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MBA教育網訊】2019年3月30日,“中國工商管理研究”年度高端論壇在中央民族大學中慧樓音樂廳隆重召開。本次論壇以“中國工商管理研究70週年”爲主題,由中國社科院《經濟管理》雜誌社主辦,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承辦。北京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李國俊教授受邀參加此次論壇並接受中國MBA教育網專訪。以下爲訪談實錄。

採訪現場

北京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李國俊教授

創新與傳統結合 構建人才培養新平臺

MBA教育作爲人才培養的渠道與平臺,在教學過程中應始終強調現代科學技術創新成果與傳統工商管理,尤其是財務管理、統計等學科的交叉和融合。“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如果我們不做改變,可能就要被別人改變”。李國俊院長表示,“雖然現代信息技術的充分發展和應用對傳統工商管理學科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但是這一領域的話語權仍然掌握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並沒有交給80後。如果我們對於數字化影響體會不像年輕人那麼深刻,可能會影響學科未來的發展水平。” 以“人工智能+財務覈算”爲例,儘管當前傳統會計業務已經不需要過多的人工操作,但是大多數高校的培養方案依舊基於傳統思維基礎,培養學生的能力知識結構和思維邏輯。雖然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滿足傳統作坊式的人才需求,但是難以滿足具有一定規模及超大規模的企業用人需求。

“針對工商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我們要充分認識到現代科技、科學技術創新的成果與傳統知識理論在應用過程中的交叉與融合,並基於這種思路對人才培養方案和人才知識結構的架構重新進行梳理和構建。”

基於特色學科培養北工大特色經管人才

李國俊院長指出,北京工業大學作爲傳統工科院校,具有雄厚的傳統工科實力,其未來發展發向更是基於傳統工科的基礎優勢構建經管人才培養的特色平臺,並不斷完善學生能力培養架構:第一,要強調數理分析能力的形成。北工大具有數學、統計學等強大的學科基礎,其主要的通識教育體現在數字知識的素質培養上,未來需要將數理分析能力作爲北工大經管學院人才培養的一大特色深入挖掘;第二,要加強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北京工業大學擁有龐大的信息學部,涵蓋全面的信息產業專業,具有深厚的知識底蘊。

加強綜合素質教育 全面發展經管人才

無論是人才培養還是學科優化其實都離不開時代背景的不斷變化與更高社會要求的催進式推動。回首中國工商管理研究70年的發展歷程,在歷經引進、探索與不斷昇華階段中,也自然而然地在這一過程中形成了分水嶺,將前30年與後40年的發展形成鮮明對比。而關於工商管理學科未來發展應當培養怎樣的優質人才這一問題,李國俊院長有着自己的獨到觀點。

“未來工商管理教育評判領軍人才的標準還是需要基於綜合素質的測評。”

第一,人文素養。即要在和人溝通的過程中,懂得交流技巧,讓別人感覺到愉快、舒服,並被自身強大的磁場吸引,讓別人願意和你進行交流溝通以獲得較高人氣,便於開展個人管理活動。

第二,文學藝術修養。當個人擁有一個高雅的愛好時,可能會吸引圈內具有相同興趣的人,並能有機會和高層次人士產生思想碰撞。

第三,強大的數理分析能力。未來時代,數據爲王。在大數據時代,若個人無法從紛繁複雜、客觀的數據叢林中釐清頭緒、找出規律,建立模型、預測發展,在全球化的趨勢下,他便沒有一個定量作爲個人發展的支撐和輔助。同樣地,作爲領導者而言,便很難做出準確的判斷。

第四,國際交往能力。在全球化經濟的發展背景下,世界大市場需要擁有各種文化背景和各種語言能力的人才進行有效且多方地溝通。

第五,具備基本的公民素養。地處首都的北京工業大學歷來要求學生爭做合格公民,具備首善之區的要求,並能夠在全球化經濟交流中,展示中華民族的人文素養、綜合實力。

合影留念

(從左至右:中國MBA教育網總監張林、北京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李國俊、中國MBA教育網記者連家玥)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