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氣溫回升,

那是春暖花開人陶醉呀,

這寒冷的冬天總算是過去了。

說到寒冬,

榕哥不禁想起今年2月初,

美國中西部地區遭遇了

史無前例的“寒潮”,

芝加哥的最低氣溫

甚至比南極還要低,

於是有人調侃,

說起避寒,還得去極地!

(戳視頻,聽榕哥聊聊極寒天氣)

其實,在美國冬季,

冷是正常現象。

要知道在北美,

全年降水比較平均,

夏季下多少雨,冬季也差不多,

夏天降水量能達到200-300mm,

變成降雪,那就是兩三米厚啊。

所以,低溫往往還伴隨暴風雪。

記性好的朋友應該還記得

2018年1月份和3月份

北美的“炸彈氣旋”,

極端寒冷、狂風暴雨再加海水倒灌,

那叫一個兇殘啊!

今年的情況也類似,

這主要是因爲北極的渦旋分裂,

並且很靠南,

從而使得中緯度地區

暴露在北極的冷空氣中。

啥叫渦旋分裂?

榕哥給你慢慢捋一捋。

首先,現在總說全球變暖,

怎麼還越來越冷呢?

其實這極寒天氣的出現,

就是全球變暖在推波助瀾。

正常情況下,在咱們頭頂,

有一個比較平直的西風帶,

風速非常強,

能達到每秒三四十米。

如此強勁的西風帶,

環繞在中緯度地區,

就像是一道隔離帶、防護牆,

將冷空氣緊緊地禁錮在極區內。

而這些冷空氣的背後大佬

就是咱們前面說到的北極渦旋,

它的穩定依賴於南北溫差。

當南邊溫度很高,

北邊溫度很低時,

中間會形成溫度梯度,

就會形成一個很強的西風帶,

環繞包裹着北極渦旋。

全球變暖在北極地區效果更明顯,

出現所謂北極增暖效應,

也就是說北極地區的增暖

是全球平均增暖的2倍,

它又叫北極放大效應。

全球增暖,北極增暖更多,

這樣一來,南北的溫差就會減少,

梯度也就下降,西風帶會減弱,

極渦變得不穩定,

原本平直的西風帶就會成波浪狀,

暖空氣向北,冷空氣向南,

北極渦旋御駕南征,

所攜帶的冷空氣就會

侵襲宜居的中緯度地區。

那隨着全球變暖愈演愈烈,

極寒天氣會不會經常出現,

導致環境惡劣,

無法正常生活呢?

這還真不用操心,

因爲從目前情況來看,

極冷的天數總體上還是在減少,

全球變暖纔是大趨勢,

人類還是多去擔心越來愈熱吧!

全球都在積極應對全球變暖時,

卻總有那麼些人會說,

地球歷史上滄海桑田、

冰期——間冰期的氣候

變化多了去了。

還有一些人會說別擔心,

地球剛出生那會可是熔融狀態,

這幾十億年一直在降溫呢,

近來這才增暖多少啊。

這咱得說說啊,

地球歷史上的氣候變化動輒

數萬、數百萬年甚至數億年以上,

而這次來勢洶湧的全球變暖

僅僅是近50多年的事情,

這時間尺度相差了幾個數量級。

您說,是不是該擔心擔心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