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終於黑暗爆發了...

  *內容很黑暗((請慎入別被同化

  *完全沒有文章結構可言

  *而且後面嚴重跑題

  

最近在無病呻吟地在想:甚麼是人生。

遲來的中二病讓我在壓死人的中五功課堆中萌生這個想法。

 

 

 

數年前香港有一部電視劇,裡面男主角有一句口頭禪:「人生有多少個十年?最重要活得痛快!」這句話深得香港人共鳴,在電視劇完了之後還流行了一段長時間。建基在這句話上面,我在想為甚麼我得花掉二十年在自己根本上不喜歡的事情上?

 

我不是個念書的材料,我從很小就曉得這一點,我媽也知道。

 

雖然我不喜歡及不擅長念書,有一些事情依然是透過學習令我感興趣,總括來說我還是得到益處,不過比起興趣我還是覺得學習這件事情是折磨著我的精神的元兇。至少我覺得念書對我來說一點也不痛快,絕對是痛多於快,不如說是痛苦。

 

或者在這裡很多人都會跟我說不要這樣想,別說你們會這樣說,有時候我也這樣跟自己說,可惜很多時候被害妄想勝出,然後斯德哥爾摩綜合症(人質情結)沒有在我身上發生。

 

在現今的社會跟以前的社會有著很大的差別。

 

以前的人會認為念大學是一件很厲害的事情,首先這證明你家境很好,其次證明你有一顆很好的腦袋,最後證明你將會有一條很好的出路,基於一個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你的人生已經在這裡成功了一半。但是現在唸大學好像已經變成了一件例行公事,從幼兒園到大學花費二十年或以上的青春來念書,搞不好還是得不到一份好工,倒不如早一點出社會工作,至少這樣肯定可以帶著一點家用給父母養老,何必糾結於高學歷上。

 

誰說高學歷就是成功,那麼蘋果、臉書教祖是不是成功的代表?

 

最近知道我的前輩考上香港有名的大學,我爸在我的旁邊用羨慕的語氣說了一句,然後對我嘆了一句,我的第一個反應是想:啊啊還真的對不起耶,你的女兒就是這麼廢柴考不上大學的啊,真對不起要浪費一年七萬多的學費啊。

 

輟學不是沒有想過,反正政府規定的免費教育老早過了,但是為甚麼我依然要坐在書桌面前做功課,感覺好空虛。

 

二十年,香港女性平均壽命的四分之一,我應該沒有資格說這是一段說長不長、短不短的時間,回望我連二十年也不到的十六年生命,我為甚麼要活得這麼抑壓。

 

我不會說自己帶著七色光環來到這個世上,但我不敢說自己沒有帶著一色光環活在世上。

 

總括來說,我是較為幸福的一羣。我生在回歸後香港,沒有戰爭也沒有天災的和平香港,父母有能力給我一段有水平的物質生活還很疼愛我,資訊爆發的年代給我很多的精神糧食,還有很多的元素,去證明我是一個幸福的傢伙。

 

相反,在一羣人當中,我深深發覺自己是一個平凡的傢伙,然後中二病發作令我很想知道自己的存在價值。

 

對於自家父母來說是一句對不起他們的話,但是我覺得自己的存在價值根本可以跟零比美,正所謂的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好像人類在地球生物食物鏈上的地位一樣。

 

我的長相平凡,沒有特徵,街上隨便一個都可以長得比我好。

 

我的成績中等,沒有一科突出,這樣的學生少一個沒差。

 

我愛寫小說,但是沒有人氣又寫得不好,寫不寫基本上沒有差別。

 

我喜歡畫畫,但是在街上隨手抓一百個人,肯定有人畫得比我好十倍。

 

一言概括,「平凡」。

 

當一個對世界有貢獻的人,我或者曾經想過,但是很遺憾有心無力。

 

小說《特殊傳說》裡面的主角漾漾也是一個平凡人,最多比其他人還要倒楣之外一切都很平凡,後來遇上冰炎和其他人,讓他知道自己的存在原來是有價值而有意義。這樣的主角令讀者有共鳴,然後羨慕他那變得不平凡的有趣人生,誰也會想有一段有意義的人生。

 

我有自己的夢想,大概就是因為這樣我想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但是大部分都敗於自己有心無力的現況,倒不如乖乖等人娶走然後生兒育女,為了無藥可救的人類物種增添下一代。

 

人生再這樣想下去都不會有好結果,但是我們都知道,現實是殘酷的。

 

好像我爸有時候跟我說氣話,有多半都是在說在我身上浪費了多少金錢。這樣的十多年說我還不知道推動人生的重要元素裡有金錢這一環,那麼真的當我是一個大白癡。

 

愛和說話都是一把過於鋒利的雙面刃,我們不得不擺在懷裡,而往往愛的深切,痛得更加深切。

 

孩子是用愛來灌溉的?別傻了,沒有錢看看小孩可以活到多少歲,搞不好轉個頭已經將小孩丟棄在街頭,不如一開始就別將小孩帶到來這個殘酷的世上。

 

我知道錢不是萬能,但是我更明白沒有錢萬萬不能。有一些東西好像時間和青春一去不復返,我認為死亡也是,所以學會珍惜很重要。

 

死亡很可怕,在於未知,而未知從來都是很可怕。

 

不過說到小孩,就應該說說愛情。

 

人生裡愛情佔有一席的位置。對於愛情我跟別的少女一樣懷著憧憬,尤其現在資訊爆發,情歌和愛情電視劇小說電影漫畫滿天飛,很多小孩從小就認識到愛情最表面的一層,只能說過度早熟的社會有一點可怕。

 

至少在這裡我可以自豪一下,從小我自覺自己根本不認識所謂的愛情,所以我堅持要在大學的時候才開始拍拖約會,因為我覺得那個時候我纔有能力去接觸愛情。

 

不過這數年,少男少女荷爾蒙作祟,所謂的戀愛就萌生了。跟異性曖昧我試過,要好的朋友跟我告白我試過,暗戀似的感情我試過,覺得疑惑我也試過。

 

我不求轟烈的愛情,因為知道這樣子根本沒有好結果,但求有人會在我需要他的時候,他會在我的身邊,這就是我認為愛情行進到最深的時候的表現。有一個我很喜歡的歌詞是這樣的:「偶爾眼淚直流的時候/那個時候的你/只是默默不語地/一直待在我的身邊」。我想,或者我真的在云云人海中找到這樣的人,就是幸福,就是人生。

 

佛家常說:知足是樂。

 

人性告訴我們:永遠都不滿足。

 

抑壓自己好像是人類社會的正常模式,我們將自己套入一個角色裡,然後按照一個名叫正常人的劇本白活一生,如果不按照這個不知名劇本的話,就是不正常。大概在這一百個人裡面,有九十九個人到臨終還是不知道自己出生到底懷著甚麼意義,活得一點兒也不痛快。

 

這個世上沒有一個人完全認識自己,也沒有一個人會完全知道自己今後的人生或者命運。有時候我會覺得自己是一個陌生人,這個軀殼活了十六年,但是裡面的精神真的是我嗎。

 

……

 

其實還有很多東西想說,但是太多了,說不完。

 

有時候我會覺得「活著真的太好了」,還有很多的以後讓我這樣想,但是有時候我會在想自殺究竟吞安眠藥好還是割腕好,覺得活著實在太辛苦了。

 

我的人生到底有沒有白活?

 

搞不好我死的時候也不清楚。

 

我的人生到底在追求甚麼?

 

可能是夢想,但是或者是像《海賊王》裡面西爾爾克醫生在死前可以高舉酒杯說:「這是一段很好的人生!」,又或者像羅賓一樣可以大喊一聲:「我想活下去!」。

 

我不知道,或者一生一世都不會知道。

 

 

很中二而且黑暗爆發的我。

 

 

BTW這裡引用了很多漫畫動畫小說等等,身處在二次元的它們深深吸引了我,大概是因為對現實的不滿吧,這個日後再說。

 

 

  基本上我是一個很悲觀的人,同時地,我是一個很善忘的人。

  在現實跟我提起這個,千萬不要怪我翻面。

  別跟我糾結在裡面所說的東西。

  還有光明一派請不要在留言宣揚光明神的慈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