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曾經都列入了死亡榜單,很多權威證據跟學者都曾表示過它們全部滅絕,但令大家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些動物們卻又奇蹟般的“復活”了,人們重新在地球上又找到了它們的蹤跡!讓我們來走近這些充滿神奇色彩的動物:

1、愛爾蘭大鹿

愛爾蘭大鹿又稱爲鉅鹿,是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最大的鹿。

在“更新統”晚期和“全新統”早期,它們生活在亞歐大陸――從愛爾蘭到貝加爾湖。從最新知道的物種殘骸來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700年,大概是7700年前。

鉅鹿爲何在7000多年前銷聲匿跡?科學家們將其滅絕原因分析集中在鹿角(而不是它龐大的身體)上,甚至有人假設,鉅鹿的滅絕是巨大鹿角限制了雄性鹿穿過森林地帶或是其它不適應行爲而導致。

但前不久,網上流傳有超級獵手在叢林中重新捕獲到了這個神祕物種。關於愛爾蘭大鹿究竟還存不存在地球,又引發科學家的廣泛爭議。

2、豪勳爵島竹節蟲

原產於距離澳大利亞東海岸600公里的豪勳爵島上,在當地被戲稱爲“樹上龍蝦”。

1918年從擱淺的“Makambo”號運輸船逃逸出來的黑鼠進入豪勳爵島,給這種大型昆蟲(能長到15釐米長,25克重)帶來滅頂之災。科學家曾認爲它們在1930年時已經滅絕。

1964年,一支登山隊來到波爾斯金字塔——位於豪勳爵島東南方23公里處的一座壯觀的海蝕柱——意外地發現了一隻已死的豪勳爵島竹節蟲。

2001年,在一次夜間探險中,科學家在一叢灌木中發現了24只活的豪勳爵島竹節蟲。有兩對繁殖期的成蟲被帶到了墨爾本動物園。

3、腔棘魚

這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動物學家原以爲腔棘魚已經全面滅絕,但後來竟發現了活生生的個體,而且還是兩種:Latimeria chalumnae和Latimeria menadoensis。

現存的腔棘魚屬於矛尾魚屬,是肺魚和四肢哺乳動物的近親。科學家一度認爲腔棘魚所屬種類已經在大約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滅絕。

想象一下南非博物館館長瑪羅麗·考特內·拉蒂邁見到這種奇特魚類時的驚喜吧,1938年12月23日,當地一位漁民捕到了一條腔棘魚,並交給了她。

4、恐怖小蜥蜴

這種被稱爲“恐怖小蜥蜴”的物種在1883年時才被首次科學描述,其學名爲Phoboscincus bocourti,只分布在南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亞島。

這種蜥蜴體型較大,能長到50釐米長,因其又長又尖的牙齒而獲得惡名。

科學家曾經認爲恐怖小蜥蜴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就已經滅絕,直到2003年12月,來自法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專家拍攝到了一隻活體,該物種才重新回到了現生物種的行列。

研究者沒有捕捉和殺死這一稀有物種,只是進行了拍照和攝影,這一行爲獲得了廣泛的讚譽。

5、南秧雞

科學家認爲,南秧雞在數百萬年前從澳大利亞飛到了新西蘭。在新西蘭定居之後,南秧雞的體型逐漸變大,失去了飛行能力。

當老鼠、貓、狗和豬等動物被引進新西蘭之後,南秧雞的種羣數量急劇下降。科學家曾認爲,在1898年,最後4只野生南秧雞被殺死了。

多年來有關這種鳥類還繼續存在的傳言,以及未經確認的目擊報告,促使政府和科研機構展開了一次調查。

1948年11月20日,由傑弗裏·奧貝爾率領的一支團隊在默奇森山附近重新發現了南秧雞。2013年,據估計有260只左右的南秧雞處在官方的保護之下。

6、巨型帕盧斯蚯蚓

1897年,巨型帕盧斯蚯蚓(學名:Driloleirus americanus)在華盛頓的普爾曼第一次被發現。

不過到了20世紀80年代,科學家認爲這種奇特的白色蚯蚓已經滅絕。直到2010年,科學家才重新發現了這一物種。

儘管被稱爲“巨型”蚯蚓,但這是與其他蚯蚓相比,而不是說這種蚯蚓就是怪物。

有關巨型帕盧斯蚯蚓的資料也非常稀有,不過動物學家估計,這種蚯蚓能長到1米長,可以鑽到5米深的土壤中尋找水源和營養物質。

7、古巴溝齒鼩

古巴溝齒鼩(學名:Solenodon cubanus)的外形毫無美感。

這種原始的哺乳動物由德國自然學家威廉·彼得斯發現於1861年,但有關其棲息地的信息卻十分零散,科學家直到1890年才觀察到活體。

到了20世紀70年代,許多動物學家認爲古巴溝齒鼩已經滅絕。

人們在1974年和1975年又捕捉到了這種有毒的哺乳動物,使人類現代捕捉到的古巴溝齒鼩數量達到了36。

直到1999年人們才又見到了古巴溝齒鼩,而2003年一隻活體的發現使整個古巴都轟動了,重量爲680克,科學家對其進行了兩天的研究,然後放回了野外。

8、百慕大海燕

百慕大海燕因爲其詭異的叫聲被稱爲“Cahow”。這種鳥曾經在大西洋的百慕大島非常常見,有傳說稱16世紀時,西班牙探險者曾被它們的叫聲嚇到,認爲該島嶼上居住着魔鬼。

登上島嶼的人類發現,百慕大海燕很容易捕捉,到了17世紀20年代,這種鳥類被宣佈滅絕。

1951年,美國鳥類學家羅伯特·庫什曼·墨菲、百慕大自然學家路易斯·莫佈雷和大衛·溫蓋特在百慕大羣島的城堡灣發現了18對集中築巢的百慕大海燕。

後來,保育人員在南薩奇島進行了重建百慕大海燕種羣的努力,到2005年總的個體數量已經達到了250。

9、草原西貒

草原西貒原產於中南美洲的大查科地區,其第一次進入科學家的視野是通過1930年發現的化石。

由於沒人問過當地人是否知道有什麼野豬,或者類似豬的動物,因此該物種被認爲在數千年以前已經滅絕。

1971年,來自阿根廷北部的報告顯示,草原西貒還存在着。

當地人其實都知道草原西貒的存在,並稱之爲“Tagua”,但對它們的瞭解卻很有限,因爲草原西貒行蹤神祕,對人類非常警覺,且在條件最好的時候也沒有出現大規模數量增長。

它們已經適應了大查科地區灼熱、嚴酷的自然環境,以多刺的植物爲食,目前野外的數量只有大約3000頭。

10、拉帕爾馬巨型蜥蜴

拉帕爾馬巨型蜥蜴曾被認爲在16世紀初就滅絕了。它一度棲息於西班牙加那利羣島的拉帕爾馬島。

2000年前,隨着人類來到島上的貓給這一爬行動物種羣帶來滅頂之災,巨蜥數量不斷減少,直到500年前被人認爲絕跡。

2007年,還是在加那利羣島,拉帕爾馬巨型蜥蜴被重新發現,只不過這次發現地點成了格蘭加那利亞島,這也是目前唯一發現巨蜥的小島。

拉帕爾馬巨型蜥蜴是一種巨型蠍虎,其活動範圍可達海拔800米左右。拉帕爾馬巨型蜥蜴以旱生植物爲食,而且很可能是卵生動物,壽命約爲四年。

在過去的一千年裏,拉帕爾馬巨型蜥蜴的身長不斷變短,如今只有三十釐米長。其實不僅僅是拉帕爾馬巨型蜥蜴,加那利羣島上的其他蜥蜴也經歷過被認定滅絕,而後又重新被發現的過程,例如1974年重現的希耶羅巨型蜥蜴和1999年重現的拉戈梅拉巨型蜥蜴。

11、老撾巖鼠

老撾巖鼠在2005年4月最初被發現時,找到它的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和泰國的生物學家們把它歸入一個全新的種類。

但一年以後,這一分類被推翻,老撾巖鼠實際上是第三紀中新世晚期(約一千一百萬年前)便已滅絕的矽藻鼠的分支。

科學家們是在距離泰國邊境附近的老撾中部地區的一次探險活動中發現這種齧齒動物的。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的野生動物學家喬治夏勒博士表示,這種動物在絕跡一千一百萬年後再度現身絕對要比發現它是一個新物種更讓科學界興奮。

目前,科學界對這種生物還幾乎一無所知,包括它的具體種屬、它的現存數量,以及採取怎樣的保護措施等等都知之甚少。

老撾巖鼠外觀很像黑鼠,但身上的毛又濃又密,有長鬚,還有松鼠似的大尾巴。老撾巖鼠行走的樣子和步履蹣跚的鴨子有些相像,後足張開成一定角度,這種姿勢非常適合攀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