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恆大已形成以民生地產爲基礎,文化旅遊、健康養生爲兩翼,高科技產業爲龍頭的產業佈局。高標準的發展思路也將助力其迅速打開市場,爲業績帶來新的增長點

《投資時報》記者 王彥強

在市場調控加碼、經濟去槓桿等因素影響下,2018年衆多企業面臨着不小的經營壓力。在此背景下,那個頻頻讓外界驚喜不已的恆大,依然用實際行動交出了一份令投資者甚爲滿意的答卷。

3月26日下午,中國恆大(3333.HK)發佈2018年度全年業績。2018年,該公司實現毛利潤1689.5億元,同比增長50.5%;實現淨利潤722.1億元,同比增長高達106.4%;全年實現累計合約銷售金額5513.4億元,銷售面積5243.5萬平方米,超額完成了2018年5500億元銷售目標。

在地產主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恆大的“新能源汽車”“文旅”及“大健康”產業亦爲市場帶來更多想象空間。

在2018年業績發佈會上,談及公司多元化發展,中國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如數家珍:“經過前9年的調研和探索,恆大進入了旅遊產業,‘恆大童世界’和‘恆大水世界’將成爲填補世界空白的兩個拳頭產品。在大健康領域,“恆大養生谷”將可以提供全週期、全方位的養生養老健康管理服務,契合中國的健康養生養老的發展。汽車產業同樣如此,我們認爲新能源汽車產業在未來5—10年將可以達到幾萬億規模,市場空間非常巨大。而恆大,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大做強做成功!”

在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恆大多元化轉型得到了長足發展,目前該集團已形成以民生地產爲基礎,文化旅遊、健康養生爲兩翼,高科技產業爲龍頭的產業佈局。高標準的發展思路也將助力其迅速打開市場,爲業績帶來新的增長點。隨着地產主業持續高質量發展以及多元產業的不斷壯大,恆大將給投資者帶來更大的想象空間。

底氣源於實力

中國三大龍頭房企中國恆大、碧桂園(2007.HK)、萬科(000002.SZ)陸續公佈2018年年報,從年報的各項數據情況來看,恆大在總資產、營業收入、淨利潤、土地儲備等核心指標方面均處於領先位置。

自2017年啓動“規模+效益”的戰略轉型以來,恆大在保持規模不斷增長的同時,實現了高質量的發展。財報顯示,2018年恆大實現營收4662億元,同比增長49.9%;淨利潤722.1億元,同比增長106.4%;核心淨利潤783.2億元,同比增長93.3%。目前恆大總資產高達1.88萬億元,同比增長6.7%,淨資產3086億元,同比增長27.4%,現金餘額達204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恆大各項利潤指標均創中國房地產行業有史以來最高紀錄。

事實上,恆大一直保持着持續高速的發展狀態。Wind數據顯示,恆大2014年銷售額爲1315億元,而至2018年其銷售額已達到5513億元,5年複合增長率高達43.1%;銷售面積亦從2014年的1820萬平方米,增漲至2018年的5243萬平方米,複合增長率達30.3%。

營業收入、核心淨利等財務指標也十分突出。2014年其營業額爲1114億元,2018年的4662億,年複合增長率達43%;核心淨利潤亦從2014年的120.9億元增至2018年的783.2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59.5%;總資產從2014年的4744.6億元增至2018年的18800.3億元,複合增長率41.1%。

《投資時報》記者注意到,恆大之所以能成爲極少數業績逆市大增的房企,與其在產品品質及成本方面實現平衡控制息息相關。

在提升產品品質、增加產品附加值以及打造全環節精品方面,恆大一直不遺餘力。公司規定:項目施工單位必須爲全國前十強;所用材料均爲國內外知名品牌;園林環境均按豪宅標準設計;並通過配套先行、升級物業服務、完善售後等措施,增加產品附加值,爲老百姓提供高品質、高性價比的精品住宅。

在成本控制方面,恆大采用統一規劃、統一招標、統一配送的標準化運營模式,銷售和管理費用率持續降低,由於成本控制能力的不斷提升進一步確保了利潤總額的不斷提升。

此外,恆大在土地戰略儲備方面頗爲精準。無論是2006年前瞻佈局二線省會城市、2009年率先進入二三線城市,還是近年大規模迴歸一二線城市,恆大都能根據自身的資本實力以及行業市場的發展趨勢,準確前瞻地做出戰略決策,取得了大量優質的項目,爲公司高質量發展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據《投資時報》記者瞭解,截至2018年年底,恆大在228個城市擁有項目811個,土地儲備達3.03億平方米,單個項目規模較大,土儲成本爲1635元/平方米。世邦魏理仕對恆大土地儲備的評估值爲9758億。目前恆大在粵港澳大灣區擁有項目109個,總規劃建築面積約4927萬平方米,總貨值超過16000億元。

新能源汽車“癡心不改”

房地產主業的高質量發展爲公司多元化佈局提供了堅實保障,而新能源汽車產業恰是其多元化佈局的重要一環。目前恆大已經構建起集整車研發製造、動力電池、輪轂電機電控、銷售渠道網絡、智慧充電平臺爲一體的世界最先進的完備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閉環。

具體來看,在汽車整車研發製造能力方面,恆大併購了瑞典NEVS,該公司是繼承了瑞典薩博汽車核心技術的一流車企。同時,恆大也與世界頂級超跑品牌科尼賽克組建合資公司,共同研發製造最頂級的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汽車電池方面,恆大收購了卡耐公司,該公司擁有目前世界領先的日本動力電池技術。在新能源汽車電機技術方面,荷蘭輪轂電機公司亦爲恆大收購,目前相關產品已經實現量產。

恆大參股的世界500強廣彙集團則擁有全球最大的汽車銷售渠道,這一合作相當於打通了新能源汽車的銷售端。而在新能源汽車充電方面,經過一年半研發,恆大已經研製出新能源汽車的智慧充電平臺,解決了社區充電難的問題。

許家印表示,恆大造車除了資金實力外,最核心的優勢在於企業管理。“在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恆大這些年在企業管理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尤其在企業制度建設、文化建設、隊伍建設等方面都下了很大功夫,形成了從嚴管理、獎罰分明的管理文化,以及非常強大的執行力。”許家印表示,“恆大計劃三年內實現50—100萬輛的產能建設,首款電動汽車將於6月在天津基地投產。按照規劃,恆大力爭3—5年成爲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

文旅、大健康產業蓄勢待發

除了新能源汽車,多年前就開始對公司未來發展進行大量調研的恆大,亦將目光瞄準文旅和大健康產業。

在文旅板塊,恆大瞄準行業痛點,打造了全球唯一的大型童話神話樂園“恆大童世界”和全球最大的大型溫泉水樂園“恆大水世界”,此兩項都屬於填補世界空白的拳頭產品。

《投資時報》記者注意到,恆大目前已佈局15個恆大童世界,預計2021年起陸續實現開業。恆大水世界也預計未來2—3年在全國佈局20—30個項目。

同時,恆大在大健康板塊着重打造填補中國空白的養生養老拳頭產品“恆大養生谷”,目前已佈局12個,今年計劃再新增15個,預計會員消費額將突破100億元,預計2021年相關項目將陸續開業。事實上,作爲美國哈佛大學附屬教學醫院布萊根醫院在境外的唯一附屬醫院,博鰲恆大國際醫院也已正式開業。

據權威組織測算,未來十年中國文旅市場規模最高將達50萬億。而到2030年中國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將達16萬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