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人公和往常不太一樣,他是一枚罕見的來自北京電影學院的小哥哥。他的申請經歷同電影一樣充滿了戲劇性:申請季全程感冒,3 個月趕 8 個 DDL,最後一個月差點放棄夢校申請……遇到這麼多糟心事的他,還能在競爭激烈的申請大軍中脫穎而出嗎?

棕櫚學員:未明

本科院校:北京電影學院 (簡稱北電)

專業:製片與市場專業

個人標籤:夢想成爲導演的準獨立製片人

2019 Offer:哥倫比亞大學、洛約拉馬利蒙特大學

放棄上戲導演系,赴北電圓夢

法國電影大師讓·皮埃爾·梅爾維爾說:“我堅信,你必須瘋狂的熱愛電影纔能夠拍電影。”在進入北京電影學院之前,我已經具備了拍電影的必要條件:一個狂熱的影迷。

記得小學的時候第一次在大熒幕前看《指環王3》,我就被影片中氣勢恢宏的畫面強烈地震撼了,至此之後我完全沉溺於電影的世界,爲蒐羅一部喜愛的電影挨家挨戶地把碟店翻了個遍,電影相關的雜誌、書籍從不放過……再後來面臨高考,我沒有把 985、211 當作奮鬥目標,成爲一名電影人才是我的全部追求~

北電、上戲、中傳的導演系考試我一一報名了,上戲我拿到全國第 7 ,中傳的考試也過關了,遺憾的是北電的導演系考試我沒能闖入最後一輪,只通過了它製片與市場專業的考試。即便如此,我仍堅定地認爲北電是離電影夢更近的地方,即便去了製片與市場專業我依然可以接觸到熱愛的電影創作,換個角度看,電影製作也是中國電影產業裏非常缺失的一部分,在北電我必將學有所獲。

在北電讀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大多數人提起北電最先想到的就是它的表演系,外表光鮮的演員和明星們自帶流量屬性,話題不斷。大學期間我曾作爲本科生的招生志願者參與學校的招生接待任務,被分配到女生公寓 2 號樓負責新生的入住辦理工作。湊巧的是在我工作第二天的下午,關曉彤親自來 2 號樓辦理入住,她的身邊簇擁着一批工作人員以及各大娛樂媒體的記者,現場的熱情立馬被粉絲們的尖叫聲點燃了。零距離的和當紅小鮮花對視搞得我難免有些小緊張,關曉彤本人還是非常有禮貌的,親切地稱呼我”師哥“,很快順利地辦完了入住手續。

除了熱門的表演系,北電有超過 10 個院系,文學系、導演系、影視技術系、美術學院、管理系等等,每個院系都有它獨特的地方。北電學生的構成也頗爲豐富,拿我們寢室來說,你可以看到上鋪的男生在讀馬丁·海德格爾而下鋪的男生打遊戲的清奇畫風,每位北電同學性格鮮明,不過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對電影藝術創作飽含熱情。

在注重實踐的北電,我從大一下開始接觸到短片拍攝的作業。有一回老師要求我們拍攝一部 5 分鐘無臺詞的並且大、全、中、近、特這幾個景別都要有的短片,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因爲那會兒我對電影製作體系還不熟悉,而老師的題目一上來就不簡單。我冥思苦想許久,構建了一個恐怖短片的劇本,這樣一來既可以規避臺詞,也可以用各種鏡頭拍攝一系列的靈異事件,最後短片的完成度不錯並且拿了高分。

到了大二,學院爲我們提供去橫店影視基地的社會實踐活動,千奇百怪的服裝、道具、佈景完全向我們開放,給我們極大的創作空間,在那裏我分別指導了一部短片和主演了一部短片。橫店之行結束後我回到本專業的學習狀態,陸續擔任了愛奇藝的網劇、網大的製片人工作,離真正的影視製作更近了一步。

其實影視製作是一個痛並快樂着的過程,你沒法預測拍攝期間會出現什麼幺蛾子,有時候只能隨機應變,死馬當活馬醫。比如拍攝一場雨戲,你原本安排在某一天結果那天偏偏不下雨,這個問題怎麼處理?亦或是你在某個街道拍片,剛好碰到街道戒嚴,那怎麼與政府人員溝通?諸如此類的問題都需要製片人協調好,不然整個劇組一天的成本就要空轉了,損失可能是幾十萬,也可能是上百萬。因此,與電影創作者不同的地方在於製片人的思維方式需要更爲成熟,製片人更像是電影工業化體系下的一個人。

在大三跟過一些商業項目後,我發現中國電影業的製片人才還處於相對匱乏的狀態,這體現在國內一些劇組的拍攝計劃制定的不完善與不科學,存在產生時間低效、人員浪費、資源浪費等等不良現象。我所接觸到的影視工作人員大多工作非常辛苦,有時候開機拍攝意味着連續 3 天沒有任何的睡眠,身心極度的勞累與疲憊。在我看來很多事情是可以規避和改進的,前提是電影的拍攝、策劃、發行、放映等環節做到足夠的工業化和標準化,目前來說這方面做得最好的可能是好萊塢了。吸取美國電影業先進的地方,學習對方的優勢然後琢磨出一套適閤中國電影業的方法,是我渴望去美國讀研的強大動力。

決勝第一步

確定申請前我總以爲有大把的時間可以揮霍,一直到大三下我才發現託福成績沒有考,外加一大堆申請材料需要準備,時間明顯不夠用了,我隨即決定尋找相關的留學機構輔助申請。

一開始我找了名聲比較大的中介,他們宣傳有專門針對電影專業學生的作品集輔導。我仔細做了一番調研,前後至少約談了 5 家機構但都非常失望,種種的不靠譜讓我放棄了這些機構。後來我刷到棕櫚大道,並且去棕櫚的北京總部試聊,我覺得棕櫚導師的專業度很高,關鍵是導師對學生抱着非常負責任的態度,沒有天花亂墜的宣傳而是針對我的個人情況把她們能夠做的地方解釋地明明白白,我欠缺的東西正好是導師們可以幫到我的,因此我放心地把自己交給了棕櫚。

三維成績

我對英語學習非常不感冒,但託福又是申請中必須進行的一步,沒有辦法只能硬着頭皮考。要命的是我準備託福的時間非常有限,去年 9 月 30 號我確定下來在棕櫚做輔導,接下來的 3 個月有一大批學校的 DDL 要趕,別提有多虐心了。我總共考了 4 次託福,最好的一次成績僅僅剛挨着 100 分的保底線,給我安慰的是棕櫚導師們覺得影響不大,鼓勵我安心做好作品集、文書等材料的準備工作。

在專業成績方面我保持的還不錯,GPA 3.83/4 。平日裏我保持着一週至少看 3-4 部電影的頻率,包括去拉片(一格一格地看電影,深度解讀電影),完了去圖書館看一些電影專業的書籍,製片管理、院線經營管理、影視投融資等佔分較大的專業課我也花了很多心思去學。如果你能夠真正地熱愛電影這麼藝術,那麼你自然會很投入地學習,成績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兒了。

選校策略

我的選校是頗爲順利和成功的。首先我確定了 4-5 所最想申的學校,有哥大、NYU、查普曼大學等,然後棕櫚主導師 eve 花了很多時間做調研,專業導師 Vicky 根據她的經驗提供建議,兩人又爲我加上了幾所不錯的學校,比如洛約拉馬利蒙特大學、雪城大學等等。從學校的綜合排名來看我們選的 8 所學校是錯落有致的,分爲三個檔次,但是在專業領域上這些學校都是非常好的學校,每一所學校都有它的優勢。

文書+作品集

完成選校後就是讓人頭大的文書了,3 個月要提交 8 所學校的文書,捱得最近的是 UCLA 11 月 1 號的 DDL,這過程堪比好萊塢大片裏的生死營救般驚心動魄。主導和專導的存在就像是影片中點醒主角的關鍵人物,她們給到我非常高效的輔導建議,幫助我迅速地推進文書。

導師們先是花了大量的時間挖掘我過往的人生經歷,探討我的哪些小故事可以挖掘出有效的素材組織到文書裏,然後我們再溝通文章的結構框架怎麼安排,如何提綱挈領地佈局一篇文書。接下來由我寫完初稿交給主導修改,導師的第一遍返稿上佈滿了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跡,每一行都有詳細的批註,拿到稿子我內心是崩潰的,熬夜和一頓苦改是逃不了的。但與此同時,主導也在熬夜加班加點地優化文書,她的敬業和負責給了我支撐下去的勇氣。

除了文書,作品集是電影專業申請中非常必要的一部分。每個學校的作品集要求不盡相同,要根據它們的題目分別準備,這是相當消耗時間和精力的。一般來說,作品集的要求有兩個維度,第一個維度是學校要求的短片作品,這個我在大學期間積累了不少的作品可以現用;第二個是學校官網上出的題目,比如 UCLA 要求寫一個 10 分鐘左右的短篇大綱,這就需要我趕在 DDL 前完成原創作品。要不是 eve 導師主動承擔修改作品集的結構和語言,讓文字讀起來更加的通順、平滑,更像美國人的表達方式,我恐怕很難用英語把自己的想法表述完整。

簡歷+面試

我的簡歷起初是比較渣的,上完簡歷課後我才知道一份優秀的簡歷就像完成一件作品一樣,需要精心地編排和打磨,每一行、每一列應該填什麼樣的內容,應該怎樣構成,怎麼排版都是有講究的。主導非常細緻地輔導我一遍遍修改,前後多達 6 次返稿,有時候短短的一句話要改上好幾遍,每一次優化後文字變得更加的精煉和專業了。

面試對我來說又是一個大挑戰,此前我連用英語和外國人長時間對話的經歷都沒有,更別說用英語流利地應付招生官的提問了。主導和專業導師寬慰我的同時,採用模擬面試的方法和我演練,緊急提升我的口語能力,消除了我的壓力和恐懼感,到正式面試時我流暢自如地應對了招生官的提問。

申請 3 個月,感冒 3 個月

到了申請後期,我明顯有點力不從心了,一方面熬夜不斷,另一方面從去年 10 月初我就一直在感冒,身體已經完全透支了。以至於去年 12 月初申請完 UCLA、USC 和 NYU 之後,我和 eve 導師認真地聊了聊,有點想放棄後面學校的申請了。Eve 導師的耐心鼓勵重新點燃了我的鬥志,她希望我能堅持下去,不要放棄每一個機會。後來 eve 導師也感冒了,她硬是扛了下來陪我做完其餘 5 所學校的申請,把我感動的稀里嘩啦的。

申請結束後我迎來了漫長的中場休息,從今年 1 月份到 3 月份我的郵箱一片死寂,沒有任何的offer/waiting list,甚至連拒信都沒有一封,搞得我一度懷疑自己給錯了郵箱地址。從一些論壇上我發現今年的 offer 普遍發的比較晚,這和美國電影專業申請人數增多、競爭變激烈不無關係,比如查普曼大學就聲稱往年給面試者發 offer 的比例是 45%,今年只有 20%。近幾年中國電影產業飛速發展,方方面面都需要專業人才,因此導致很多本科是電影及非電影類專業的同學申請讀研,在今年達到申請人數上的大爆發。

從焦灼的等待到看淡錄取結果,我已經做好“全聚德”的打算了,失敗了就去工作吧。3 月 8 號,我和往常一樣在圖書館自習,郵箱裏突然冒出一封新郵件,點開一看居然是洛約拉馬利蒙特大學的 offer(MFA 項目,Film and Television Production)!我心中按捺不住一陣狂喜,怕自己在做夢還衝去衛生間洗了把臉,確認這是真的不是夢境。

如果說第一封 offer 讓我免去了失學的痛苦,那麼第二封 offer 帶來的則是爆棚的幸福感。3 月 22 號我接到一個來自美國的陌生電話,當時我正匆忙地趕路,幸虧沒有把號碼拉黑,對方居然是哥大的人,他通知我被錄取了(MFA 項目,Film Creative Producing),並且附加 15,000 刀/學期的獎學金!這一刻簡直太美好了,春意正濃,陽光很溫柔,周圍的一切看起來充滿了希望。

哥大這個項目的好處在於電影製作和製片兩方面的內容都有包含,我可以繼續學習喜歡的電影製作,同時在製片方面提升自己,此外哥大商學院的課程是對我這個專業開放的,這也是一個非常珍貴的機會。從就業的角度來看,一方面國內現在缺乏好的製片人,另一方面未來中美電影產業的合作會越來越豐富,中間存在大量的機會。好好運用哥大的資源,我相信一定能學有所獲,不虛此行。

寫在最後

要說有什麼值得分享的申請經驗話,我想提醒大家,電影專業的申請千萬不要拖太晚,因爲要準備的東西實在太多太複雜了,每一所學校我都卡在 DDL 前一天遞交的,沒有任何多餘的時間空隙,身體都被掏空了。其次,選對導師特別重要,假如滿分是A的話,我的幾位棕櫚導師都是 A++,她們不僅輔導效率高而且心思細膩,耐心又溫柔,遇到她們我真的太幸運了~但凡走錯一步,我的申請可能不會有 happy ending 了。

最後我想對有志於投身電影行業的同學們說,真誠的熱愛是支撐你未來幾十年走下去的全部動力。或許你能成爲一個故事的講述者,或者是一部電影的創作者,因此你怎麼想、怎麼做很重要。不受外界因素的幹擾,永葆初心,真誠地對待你的事業,它才能給你好的反饋,靈感纔不會枯竭。如夢光影的背後隱藏的是衆多電影人默默無聞的辛勤付出,而你,準備好成爲其中之一了嗎?

— 我的主導師 —

Eve

英國埃克塞特大學 英語文學碩士

— 她的輔導成果 —

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工作碩士

南加州大學,公共外交碩士

紐約大學,教育學碩士

倫敦國王學院,文化與藝術管理碩士

倫敦國王學院,法學碩士

愛丁堡大學,法學碩士

......

— 我的專業導師 —

Vicky

紐約大學 媒體文化與傳播碩士

— 她的輔導成果 —

哥倫比亞大學,傳媒碩士

南加州大學,傳播管理碩士

紐約電影學院,電影與媒體製作碩士

……

-End-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