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MMI OVER

看到这图有没有吓到,没错,台湾每年的申请澳洲打工度假签证的人数,就像林书豪般不断地一飞冲天

前阵子在澳洲移民局官网找资料时,偶然发现这份「Working Holiday Maker visa program report」

毫不犹豫地立马将他抓下来,洋洋洒洒一共有30页,RJ且将它翻做"2011年澳洲打工度假计划报告书"

澳洲移民局在这份报告里面,发表了近五年来澳洲核发给世界各国的打工度假签证的数据和趋势变化

看到数字职业病立刻发作的RJ,将里面的数据化繁为简,重点摘要了几个观察,写了这篇解析和各位分享

 

话说在正式进入重点之前,一定要在帮大家复习一下澳洲打工度假签证是什么?

RJ是这么认为的:

「澳大利亚政府对于特定国家年满18岁未满31岁之青年,审核其基本资格后发予WHV打工度假签证

   凭此签证得于澳洲一年内享有合法工作权,借以补充其旅行支出,并体验澳洲文化及生活」

而澳洲的打工度假签证和斯斯一样有二种,也就是所谓的417类和462类 (Sub Class 417/462)

虽然一样都叫做打工度假签证,但是这417和462签证的申请门槛可是天壤之别

光是一个IELTS要有4.5分,台湾可能一半的申请人都要考不过吧(搞不好更多)

(移民局为了区隔二者,还小玩了一下文字游戏:417叫Working Holiday,462叫Work and Holiday)

好在我们台湾是属于417类签证的国家,超好申请,这都要感谢台湾外交单位和澳洲侨界的多年努力阿!

WHV417vs462

 

回到移民局报告书的内容,首先是打工度假计划的合作国家与计划开始的时间表

哇勒!打从我还没出生英国、加拿大、爱尔兰就有打工度假签证了,还真是历史悠久阿

台湾是从2004年才开始的,日本和南韩都早我们好多

而在2006年的荷兰之后,澳洲好像都不再签订417打工度假签证,反而都改成限制较多的462

不过算一算,这417类的亚洲国家就那么四个,我们真的比别人幸运很多很多了

开放年度  

 

接下来看到的是最近这六个年度以来,移民局核发给台湾的打工度假签证数量

从05/06年度的739,一路快速成长到09/10年度突破万人,而在去年度更向上攀高到1万3千多张

年度的成长率不但没有趋缓,还达到了36%

去年这个成长数字与报告中其他20几个国家将相比,排名是第二高,仅次于爱尔兰的47%

除了各式报章媒体的大力报导之外,这几年归国打工度假客五花八门的旅游分享和工作经验

应该也是促成这股「澳打风潮」的原因之一吧

P9

 

再来看看申请澳洲打工度假签证的季节性 (所有国家合计)

很明显地,申请的最高峰出现在北半球暑假的7-8月,如果以平均出发前2-3个月开始申请签证的习惯回推

大家还是习惯在南半球开始逐渐回暖的时候,出发到澳洲开始这一年的打工度假之旅(RJ也是在8月申请的)

在西方人传统的年度节庆大月(耶诞/跨年),则申请人数是相对最少的时候,当然1月就一定会有人潮回补

每月核发数  

 

每年除台湾之外,世界各地还有20多个国家的青年都在申请澳洲打工度假签证

从各洲的核发人数来看,还是以欧洲占比最高,大约在六到七成

其实也不难想像,毕竟语言和文化背景都比较近似,加上澳洲和欧洲位在地球的二端,完全相反的气候

加上政经局势稳定、治安良好、气候宜人、自然资源充沛、原生物种独特

也难怪欧洲人会将这南方大陆视为人生必游的国家之一,打工度假的形式对他们来说更是稀松平常

常看他们几套简服,一个大背包扛著所有家当,也能在澳洲各地云游四处为家

这也是他们和亚洲来的打工度假客很不一样的地方

P2

 

在去年移民局和给各国的签证总数中,以英国的占比最高(21%),其次是南韩、爱尔兰、德国和法国

台湾排名第6,占比为8%,其实比我想像中的高很多,再继续成长下去,应该很快就会进前三名了

但不知道是不是RJ都一直待在雪梨的关系,我怎么感觉遇到的都是法国人和韩国人比较多

没什么遇到英国和爱尔兰人,但英国和澳洲...其实是同一个国家吧,所以那21%应该要扣掉,哈哈

P5

 

在申请澳洲打工度假签证的前几名国家中,这几年申请人数也各有消长

总的来说在06-09年度大致上各国都持续增加,仅有日本每年持续在下滑当中

但在09/10年度之后,英国、南韩、爱尔兰都出现大幅下滑,德国、法国也出现成长趋缓的状态

而在去年度南韩更是继续走低,跌破3万大关,回到五年前的水准,这究竟是出了什么状况?

可能是经济因素,也许和南北韩政治局势发展有关,或其实是因为金融海啸而申请人数过度扩张的回档?

详细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P4

 

最后这张胖油桶图,分别呈现了近二年,持有WHV正在澳洲境内打工度假的各国青年占比

其实和核发的占比大约相同,但在去年,台湾的势力稍微小赢了德国1个百分点,和法国并列第四大国

可见台湾打工度假客在澳洲的力量正在日益茁壮中阿!

不过,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将来到了澳洲,面对的竞争对手也都是这些国家的打工度假客

当然,和你在农场工厂并肩作战一起努力采果赚钱,或是下班去酒吧齐聚狂饮的朋友也可能都会是他们喔

P3

 

写了这么多,不知道是否让读者们对澳洲打工度假签证有另一面的了解

这股"前进澳洲"的风潮,最近这2、3年在的确台湾相当热门,也在网路引发许多去与不去之争

当然各有立场也各有道理,但有人会问RJ你什么选择要去?

我常喜欢开玩笑地说:再不去都要世界末日了!

你们看我部落格最下方从开站以来就挂了末日倒数钟,可见我有多信,哈哈

 

RJ想表达的重点是:人生是自己的,想怎么做自己想清楚就好了

一直去看那些无聊的口水,如果对于厘清自己生涯目标没有正面帮助的话,那还不如就跳过吧

网路语言随便说说永远很简单,网友不论是鼓励你或阻扰你都不用负任何责任

要战,永远战不完的,也没有任何意义

讲什么性别比例、讲什么回国失业、讲什么赔光积蓄铩羽而归、讲什么发生危险、讲什么传统包袱…

都是在放大局部掩盖全部,不要让这些影响自己的判断力

就连人到了澳洲,该往东还是该往西、该移动还是停留、该农场还是工厂、该回台湾还是继续留下…

人聚在一起讨论的话题都不出这些,种种争辩都离不开耳边的

实在没必要为这些旁枝末节影响的自己的中心想法,确定方向,找对方法,去做就是了



RJ自己觉得去或不去都不是重点,澳洲打工度假也不是唯一的选项,没有那么严重

重点在自己有没有因为这段经历成长了什么...

有没有变得更会规划自己?

有没有变的更会解决突发问题?

有没有因此更了解自己?

有没有增加在逆境当中的谋生能力?

我去完回来了,以上答案都是正面的,哪你呢?你要的是什么?

不论别人怎么说(别人也包含RJ),每个人想要什么自己最清楚

最后要面对和承担一切决定的还是只有你自己

 

我相信末日之说

但RJ觉得我对于末日的相信应该是一种追求生命价值的动力转换...

贾伯斯说他一生只有二天:第一天和最后一天

因为他将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当作是最后一天

如果,那个众说云云的末日为真,我是不是更该好好珍惜身边的人?

更要牢牢抓住每一个能够肯定自己的机会,让自己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发挥价值?

当然,末日降临也许可以成为极端行为的借口...所以散进家产、所以轻生自残、所以没有希望

但我认为那仅只是另一种消极逃避和自暴自弃,因为这些人已经对他们的生命失去信仰


相反地,对我来说

如果每天都是最后一天,如果已经没有什么好失去的

那么,面对各种问题或挑战时

我必将勇往直前!

P1020073

(图片摄于雪梨Bondi Beach)

这份报告其实还有许多数字我没有整理上来

对原始报告有兴趣的朋友,可至移民局官网下载:

http://www.immi.gov.au/media/statistics/pdf/working-holiday-report-jun11.pdf

REPORT

※本文资料取自澳洲移民局,RJ整理制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