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84ba8f87475a17cb8f78383b4c075553_25493363_190115_0022.jpg

这一个多月以来

我和逋逋利用周末空闲时间,安排了一堂共玩谷的课程

我们上的班级是PG5

有关此阶段详细的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气氛、教室环境可以看下述的官方资料:(有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2044107359141002/posts/2150025775215826/

PG51.5-2.5岁)活动说明

这个阶段的孩子,表达沟通、运动、理解能力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学习力也越来越强,此时渐渐导入强化聆听指令、训练身体各部位协调、社交及语言表达技巧,对孩子的认知能力也会更加提升。

每周1堂,每堂50分钟

每堂课内容包含

1. 认知主题活动(颜色、形状、大小、前后等等)

2. 感觉统合活动(大小肌肉活动、美术手作等)

3. 点心时间(生活自理/团体常规)

4. 生活小故事时间(训练孩子专注聆听并提升生活自理观念)

 

逋逋从第一堂的生涩、大哭,到最后的成长,真的让我感受很深。

就让我带你们一起回顾一下吧!

 

第一堂:

共玩谷的老师和助教,都非常亲切的引领我们进行课程的流程转变。

课堂最多会收8位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又以一位大人陪同为限,以维持课堂品质。

而为了让一起上课的家长可以全心全意陪著孩子一起玩、一起学习,课程中是不能使用手机的!

助教老师会负责记录所有人的照片,于课后再上传至云端硬碟供家长们下载。

(虽然以前习惯自己拿手机狂拍,一开始对于这项规定还真有点不习惯,但是共玩谷的立意就是家长要专心地引领小孩一起学习,所以也真的也没时间拍照耶!

所以有助教帮忙记录课程的这点真的是很贴心呢~)

其他同行的家人可以在教室外,以监视器大萤幕观看课程进度与宝贝们的互动。

c84ba8f87475a17cb8f78383b4c075553_25493363_190115_0024.jpg

身在经过精心设计的50分钟的课程中,总觉得时间过得好快喔!

c84ba8f87475a17cb8f78383b4c075553_25493363_190115_0001.jpg c84ba8f87475a17cb8f78383b4c075553_25493363_190115_0002.jpg

第一堂的宝宝可能都会对这样的课程,冲击感受有点大,

所以其实听老师说很多宝宝第一堂都会比较不知所措而哭了起来(逋逋也是一直不肯离开妈妈,屁股一直黏在我腿上),

好在老师和助教都非常专业,在宝宝哭闹的当下,会适当的引导他慢慢进入状况,

且不急于要求,会温柔的给宝宝时间适应。对妈妈说著:「妈妈没关系,你可以再等他一下下,我们先不用勉强他,他还在观察......」

像是点名等动作,会依序叫出小朋友的名字向前,

我们是新来的,老师就是最后才叫到我们,让逋逋有时间观察,每个小朋友被点到名字之后的反应、动作,进而他也能做到了!

(同堂课的妈妈更是好心的安慰著我:「每次新生来都会这样的!这很正常,不用担心喔」,是个很舒服亲切的团体啊!)

c84ba8f87475a17cb8f78383b4c075553_25493363_190115_0003.jpg c84ba8f87475a17cb8f78383b4c075553_25493363_190115_0004.jpg

 

第二堂:

进教室前我想说这次是漏了贴名字吗?

结果发现其实全班都没有贴名字在身上XDDD

老师竟然第二周就可以记住小把逋的名字,真是好强大的记忆力!金鱼脑妈妈感到无限崇拜!

 

这次小把逋也算是很有进入状况了,可能我事前也有跟他预告我们等会要做的事,也让他吃饱睡饱了!

这堂课后连老师都大力称赞他表现超好!(妈妈也超级惊讶这两次的转变)

 

共玩谷课程的设计

会在结束后提供课后单,在上课的当下我们只知道:「好,现在来做这件事!」

殊不知仔细阅读了课后单内容后,我才发现,原来背后有这么深的学问。

这段就节录一小段单子上的内容给大家参考,例如:

小肌肉-盖手印:触觉活动。出生至两岁为「感觉动作期」,

在这个阶段宝宝会借由口腔与手部的感觉来探索环境、

认识事物,宝宝可以透过触觉来学习喔!

每一项课程的设计都有其背后的意义呢~

这边的内容就是根据班级同学们的年龄,设计合适的课程,甚至贴心地提供课后单&亲切地提醒家长们回家一样可以和宝宝这样互动。

让课堂中的亲子互动与学习内容,可以延续到真实的家庭生活中。

 

c84ba8f87475a17cb8f78383b4c075553_25493363_190115_0005.jpg c84ba8f87475a17cb8f78383b4c075553_25493363_190115_0006.jpg

刚好遇到圣诞节,还有穿插圣诞节相关的活动,感觉得出来,是很认真办学的一群人呢~

课程设计多元,每次都有不同的惊喜呢!

这周的圣诞主题是,用颜料盖印出一颗圣诞树,逋逋第一次尝试颜料作画,完全不敢徒手触碰颜料!

但我们对面的小朋友,整个很放情的作画,是个超有趣的体验呀!

(最后老师要将颜料盘收走时,也有主动注意到逋逋都还没有碰触到,所以有特地拿到他面前问他,要不要自己试看看呢?

逋逋才慢慢地沾了一点点,按个几下XD)

c84ba8f87475a17cb8f78383b4c075553_25493363_190115_0007.jpg c84ba8f87475a17cb8f78383b4c075553_25493363_190115_0008.jpg

每到点心时间,宝宝们一一找老师领取椅子,乖乖坐好,等大家都舀完点心后,才能一起开动,这个部分我觉得也真的很有意义。

对于长时间在家,单独一打一的妈妈宝宝,在这边可以体验&执行到团体生活才有的常规。

是一个很好趁机教育宝宝,培养“等待”的好习惯,也是对于之后进入团体生活(幼稚园)之前的训练。

「我们要等朋友们碗里都有食物之后,才能一起开动喔!」

 

第三堂:

其实我们前一堂课是没有班级的,我们这周有提早到了一些时间,

发现课前老师和同学就在教室了,小朋友们玩著教室里的玩具,等时间接近上课了,老师开始数到十,大家就有秩序的将玩具收好。

c84ba8f87475a17cb8f78383b4c075553_25493363_190115_0009.jpg c84ba8f87475a17cb8f78383b4c075553_25493363_190115_0010.jpg

我也很喜欢课堂前的点名动作!

唱唱跳跳暖身

还有课堂结束后

老师的再见歌、再见拥抱,以及盖好宝宝印章

(逋逋总是会开心地看著他两手上的印章,还一直说妈妈?妈妈?看我的手没有盖,还要拉我的手去给老师XDDD)

来到第四次之后,在课堂上建立的固定流程,逋逋竟然就可以执行得很好了。(规矩竟然已养成耶!)

跟我们相比的旧生更是厉害,流程上正常是吃完点心要自己将椅子推回角落给老师收起来。

小朋友们竟然也就自动自发的吃完点心,主动地要把椅子推回去了,都不用老师提醒!

(哈,但是有时候我们下个阶段会用到椅子,所以不用收椅子时,有小朋友要把椅子推回去,连老师都觉得好可爱喔!)

一边和家长解释,孩子已经养成收拾习惯的规矩了,一边连忙著向小朋友解释:我们这周不用收椅子!谢谢你们~

c84ba8f87475a17cb8f78383b4c075553_25493363_190115_0011.jpg c84ba8f87475a17cb8f78383b4c075553_25493363_190115_0012.jpg

(利用动物小玩偶和椅子,教宝宝认识上与下)

这堂逋逋表现很好,老师牵著他做一次示范给大家看

 

第四堂:

1. 一样的点点名(害羞地站在很后面,再伸长手指去点XD)

2. 选乐器唱唱跳跳,看傻眼的逋逋(好像不太在行唱歌跳舞XDDD)

3. 学习跨越这个动作,高中低三个阶梯(大肢体动作的部分逋逋总是可以玩得很开心~

4. 这堂课认识前面&后面,结合洗澡,逋逋帮小熊洗前面的肚子&后面的屁股~(认识身体部位)

c84ba8f87475a17cb8f78383b4c075553_25493363_190115_0013.jpg c84ba8f87475a17cb8f78383b4c075553_25493363_190115_0014.jpg

c84ba8f87475a17cb8f78383b4c075553_25493363_190115_0015.jpg c84ba8f87475a17cb8f78383b4c075553_25493363_190115_0016.jpg

 

 

第五堂:

这是我们两个人在这边上课的最后一堂了

小把逋还太小,没有真的和其他宝宝交流到太多

但活动中,老师总亲切地以“朋友”互称他们

设计选取篮子里你最喜欢的乐器,一番唱跳完,说出

「好~现在和你身旁的朋友,交换手中的玩具」

  

逋逋总是很乐意分享手中玩具

当然也是有第一次做这件事的宝宝会崩溃,不想放开手中心爱的乐器

但经老师&家长引导后也都可以完成指令

继续跟著音乐唱唱跳跳

看到宝宝们这样“成熟”的互动,真的很可爱。

1. 淡定哥一样和老师一起示范给同学看,大肢体动作,手幅墙壁走独木桥、坐下下阶梯

2. 绕著圆圈圈走,听老师指令踩进大/小圈圈

3.叠叠乐由大到小叠起,同时认知颜色 

 c84ba8f87475a17cb8f78383b4c075553_25493363_190115_0017.jpgc84ba8f87475a17cb8f78383b4c075553_25493363_190115_0018.jpg

c84ba8f87475a17cb8f78383b4c075553_25493363_190115_0020.jpg c84ba8f87475a17cb8f78383b4c075553_25493363_190115_0019.jpgc84ba8f87475a17cb8f78383b4c075553_25493363_190115_0021.jpg

 

 

每堂下课后我们总会留在大厅玩著厨房组&智高

这是妈妈宝宝们互相交流的自由时间

c84ba8f87475a17cb8f78383b4c075553_25493363_190115_0023.jpg

对于经常一打一的妈妈宝宝

共玩谷提供的课程以及场合非常适合,除了妈妈们可以互相交流之外,还可以认识新朋友。

但最重要的是,共玩谷精心设计的课程内容,可以省去妈妈们做功课的时间。

什么时期应该学会认知什么内容,透过他们专业的课程设计,我们在家中可以轻松地重复练习这些学习内容。

 

一起唱歌、动动身体各部位、跳跳舞,这是我们之前从未在家中试过的呢~

很高兴在这边上课,其实不只宝宝,连妈妈也学到了更多呢~

 

以上大概是,这几场课程经历下来我的心得,和有兴趣的妈咪们分享,

总体上真的很推荐呢~

看完分享,有心动的妈咪可以直接私讯共玩谷粉丝团,申请课程的体验试上喔。

 

 

共玩谷 亲子玩习所  https://www.facebook.com/playgrouptw/

#PG #Playgroup #PG5 #台北市 #忠孝敦化 #共学团 #共玩谷

#课程体验心得分享 #推荐

#小把逋的生活点滴 #8boohappylife #1y7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