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較關心自己的健康 對於自己所服用的藥物

都希望能夠進一步瞭解 治療什麼症狀 疾病 有無副作用嗎?

可以和保健食品一起服用嗎?

可以和降高血壓藥物 糖尿病藥物 等其它藥物一起服用嗎?

 

這些保健觀念越來越多人去重視 也相對的提高自己的用藥安全也不錯

值得大家一起努力

其中較為大家容易搞模糊 弄不清楚 的相關名詞

這個藥物 會不會有抗藥性(resistance)  耐藥性(tolerance)

會不會成癮性(Addiction)  會不會越喫越重

會不會停藥後會更不舒服的反應(藥物反彈作用)  副作用大不大呢

擔心這 又擔心那 怎麼辦 今天就來瞧一瞧吧!

1.先來說說什麼抗藥性 (drug resistance)?   

一般來說抗生素是用來殺細菌的藥物  

抗藥性一般是指細菌產生對抗藥物而使藥物不能發生作用而失效

只要是生物(當然也包括細菌或微生物)就有演化中適者生存之道

這是必然的 也是無法改變事實  自從1928年發現青黴素penicillin,

便開始了病菌與藥物之間如同蹺蹺板的平衡消長的關係 

就是細菌變強了 變厲害了 原本用第一線(最基本)的抗生素就可以殺死細菌

如今要用到第2代以上的抗生素才殺的死 纔能有效治療疾病

甚至是最後一線抗生素  萬古黴素(Vancomycin)

如果再沒有效的話  真不知道 該怎麼辦了

[1]為什麼微生物會演化產生抗藥性呢?

有些細菌會具備多條不同的抗藥代謝路徑  首先必須先能產生一些突變種 

這些具抗藥性的突變種便可通過抗生素的壓力而存活下來。一旦抗生素所造成的選擇壓力變大(如因抗生素的濫用),這些抗藥性菌株便能比其他菌株繁殖得更好,成為優勢族羣

過去因為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事前預防投藥做法值得商確)

可幫助牲畜(雞豬羊)順利生長,和減少動物生病的機會而增加產值,

但是這樣一來 反而加速細菌產生抗藥性的原因。

此外 各位大大在必須服用抗生素時則要遵照醫囑按時服用,否則未能將病菌完全殺光,使得殘存病菌增加獲得抗藥性的機會 例如是一天4次 每6-8小時服用一次

一個療程要完整服用  [2]但現今一般人怕麻煩,生病大概只喫兩三顆藥,症狀稍好,就不喫藥了 有想到就喫個一顆  忘了就算了,這樣非常容易使體內殘存的致病原全部轉變為抗藥性致病原,下次生病,再使用同樣的抗生素,就不一定有效。

另外 流行性感冒是病毒傳染 真的不一定要喫到抗生素(很多人堅持要喫才會好)

常見有可能抗藥性的藥物 :抗生素(俗稱消炎藥) 化療藥(癌症藥)  抗結核藥 

大部分的結核患者是可以完全治好的。但由於治療時間比較長,通常需要六個月以上的時間,因此有些病人在治療中失去了耐性,或是因為服藥過程中發生副作用等不適的症狀,自行停止服藥,結果造成治療失敗,甚至產生抗藥性

 

2.什麼是耐藥性(tolerance)  

當長期使用某種藥物一段時間後,身體對它的反應可能就不會像最初使用此藥物時那麼敏感,也就會變得較沒有效。這時候要達到當初的效果,就需要較大的劑量或較頻繫地使用藥物。也就是藥物會越喫越重 例如 ibuprofen(Nsaids)

原本劑量400mg  現在要喫到600mg纔有效..才能止痛

或是有些藥物(安眠藥) 原本喫半顆 之後變成1顆 現在居然要2顆纔有效

而且還有人是一次喫 2種以上的安眠藥 你看恐不恐怖

常見有耐藥性藥物:焦慮解除劑及鎮靜安眠藥(巴比妥鹽類)  甲基安非他命

麻醉性止痛藥包括:Codeine   Demoral (Meperidine)   Morphine等常見三種藥物。

噴鼻劑藥水中往往含有血管收縮劑,例如偽麻黃素之類,一開始可能效果特好,

但是過一陣子便會產生耐藥性

因此建議先使用口服鼻塞藥 真的沒效果才使用鼻噴劑

另外也可以搭配使用海洋深層水噴霧劑清洗鼻子

改善過敏性鼻炎 不要動不動就喫藥物或用鼻噴劑  

 3.藥物依賴性(Dependence)[3]:

依1964年世界衛生組織(WHO)之定義為凡起因於重複使用某種藥物,產生必須依賴此藥物的狀況而言,其產生之依藥性因藥物不同而異,有心理依藥性或生理依藥性:


a.心理依賴性(Psychical Dependence):為了得到快感而持續或週期性地使用藥物,以達到精神上的滿足狀態而言。

像很多人每天必喝一杯手調飲料 咖啡 電視廣告那種感冒藥水(15-20元)

非喝一瓶不可 感覺在這亂世 來一杯就可以得到滿足 就可以擁有天下

殊不知  睡一覺起來才知道還是得面對現實

 b.生理依賴性(Physical Dependence):受到重複使用藥物影響的一種生理狀態,如藥物終止使用時,會出現戒斷症狀如流淚、打哈欠、嘔吐、腹痛、痙攣等現象。

像很多男人會在意喫壯陽藥 會不會有依賴性呢[5]?
壯陽藥可促進血管擴張,臨牀用於症狀治療,即有勃起障礙的患者服藥後藉助性刺激,可望重振雄風,但這些患者即使不喫壯陽藥,只是回到原點,亦即無法勃起或硬度不夠,不會有藥物依賴問題。

另外還有較特別要注意的有抗憂鬱藥需要每天服用,超過三個禮拜以上才會有效果。因此抗憂鬱藥物不像是鎮定安眠藥可以馬上喫,馬上感到效果。也不能憂鬱的日子再喫,不憂鬱的時候不要喫。而且停藥也是要遵從醫師指示 不能隨便亂說停就停

 需要服用一段時間才會有效的藥物  還有癲癇藥物 

[6]服用發作的任何藥物不是隻用一次或幾天就可達到治療效果,必須連續服用一段時期後,血中藥物濃度才能維持在有效範圍內,因此開始用藥一兩星期內尚有發作,千萬不要認為這種藥物無效而要求醫師馬上換藥,或對醫師失去信心。 

 

順便說一下戒斷症狀(Withdrawal Symptom)[3]:

當一再重複使用一種或多種藥物,漸漸形成生理依藥性,一旦藥物投與中止或減少時,所產生之非常焦躁,極度不安之身體症狀,且有強烈需要服用藥物之慾望,依其依藥性程度之輕重而會出現劇吐、腹瀉、腹痛、冷汗、憂鬱、精神錯亂等現象,戒斷症狀的發生,常為藥物濫用不能禁絕的主因。

常用藥物濫用有酒精 咖啡因   鎮靜劑或安眠劑 幻覺劑. 尼古丁 大麻

像很多人菸癮很重 不來一根香菸(不來點一支香 心裡感覺不踏實)

酗酒的人常常認為別人不瞭解他們 因為已經中毒很深 還不自覺 當然心事誰知道

藥物過敏(hypersensitivity response)[7]

顧名思義,即是服用藥物之後所引起的過敏反應,而此反應的發生通常為體內的免疫系統對某特殊藥物所產生的防禦或攻擊反應,且症狀多出現於局部,輕者如:紅腫、搔癢發疹,嚴重者如:呼吸困難、血壓降低、心跳減緩、脫皮、眼、口、鼻黏膜充血或腎臟損害……等。

有幾類藥物是較常出現過敏反應,像抗生素(β-lactam antibiotics)、胰島素(insulin)、放射線顯影劑(radiographic contrast dyes)、麻醉劑(anesthetics)、阿司匹林(aspirin)非固醇類抗炎劑(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agents)和鴉片類藥品(opiates)

抗生素中的青黴素類(Penicillins)和頭孢子素類(Cephalosporins)最常引起過敏反應,症狀也最嚴重

藥物不耐症(drug intolerance)[7]

有些服藥之後的反應,也會造成身體的不適感,稱做藥物不耐症(drug intolerance),但並不能歸類為藥物的過敏,患者會有一種或多種胃腸方面的不適,例如噁心、嘔吐、下痢、腸絞、腹痛、頭昏等

總之 要有健康的人生 不要一天到晚整天到各大醫院診所看病

心裡高興的領一大堆藥物 也不一定會喫藥 只是很單純的想佔健保便宜

真是不可取的心態!!

 

我們應該是喫該喫的藥 不喫不該喫的藥 

讓專業藥師篩選出重複同樣或同類不該喫的藥物 

另外尋求第三(自然)醫療的方式治療 以減少產生抗藥性 耐藥性 依賴性的可能性  

中醫也不錯 飲食療法也行 保健食品也行 順勢醫學也行

不要貪圖一時的方便  講求速效 馬上喫下去就要有效 可是藥效過了 又沒效

需要一直喫藥才會改善而且要喫一輩子藥物的醫療是好的醫療嗎?

值得大家去思考一下

引用:
1.
抗生素與抗藥性
2.瞭解微生物抗藥性的機制
3.名詞說明
4.藥物濫用宣導網
5
.不舉喫壯陽藥 不會有依賴性
6
.http://www.24drs.com/Special_Report/Epilepsy/3-2-5.asp
7.藥物過敏反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