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認為,這是俄羅斯罪有應得,多行不義必自斃。老毛子活該!

國際奧委會12月5日在瑞士洛桑宣布,禁止俄羅斯參加2018年2月9日韓國平昌冬季奧運會。但符合參賽規定的俄羅斯運動員可以參賽,只是不能以俄羅斯代表隊的身份、在俄國旗下參賽,贏得的任何獎牌也不會歸俄羅斯,俄國歌被禁止播放。奧委會將給其提供中立制服。

事件的背景是,世界反興奮劑組織(Wada)去年曾發布報告,詳細描述俄羅斯在索契冬奧會期間為爭奪獎牌第一、系統性讓運動員服用興奮劑的事件。這一興奮劑計劃涉及上千名違規運動員,除索契冬奧會,還包括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

去年裡約奧運會前,俄田徑等多項運動的選手也被禁止參賽。國際田聯解釋說,維持對俄禁賽,是因為該國「對使用興奮劑根深蒂固的寬容顯然沒有實質改變」。

WADA授權的獨立調查委員會2015年11月發布詳盡報告,揭示俄羅斯存在大面積的興奮劑作弊現象,以確保選手或團隊能夠獲勝或提高獲勝幾率;另有大量證據顯示,莫斯科反興奮劑實驗室長期參與對陽性結果的大規模掩蓋行為。

逃亡美國的俄反興奮劑實驗室前主任羅岑科夫(Grigory Rodchenkov)也向《紐約時報》爆料:他曾參與政府一項主導的興奮劑計劃,目的是確保俄國在索契冬奧會奪得最多獎牌,手段包括讓聯邦安全局特工調包問題尿樣。

筆者的看法是,俄羅斯遭奧運會禁賽危機的癥結在於,該國反興奮劑機構已經信譽掃地——操縱檢測結果的既有為追求政績或者所謂「國家榮譽」的體育當局,也有急於將權力尋租、變現的腐敗官員,是他們害得該國的絕大多數運動員「跳進伏爾加河也洗不清」。

加上俄羅斯沿襲自蘇聯時期的不把「嗑藥」當回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文化,導致俄運動員頻頻爆出興奮劑醜聞,更給予外界「洪洞縣裡無好人」的印象。

這讓筆者聯想起一件事:2016年4月平壤萬景台馬拉松,官方引導車故意將領先的衣索比亞選手帶錯路,好讓東道主運動員奪冠;另有兩名朝鮮選手也被揭發以抄近路的方式跑出2:15和2:16,從而里約奧運達標。

其結果是,近12年來為平壤馬拉松招募「六到八成外國選手」的南非經紀人Dewald Steyn揚言,他再也不會帶運動員來平壤參賽。

這些事件再次證明一點:在體育界,高於一切的並不是國家榮譽,而是魯迅所說的「費厄潑賴」(fair play)——對遊戲規則的恪守,否則「公平」二字根本無從談起,而公平正是一切體育競賽的基礎。

從本質上說,這不就是法律至上原則在體育界的體現么?

奉勸那些條件反射式地親俄仇美的網友一句,即便你不能對興奮劑事件就事論事、硬要扯進政治的話,那麼請你再仔細想想:歷史上對中國造成最大傷害——攫取最多領土、殺死無數民眾的國家到底是哪一個?


現在平昌冬奧會還有不到3個月的時間就要開幕了,但與之前的冬奧會不同的是,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多個國家宣布不參加本屆冬奧會,而俄羅斯則因為服用禁藥的問題,也將無緣本屆冬奧會,這種情況可讓東道主韓國非常難堪,花費了這麼大的財力物力,卻要承受虧損帶來的尷尬。

為了這次冬奧會,韓國已經想盡了任何辦法,甚至懇求俄羅斯運動員以「中立身份」來參加比賽,希望將各個國家的優秀運動員都聚集在一起,由此來緩解他們的虧損壓力。

但俄羅斯的運動員並不買賬,我們都知道俄羅斯的花樣滑冰項目一直都很強大,特別是18歲的花滑女王梅德維傑娃,已經連續取得了兩個世錦賽冠軍,她也是這次平昌冬奧會花滑項目金牌的強力競爭者,但她已經明確表態「絕不會以中立身份參加冬奧會!」

在之前的一次採訪中,梅德維傑娃說:「我為我是俄羅斯人感到自豪,但這次我卻不能以俄羅斯運動員的身份參加比賽,而我的對手可以,奧林匹克的宗旨是讓每個運動員都在公平公正的環境下比賽,但這次算公平嗎?」一邊是自己的榮譽,一邊是國家的尊嚴,梅德維傑娃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後者,對於她不將參加平昌冬奧會,我們應該給予理解。最後還想說一句,俄羅斯服用禁藥被處罰沒問題,但歐美國家就敢保證自己是乾淨的嗎?


我覺得還是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從中作梗,使體育政治化。服用違禁藥物或興奮劑,也不僅僅是俄羅斯,但被制裁最嚴厲的卻是俄羅斯,顯然是居心不良,不公平。俄羅斯是體育強國,在冬季體育運動上也有明顯優勢,冬奧會缺少俄羅斯,就缺少了精彩的競技和表演,這不符合奧林匹克精神。服用興奮劑,應該處罰,但不能實行雙重標準,實行雙重標準是對奧林匹克精神的褻瀆。


太有政治影子,就算錯了,也有改過的機會阿,哪有追著不放,哎!感覺都有美國人的影子,政治阿,現在國際哪歡迎正義阿,不管哪個事,都是美國獨霸天下,哪有公道,要欺誰就欺誰,要打誰就打誰,聯合國哪還有聯合國的樣子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