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學期平心而論,收穫是最多的。第一節課就開始聽著**老師講的養生的內容,其實老師說的很對,但凡有大的成就的學者之類的都要有一個好的身體。現在我們沒有健康的身體,等我們到三十四十歲正要出成績的時候身體必然會垮掉,那我們還要成就有何用。這些話牢記在心裏面,有時候仔細回顧,真的挺中肯的。在上課期間,第一節課講的一個補充的內容就是抱球,貌似是一種很養生的方法,雖然我當時還沒有很舒服的感覺,但是總體結束之後還是比較舒適。然後就是之後的課程中加上的推手等等的內容,真正的感覺是大學體育有了一絲樂趣。所以上完幾周之後我感覺運動更有意思,每次一二節下課後我就在第三節課去運動場跑跑步,練練曲臂懸垂,然後第四節課再繼續上課。可能我鍛煉的時間還是不夠多,現在身體素質雖然相對於以前有很大進步,但是還是不算很好,我也會繼續努力著不斷提高這方面的鍛煉。在上課過程中,每一節課都過得很充實,每次下課真的都感覺渾身的累。因為每一節課中我們都要練習一套拳十來遍,一遍一遍打下來確實是很累。有一節課,累的下鋪步真的都做不下去了。經過將近半個學期的學習,我們學會了初級一路長拳。剛開始看到張洋老師在前面進行動作演示,非常羨慕老師的動作,覺得非常的帥氣,猶如行雲流水,動作很有力度,並且非常連貫順暢。尤其是那個勾手,真的是美到了極致。如今我們自己也學習的那些動作,發現那並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練就出來的本領。儘管我有很努力的學習,但是還是沒有張洋老師做得那麼好看、有力度。我知道每一個動作都要做到位,蹲馬步時雙腳開大,達到自己兩腳間的距離為三腳寬,腳要內扣,弓步要達到兩腳間距為四腳寬,而且弓步和馬步的轉換身體盡量不抬起。做虛步時要將重心放在後腳上,前腳可以隨時提起來,學習每一個動作都要用心去體會它的意義,要想到標準的動作是怎麼樣的,而還要提高速度,實在是一件難事。但無論如何,我都會努力學習的,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像老師一樣優秀。我在網上查到,長拳是新中國成立後,在吸取查、華、炮、紅等傳統拳種之長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拳種。它具有動作舒展大方、快速有力、動迅靜定、節奏鮮明的運動特點。長拳的姿勢要求頭正、頸直、沉肩、挺胸、立腰。上肢動作要舒展挺精神狀態上還要體現出攻防意識。在完成這些動作時,起止點、路線、力點都要清晰、準確,應充分體現出動作的攻防特點。如「彈腿沖拳」應先抬大腿再迅速將小腿踢出,要求膝部伸直、腳面綳平、力達腳尖,沖拳時,拳要從腰間沿直線向前快速有力的旋轉衝出,力達拳面,上下肢動作應協調一致,做到「手到眼到」。勁力要求剛柔相濟,順達而有爆發力。在做沖拳、推掌、頂肘、彈腿、踹腿等動作時,要運用先柔後剛的「寸勁」,使力量順達到動作的著力點。「起於根,順於中,達於梢」,方能做到節節貫通、勁力順達。同時,還要求以意識支配動作發力和以呼吸配合發力,做到內外合一,即所謂的「以意取力,以氣催力」。 長拳運動中身法多樣:閃、展、藤、挪、起伏、轉折等動作變化在軀幹的緊密、協調配合下,達到上下和順、首尾相隨、完整一體。要使身法恰到好處,除應加強軀幹的柔韌性訓練外,更要體會動作要領和攻防含義。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