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斑馬消費 陳曉京

兩只蘋果15元,一顆國產車釐子2.5元,半個西瓜將近50元,最近,水果行業迎來漲聲一片,但是,賣水果的上市公司並不賺錢。

水果漲價 果業上市公司不賺錢 香梨股份賣1斤梨毛利不到3毛 新聞 第1張

2018年,國內3家水果類上市公司,毛利率維持在4%至15%的區間,且有兩家公司凈利潤全靠賣資產和投資收益支撐。

除了天氣原因導致水果減產,還有物流、庫存、渠道商等各個環節在推高價格。

業內人士發現,一斤水果從田頭到消費終端,售價大多是田頭收購價的3至5倍,更有甚者在精品水果店的價格會超過田頭價10倍。

水果漲價,氣候是主因

2018年,香梨股份(600506.SH)、宏輝果蔬和朗源股份無一例外在年報中披露,受氣候影響導致產區內水果產量減產,收入減少。

2018年,大風、低溫、冰雹以及上年果樹花芽形成少等原因,導致庫爾勒產區香梨總產量減產70%以上,香梨股份香梨銷售量同比減少49%,銷售收入同比減少2190.53萬元。

2001年香梨股份上市之後,曾多次遭遇嚴重低溫凍害天氣,香梨產量時高時低,成為香梨產業發展的主要瓶頸,種香梨、賣香梨已成為看天吃飯的典型。

靠天吃飯的還有蘋果

2018年4月,陝西、山東等蘋果主產區遭遇霜凍天氣,導致蘋果產量大幅下降,據中國果品流通協會預計減產1000萬噸以上,相當於減產近30%。

蘋果減產,市場需求並未降低,蘋果價格持續走高。

鄭州商品交易所蘋果期貨數據體現了這一點,例如,蘋果AP905合約從今年年初累計上漲19%,截至5月17日,交割結算價為1.32萬元/噸,合每斤近6.60元。

去年2月22日至5月22日,蘋果期貨AP819價格從5841元/噸漲至9361元/噸,漲幅超過60%。

卓創資訊研究數據顯示,2018年秋季,煙臺地區80#以上一二級蘋果貨源主流成交單價在4元左右,至2019年5月1日,冷庫出貨價格已達6.3-6.5元/斤。

蘋果出庫到終端,要經過物流等多個環節,最終在消費終端出現的售價在10元以上。

國內大型超市果蔬供應商宏輝果蔬(603336.SH),也嘗到了水果減產帶來的影響,2018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0.63億元,同比減少238.93%,公司解釋由於受原料主產區的氣候影響,主營的蘋果和梨因減產導致價格上漲,水果產品營業成本同比增加14.28%。

水果漲價 果業上市公司不賺錢 香梨股份賣1斤梨毛利不到3毛 新聞 第2張

賣一斤香梨,毛利不到3毛

市場終端果價喜人,其實,賣水果的上市公司普遍不賺錢。

2018年,香梨股份共計賣出534.04萬公斤香梨,收入3606.78萬元,毛利率僅4.41%,相當於每賣出一斤香梨收入6.75元,毛利不到0.3元。

受水果減產影響,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255.56萬元,同比減少34.8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52.78萬元,同比減少10.82%。

朗源股份(300175.SZ)的鮮果出口收入一直佔比公司營收3成以上,2018年,公司銷售水果2.05萬噸,實現收入1.12億元,毛利率10.57%,相當於每噸出口毛利不到600元。

與此同時,公司的鮮果銷售量不僅同比減少18.19%,其通過鮮果出口獲得的收入同比下降21.50%,鮮果收入在公司收入中的比重亦減少5.46個百分點。

宏輝果蔬在全國擁有9大倉,全國範圍內為各大超市配貨,2018年水果銷售量9.10萬噸,實現收入7.30億元,毛利率也只有14.56%,相當於賣出一斤水果僅能獲得毛利0.58元。

靠賣資產、投資續命

水果利潤薄,這些以微利狀態維持的水果上市企業如何生存呢?出售資產和投資成為他們的重要手段。

2018年11月,香梨股份將持有家合房產15%股權以1713.60萬元掛牌轉讓,增加投資收益614.36萬元;12月,公司將全資子公司昌達房產100%股權以6073.09萬元轉讓,獲得投資收益935萬元,加上理財收益79.40萬元,當年獲得投資收益1425.96萬元。

朗源股份的情況也差不多,2018年,公司出售持有的永輝超市股票等,獲得投資收益達7432.98萬元,佔比利潤總額比例94.16%。

香梨股份不止於續命,還在於保命。

香梨股份是國內最大、唯一以香梨為主要產業上市的農業公司,上市17年以來,累計虧損已接近億元。

為改變業務單一局面,公司曾涉足果酒,因交通不便,果酒等飲料未達預期。

退出果酒業後,公司陸續涉足肉用驢、化工、房地產等行業,2009被ST,隨後在幾次易主過程中不斷變賣資產才得以走到今天。

水果漲價 果業上市公司不賺錢 香梨股份賣1斤梨毛利不到3毛 新聞 第3張

朗源股份在主營業務之外,頻頻向數據業務拓展。2018年5月,公司斥資2.4億元收購東方傑瑪10.48%股權;12月,公司出資2.09億元獲得優世聯合51%股權。

2018年,公司來自太原數據中心業務收入2155.45萬元,凈利潤743.60萬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