低端往高端發展的道路,正實現從一般意義上的個人理財業務向現代財富管理意義上的私人銀行的跨越。下面以中國銀行舉例:

查看原圖財富管理的一般包括如下幾個流程:客戶基本資料收集、資產現狀分析、風險分析、資產管理目標分析、客戶資產預測評估、具體財務目標確認、基礎規劃、建立投資組合、實施計劃和績效評估。

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國外金融機構財富管理髮展階段(以美國為例)1、萌芽期。美國的財富管理萌芽於20世紀30年代的保險業。1929年10月股市暴跌,保險的「社會穩定器」功能促使保險公司的地位空前提升。同時,大危機使人們開始萌生了對個人生活的綜合設計和資產運用設計方面的需求。在這種背景下,一些保險推銷員在推銷保險商品的同時,也提供了一些生活規劃和資產運用的諮詢服務,這些保險推銷員被成為「經濟理財員」,也就是財富管理的萌芽。2、發展期。儘管財富管理萌芽於30年代的美國保險業,但真正意義的理財概念和理財資格制度是20世紀60年代末才確立的。1969年是美國理財業發展的標誌性年份,這一年美國創立了首家理財團體機構IAFP(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Financial Planning),它是一家以普及理財知識,促進理財發展為目的的社會團體。1972年,美國創立了理財教育機構——College for Financial Planning,並創立了CFP(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s)。經過了20世紀70、80年代的發展,美國開始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理財業界和較為完善的理財制度。圍繞個人理財的管理、運用的時代背景也發生了重大變化,表現為:個人金融資產膨脹、金融自由化浪潮興起、老齡化社會來臨等方面。這些因素促使人們對理財的需求急劇增加。作為金融自由化改革的結果,金融商品迅速增加、金融風險加大,人們迫切需求理財是的幫助,這也就推動了理財業的空前發展。3、考驗期。1987年10月19日的「黑色星期一」使投資者損失達1萬億美元。理財師由於提出的投資方案遭到重創而喪失了信用,理財是給人們留下了強烈的不信任感,社會地位直線下降,理財業迎來了最艱難的時期。4、成熟期。在考驗期之後,理財業的熱心者們開始考慮改革理財制度,將理財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生活規劃上來,如退休養老金的安排等。其次,CFP Board開始重視後續教育和嚴格遵守倫理規定等的問題,這一點知道今天也沒有改變。2000 年1 月IAFP 和ICFP 合併,成立了新的理財組織FPA(Financial Planning Association),目的是為理財提供一個有機會的活動空間,使理財業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我國銀行財富管理業發展的現實背景(一)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中國GDP 在過去五年保持了年均11.2%的高速增長。經濟總量已經於2010 年超過日本成為第二大經濟體,並將於10 年左右時間與美國齊頭並進。經濟增長是各行業各領域蓬勃發展的主驅動力,其中也包括銀行財富管理業的發展。

查看原圖此外,隨著我國恩格爾係數逐年降低,生活必須消費以外的財富積累加速。從數據表明,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標準,我國已處於富裕階段,對銀行財富管理形成了需求。

查看原圖(二)富裕人羣及其持有可投資資產增加經濟總量的增長推動了我國社會財富的快速積累。直接影響就是中國富裕家庭的數量在不斷攀升。預計到2015 年,中國將擁有全球第四大富裕消費羣體。這些人羣成為未來銀行財富管理業務的重要潛在客戶,將支撐銀行財富管理業務的增長。1、 中國高凈值人羣數量得以迅猛增長:由2006 年的36.1 萬增長到2010 年的100.3 萬,年均增速為29.1%;且在未來五年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年均增速為17%,預計在2011 年達到118.5 萬,到2015年達到219.3 萬人。未來這些人羣將成為銀行財富業務可觀收入的保障。2、高凈值人羣持有的可投資資產從2006 年的10.4 萬億增加到2010 年的30 萬億,年均增速30.3%;未來五年增速將為20.8%,預計在2015 年我國高凈值人羣可投資資產總量將達到77.2 萬億。3、根據BCG 研究報告,2009 年中國百萬美元資產家庭數量排全球第三。中國中產階級羣體(擁有10 萬美元到100 萬美元管理資產額的個人)在過去五年內以年均超過12%的速度增長。中產階級的崛起為銀行財富管理業提供了巨大的服務需求。

查看原圖(三)對銀行財富管理服務的需求增加1、隨著我國高凈值人羣規模的擴大以及其持有的可投資資產迅速增長,這些客戶對其資產的保值增值的需求也相應增加。但是且由於其專於主業、精力有限等原因,越來越多的高凈值人羣願意以開放的心態接受來自專業人員的理財分析和規劃。2、目前,現金及存款的比重在負利率的市場環境下逐步縮水;而投資性房地產在房地產調控政策背景下投資風險日趨增大;同時,股票市場持續低迷,市場信心有待重振,高凈值人羣迫切需要尋找新的投資渠道。而銀行財富管理業務正是他們選擇的趨勢。中資銀行財富管理服務內容下面以中國工商銀行為例,介紹中資銀行財富管理的服務內容。1、財富規劃:通過財務分析和風險測評,為客戶量身定製個性化的綜合理財與保險方案。2、資產管理:在財富規劃基礎上,為簽約客戶提供投資產品組合和專屬理財、保險產品,並藉助基金專戶理財、券商定向理財等平臺,提供個性化資產管理服務。3、賬戶管理服務:以銀行賬戶為依託,將客戶在全國不同地區開立的賬戶及相關的賬戶信息進行集中展示和統一管理。4、理財顧問服務:為財富管理簽約客戶配備專屬的客戶經理,為其提供一對一的專業理財顧問服務。5、財富資訊服務:財富管理專業團隊整合研究部門和基金公司、證券公司等外部合作機構的研究報告和市場資訊,以財富管理市場資訊的名義統一提供給財富管理簽約客戶。6、貴賓通道服務:客戶享有財富中心專屬服務空間、營業網點業務優先辦理、貴賓版網上銀行和貴賓服務專線等貴賓待遇。7、專享費率服務:客戶在標準化產品和服務上享有較高級別的費率優惠或減免,全方位降低交易、投資、融資、賬戶管理等成本支出。8、專屬介質服務:配備專屬的尊享識別介質(財富卡)。財富卡採用磁條和晶元雙介質,具有投資理財、消費結算、轉賬匯款、存取現金等多重功能。9、環球金融服務(1)跨境金融諮詢:聯動境內外分支機構,為客戶提供跨境賬戶代理見證開戶、投融諮詢等服務。 .........(2)留學金融服務:為客戶提供留學金融諮詢、規劃及執行服務,包括留學前跨境賬戶的開立、匯款及入境後的金融服務諮詢。(3)委託境內投資:為常住海外的客戶,如進出口商、外交官。提供國內市委託理財服務。10、私人增值服務:與本地合作機構聯手,為簽約客戶提供諸如機場貴賓候機室、健康管理等增值服務及私人助理、緊急救援、綜合保障等增值服務。我國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在國外,個人理財業務的基本含義是「個人客戶的財務管理」,因此將個人理財業務定義為「個人客戶財富管理」是一種延伸和提升的概念。2005年銀監會頒布並實施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中對「個人理財業務」作了如下描述:「本辦法所稱的個人理財業務是指商業銀行為個人客戶提供的財務分析、財務規劃、投資顧問、資產管理等專業化服務活動。」(一)2003年,中資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開始起步2003開始,中國的銀行業務由零售業務向理財業務發展。短短數年時間,中國商業銀行的個人理財業務得到迅速發展。

查看原圖(二)銀行個人理財業基本內容

查看原圖(三)部分中資銀行貴賓客戶理財准入門檻及產品系列1、服務門檻及特色服務

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四)我國銀行理財產品市場情況及影響因素據Wind 資訊統計,2011 年全年共有100 家銀行發行理財產品23413 款,前十大銀行共發行理財產品14595款,佔從產品發行量大62.34%。理財產品繼續呈現增長之勢,但增速明顯放緩。

查看原圖從各大銀行理財產品月平均到期收益率與銀行存款利率的走勢來看,最近一年中尤其是自2011 年6 月起,幾大行的理財產品月均到期收益率均超過了中短期(三個月和六個月)的銀行存款利率,且隨著後者上升而趨勢上升。

查看原圖我國商業銀行私人銀行業務發展私人銀行起源於16 世紀的瑞士日內瓦。西方將銀行業分為以下幾類。第一類是大眾銀行,不限制客戶的資產規模;第二類是貴賓銀行,要求客戶資產在10 萬美元以上;第三類是私人銀行,要求客戶資產在100 萬美元以上;第四類是家庭辦公室,要求客戶資產在8000 萬美元以上。私人銀行服務是銀行服務的一種,專門面向富有階層,為富豪們提供個人財產投資與管理的服務,一般需要擁有至少100 萬美元以上的流動資產纔可在較大型的國際金融公司或銀行中申請開設此類服務。私人銀行服務最主要的是資產管理,規劃投資,根據客戶需要提供特殊服務,也可通過設立離岸公司、家族信託基金等方式為顧客節省稅務和金融交易成本。因此私人銀行服務往往結合了信託、投資、銀行、稅務諮詢等多種金融服務。該種服務的年均利潤率可達到35%,遠高於其他金融服務。(一)國內私人銀行業發展概覽隨著興業銀行、光大銀行、浦發銀行和華夏銀行在2011 先後推出各自的私人銀行業務,中資銀行開設私人銀行業務的家數增至12 家,其餘八家為中國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交通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民生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私人銀行業務正顯示出由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向城市商業銀行擴張的趨勢。

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二)中資私人銀行服務模式中資私人銀行成立之初,很多銀行客戶僅僅把私人銀行服務看作傳統銀行服務的升級。他們大多是在原有的理財平臺上逐漸培育起來的,在資產規模達到一定門檻後成為頂級私人銀行客戶。目前中資私人銀行的服務模式涵蓋以下幾種:1、為客戶提供豐富的理財產品滿足其對資產保值增值的需求。2、是為客戶提供諸如投資顧問、醫療保健、海外移民、子女教育留學、奢侈品消費等服務和支持。目前這一服務模式相對處於探索成長階段。從私人銀行業務線上來分析,三大業務線目前已經比較清晰:理財類、代理類、諮詢顧問類。

查看原圖總的來說,中資私人銀行的服務模式過去是」賣產品」和維護客戶關係,目前是賣產品組合,做好增值服務、投資顧問,未來可能進一步向定製產品、專屬服務、全權委託資產管理方向發展,未來,中資私人銀行的角色將逐漸由發售產品吸引客戶向為客戶提供專屬的金融解決方案轉變。(三)中資私人銀行組織框架從總體上來看,我國私人銀行業務的組織框架分為「大零售」和「事業部」模式兩種。1、大零售模式在「大零售」模式下,私人銀行部在總行是零售銀行部的二級部門,同時與零售銀行業務範疇內的貴賓理財、個人信貸等屬於同一管理級別,共享整個零售銀行業務的管理資源,如信息技術、產品研發、市場營銷、風險管理等。私人銀行業務在全國各地通過分行設立私人銀行分中心(或分部)來開展。在開業初期可以整體劃轉、賬戶轉移或信息共享等方式,首先將本行的存量客戶——零售銀行業務中符合私人銀行業務標準的客戶「升格」為本行私人銀行客戶。如招行、建行、交行在私人銀行業務組建初期即採取的模式。國際上瑞銀集團和瑞士信貸都採用這種大零售的模式。

查看原圖2、事業部或準事業部模式這種模式是在零售銀行部外獨立設置私人銀行部或中心,實行獨立事業部制管理,私人銀行兼有業務線經營與管理雙重職能。也就是說,私人銀行總部既負責私人銀行業務線的規劃指導管理,同時自身又有直營的分部或分中心。採用這種模式的銀行有中信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

查看原圖(五)中外私人銀行業務比較

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典型中資銀行的財富管理業務及其對業績的貢獻(以招行為例)1、招行個人理財客戶和私人銀行客戶自2002 年其推出金葵花理財賬戶以來,其管理的金葵花客戶(指在招商資產大於人民幣50 萬元的客戶)數量增長迅速,已經於2010 年超過60 萬人。此外,該類客戶存款總額佔零售存款總額的比重逐年增加至40%以上,凸顯了個人理財客戶的重要性。同時,在國內新興的私人銀行業務也在發展壯大,私人銀行客戶人數由2007 年的4705 人增長至2011 年的16493 人,增長了2.5 倍;管理客戶總資產由973 億元增長至3698.79 億元,增長了2.8 倍。

查看原圖2、招行財富管理業務收入對業績的貢獻財富管理業的發展促進了銀行中間業務收入的快速增長,由此帶來非利息收入的增長。近幾年來,中資銀行的財富管理業對手續費及傭金收入的貢獻保持在20%以上。以招行和工行為例,除了2007 年由於金融市場格外活躍導致的異常之外,其餘各年中財富管理手續費及傭金收入都在穩步增加,且這部分手續費佔銀行全部手續費及傭金的比例比較穩定,在20%到30%上下。

查看原圖外資銀行財富管理案例——瑞銀集團瑞銀集團(UBS)是享譽世界全球領先金融企業,其管理資產中的近85%都是私人銀行客戶,是典型的高端私人銀行。2003年,瑞銀集團將私人銀行業務正式更名為財富管理。此時,它開展私人銀行業務已有140多年的悠久歷史。在其利潤結構中,直接來源於財富管理的佔35%。1、瑞銀集團財富管理的服務內容瑞銀集團向客戶提供全方位的財富管理服務。其服務宗旨是,通過眾多精於稅收籌劃、單一股票風險管理、股票期權、財富轉移和慈善規劃的專家顧問之間的協助,制定出與每位投資者投資計劃相適應規劃方案,進而為個人投資者及其成立的其他主體,如信託基金和私人基金提供能夠實現風險與收益平衡的個性化的資產分配。內容如下:(1)投資方案·資產組合管理·受託基金資產組合·主動建議·絕對回報(2)瑞銀集團基金·投資基金賬戶·資產分配基金(3)稅務規劃·個人稅務規劃·退休規劃(4)抵押和貸款·瑞銀集團抵押·個人融資方案(5)退休金和保險·瑞銀集團Fisca退休金帳戶·瑞銀集團壽險(6)瑞銀集團全球託管(7)不動產諮詢(8)附加服務·帳戶·銀行卡·支付服務·關鍵俱樂部(9)藝術金融·藝術品研究·買入和賣出·遺產規劃2、瑞銀集團財富管理的三大要件瑞銀集團的財富管理是一個完整的服務體系,它通過包含個性化的建議、方案和服務的諮詢程序幫助客戶積累、保護和轉移財富。

查看原圖3、瑞銀集團財富管理的諮詢服務流程瑞銀集團設計了結構清晰的諮詢流程,幫助客戶在每一步實現增值,讓客戶有始終如一、內容廣泛的諮詢體驗,包括以下四個步驟:

查看原圖在瑞銀集團看來,產品是可以複製的,而客戶關係則是不可複製的,一個系統的諮詢流程得到一貫實施是一項重大挑戰。4、瑞銀集團的財富管理模式瑞銀集團採用「一個企業」(One Firm)模式而不是各自為政的業務單元來發展,這是其財富管理的一個特點。在瑞銀看來,整合的業務模式要比各自為政的業務單元更能創造價值。它表明客戶將會輕而易舉地獲得瑞銀集團的財富管理服務,無論背後是那些部門支撐著這些服務。這種「一個企業」的模式通過客戶介紹、產品交換、業務間的配送服務而實現跨區銷售的便利,從而大幅提高瑞銀集團的收入。瑞銀集團建立了內部夥伴關係,從而撬動了智力資本、產品內容和分銷手段的相近性,此舉增加了瑞銀集團任職跨客戶和跨部門的業務趨勢,最終創造新的收入機會。首先,投資銀行和資產管理幫助瑞銀集團成功獲取了財富管理客戶對結構金融產品和替代投資產品的需求信息,對涉及到的所有業務都帶來了額外收入。其次,這種模式帶來了財富管理業務和資產管理業務間的聯動,其目標定位是超高端客戶,這一客戶羣的需求與機構客戶相似。藉助資產管理部門設計的有針對性的產品,再將客戶的家庭辦公室同投資管理專家結合起來,可成功獲得大量新增資產。最後,「一個企業」模式幫助瑞銀集團消除了大量冗餘的基礎設施、服務、管理和控制。5、瑞銀集團財富管理的競爭優勢瑞銀集團財富管理的競爭優勢總結如下:(1)首先是客戶關係,然後纔是產品的理念,正是瑞銀集團財富管理與其他典型的私人銀行業務的差別;(2)除以客戶為中心模式外,瑞銀集團還設計一個四步驟諮詢和服務流程,提供一貫不變客戶體驗;(3)儘管存在極端定價壓力和短期的利潤壓力,瑞銀集團在人員和基礎設施方面總是捨得投入;(4)開放產品構架平臺;(5)其瑞士銀行傳統讓客戶感到安全和舒適,這些客戶總把私密放在首位;總之,複雜、高級的諮詢流程,雄厚的金融實力、高度職業化的客戶顧問,覆蓋世界主要市場的全球網路和符合客戶投資策略的全方位產品的結合便是瑞銀集團財富管理的競爭優勢。中資私人銀行業務發展趨勢和亟需完善的領域1、中資私人銀行未來發展趨勢(1)產品和服務的創新多樣化私人銀行的財富管理業務只有提供了多種多樣的可供自由選擇和組合管理的金融產品,才能獲得高凈值人士的青睞。在為高凈值客戶提供財富管理服務方面,花旗銀行可謂起到了領頭作用,它一方面為客戶提供量身定做的各種完善的頂級服務,包括投資基金管理、客戶交易活動、信託服務、結構性貸款、資產衍生外匯交易等,另一方面還提供許多市場上獨特的服務,如通過家庭諮詢服務幫助高收入客戶解決資產管理問題、通過藝術品諮詢服務幫助客戶挑選、定價、談判、融資、保管藝術品和股票。(2)業務模式由賣組合轉向全權委託資產管理核心戰略目前中國的富人基本是第一代或一代半富人,正處於財富積累的過程之中,他們的家庭財富尚未從企業財富中完全遊離出來,既需要專業服務,又需要綜合化服務;既需要保值服務,又需要增值服務。一旦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財富需要轉移給第二代,財富管理需求也會隨之發生變化,這也為私人銀行實行全權委託資產管理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隨著財富積累和財富結構的變化,私人銀行全權委託資產管理戰略將成為必然趨勢,伴隨而來的是中資銀行中間業務空間的擴大,這不僅彌補了因利差縮小而帶來的盈利縮水,而且也更加接近國際銀行業的特點。(3)管理內容由財富管理轉向資產負債同時管理隨著私人銀行業務的發展,當資本市場日臻完善、私人銀行從業人員專業素質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時,完全有可能實現客戶資產負債的同時管理,既通過各種投資組合的構造和整體的合理規劃來實現風險收益均衡基礎上的客戶資產增值,又幫助客戶經營負債,通過成本收益的權衡和比較來達到財富最大化。這也符合私人銀行提供全方位服務體系的服務理念和宗旨。2、中資私人銀行業務亟需完善的方面(1)體制方面:更為有利的經營環境是混業經營和資本跨境自由流動受限於國內金融業分業經營的格局,中資商業銀行在私人銀行業務維度上更多體現出「集成商」的角色,即「上游」的信託、證券、基金、保險、陽光私募、PE等提供各自領域的產品集成於「下游」的私人銀行平臺。而私人銀行的服務天然是跨銀行、證券、保險、基金、外匯、信託等各個金融市場,必然要跨國界流動和組合的,這樣才能為私人銀行客戶提供一體化、綜合的金融服務和資產管理解決方案。(2)產品待創新中資銀行目前在私人銀行業務方面僅可從事以商業銀行為主的金融服務,自主的產品設計與開發亦集中於其固有領域——貨幣市場、外匯市場和債券市場。整體上的金融產品和服務仍然圍繞傳統的儲蓄、信貸和中間業務,輔之以代理銷售為實質內容的公募基金、信託集合理財、陽光私募和PE產品等,產品主動管理能力與創新能力不足。(3) 客戶教育任重道遠由於中國當前的私人客戶大多數是第一代富豪,他們大多數出身於草根階層,對於創造財富、使用財富、傳承財富的理解和判斷帶有濃厚的本土色彩和傳統文化思維。他們往往追逐權力與財富的結合、追求灰色手段的運用,對子女與家庭管理的許多不成熟安排、對財富的過度追求與佔用、對自身生存狀態的模式等等方面都與私人銀行科學、規範和專業的理念有一定差距。因此,只有轉變他們的理財、投資和生活理念,這些客戶才能接受私人銀行科學的解決方案及其工具,私人銀行在中國纔能有大的發展。投資評價和建議5月7日,證券公司創新發展大會召開,其主導思想是加快證券公司的創新步伐,且監管層認為我國金融制度創新的客觀條件已經具備,同時認為:資產管理業務空間巨大。我們認為:金融制度改革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其一填補金融服務空白區域,其二打開金融創新空間。這兩個緯度都在竭力打開金融服務的空間。我國是銀行主導型金融體系,銀行存在兩方面優勢是不可超越的,其一:客戶優勢,其二:渠道優勢。這都將為銀行財富管理業務發展奠定堅實基石。相對於其他金融同業,銀行發展財富管理業務優勢除了以上兩個固有的自身優勢外,還包括理財產品收益的相對低風險和高安全性,以及客戶度較高的忠誠度等,而且銀行的私人銀行業務更多的傾向於高端客戶和高端服務。隨著金融監管環境放鬆,金融創新空間將逐步打開,銀行金融市場業務發展空間擴大,銀行業個人理財業務和私人銀行業務都將迎來更快發展。目前,大型銀行由於客戶結構和營業網點優勢,其在財富管理業務方面競爭力極高,民生和招商排在其後。就以招商而言,2011年,財富管理業務收入佔全部手續費和傭金凈收入的比重近20%,對凈利潤的貢獻接近4%-5%。瑞銀集團的情況是財富管理對利潤的貢獻度達到35%。比較而言,中國銀行業財富管理業務對凈利潤貢獻的增長空間是非常廣闊的。因為本年內我國股票市場向好是大概率事件,金融監管放鬆打開銀行金融產品創新空間,銀行理財業務收入以及私人銀行業務收入將呈現較快增長。比如:2007年中國股市為大牛市中,財富管理收入佔全部手續費和傭金凈收入的比重達到40%。如果本年內財富管理業務的手續費和傭金收入同比呈現較快增長,以招行為例,佔比提高到30%-40%,其對凈利潤的貢獻將接近6%-8%。我們在此前的報告中一直提到:4月銀行板塊出現2個催化劑,其一是:匯改帶來的流動性改善以及政策寬鬆的預期,其二是銀行監管環境的放鬆。金融制度改革對銀行比較現實的制度紅利是銀行新興業務空間的逐步打開。財富管理業務發展空間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項,其發展可消除市場對銀行非息收入增長的部分擔心。我們預測12年16家上市銀行凈利潤同比增長19%,目前行業的PE/PB分別為6.08/1.18。如果金融制度變革帶來制度紅利能夠在本年釋放,而銀行業能夠享受到這種制度紅利,這對銀行股就是錦上添花,那銀行股估值提升的理由就非常充分。我們維持行業「增持」評級,重點推薦:$華夏銀行(SH600015)$、$寧波銀行(SZ002142)$、$民生銀行(01988)$和$招商銀行(SH600036)$。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