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的老爸鄭芝龍是明末著名的海盜頭子,手裡頭有三千多艘戰船,還有一支規模達到十多萬人的軍隊。這支軍隊是由各路海盜組織而成。至於據點幾乎佔據了整個東南亞地區,為了方便跟明朝打交道,所以鄭芝龍選擇以台灣做為據點。

而且鄭芝龍的老家也是福建人,所以福建和台灣則成為了鄭芝龍歸順大明朝後的主要據點。投降了大明朝以後的鄭芝龍,依舊還是半官半盜,控制著整個東南亞的商貿圈。

當時但凡想要在東南亞海域經商,就必須要給鄭家交保護費。

交完錢以後,就能夠得到鄭家的一面保護旗,這樣在海上就不會受到海盜的襲擾。其實保護他們的本身就是最大的海盜,以至於其他小海盜要想生存,也必須要投靠到鄭家的集團勢力之中。

所以在鄭芝龍組建的這台商業巨無霸之下,鄭家的財富幾乎富可敵國。而且他跟當時的日本關係也很好,畢竟日本是倭寇的老基地,當地人有做海盜的潛質。所以鄭芝龍的部下當中,有很大一部分力量是日本人。鄭芝龍甚至還娶了一個日本老婆田川氏。而這位田川氏便生下了我們的民族英雄鄭成功。

鄭芝龍返回福建的時候,只帶了鄭成功回來,其實他還有一個弟弟是留在了日本,在後期也給了鄭成功不少幫助,至今他弟弟的後人都在日本,而鄭成功作為國姓爺的威名,至今也在日本流傳。

鄭芝龍投降明朝不久,其實明朝已經名存實亡了。

在扶持了傀儡皇帝隆武帝上位以後,鄭芝龍有了投降滿清的想法。可是鄭成功表示強烈反對,於是鄭芝龍只帶著幾十個隨從便前去投誠。人家看他把軍隊都扔家裡,自己一個人跑過來,這有什麼用呢?所以就扣押了鄭芝龍,而且對鄭家集團發起了進攻,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氏也慘死於清軍之手。正是因為如此鄭成功才會成為鄭家集團的繼承人,開始了反清活動。

鄭成功初期其實實力並不怎麼強大,因為他老爸留給他的家產已經四分五裂。他剛剛上位很難服眾,所以在攻打福建幾座小縣城的時候,都吃了虧,好在他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力量,所以但凡陸地上吃了虧,他就能到船上躲躲。而滿清是不會水戰的,所以這就是鄭成功集團能夠存活那麼久的主要原因。

公元1651年,鄭成功南下廣東,準備跟李定國會師。

可是鄭成功沒想到,自己的大本營廈門卻遭到了清軍的圍剿,不得已之下,鄭成功只能選擇回援廈門。可是當時廈門已經被清軍攻破,鄭家集團四分五裂的狀況再次出現,他的幾位叔叔要麼投降了清朝,要麼逃到了海上,鄭家在廈門的所有積蓄,被清軍搶掠一空。鄭成功的老婆和孩子要不是逃到了海上,早就被清軍殺掉了,所以這一次鄭成功差點就徹底完蛋了。

不過鄭成功本人是比較有能力的,他不害怕失敗,在失敗以後,他開始反思總結,慢慢恢復過去的力量,在公元1656年,鄭成功帶兵圍攻廈門,終於收復了廈門,而且也陸續收復了泉州、南安等地。這個時候的鄭成功已經逐漸成熟,他有了成熟的戰略思想,所以便打算開始北伐,以報國讎家恨。

鄭成功最輝煌的戰績,就是北伐打下南京城。

可惜他的陸軍力量實在是比較薄弱,我們知道鄭成功北伐基本依靠的都是海上的力量,海軍直奔南京而去,可是陸地上很少有城池是被鄭成功佔領的。這就直接導致一個問題,即使鄭成功打下了南京,那也不可能守得住南京。因為清軍在陸地上的兵力實在是太強悍了,鄭成功壓根就敵不過。

北伐失敗以後的鄭成功,基本上淡出了與清朝對抗的舞台,開始專心對付荷蘭人。當時荷蘭人雖然海軍強大,但是到了東南亞想要做生意也必須要給鄭家交保護費。他們自然不願意,等到鄭芝龍死了以後,鄭家集團分崩離析,這個時候荷蘭軍便強行佔領了台灣。

結局:台灣是鄭家軍糧的主要來源地,這個時候已經被荷蘭佔據多年,所以現在鄭成功就算是為了自己的軍隊,也必須要收復台灣。所以在擊敗了荷蘭人,佔領台灣以後,鄭成功的勢力範圍,基本上就在東南亞一帶,而大陸之上只有泉州、廈門、金門幾個沿海城市在手裡。

其實鄭大木也沒有多大的地盤,其基本盤仍然是金廈一隅之地,其部隊也不滿十萬人。不過鄭大木的優勢在於水師遠強於清朝,但是在古典中國這個典型的陸權國家來說,並沒有什麼卵用。

這一點鄭大木也是心知肚明,所以他一直在謀劃在大陸上給自己打出一塊根據地,這樣一來可以獲得穩定的經濟產出,二來可以以此來要挾清朝,在迫使清朝承認鄭家擁有獨立的經濟利益的情況下歸順清朝。

但是這同時也放大了鄭大木的劣勢,因為鄭大木雖然水師不錯,但是缺乏陸戰能力,尤其是缺乏攻堅能力。歷史上鄭軍攻擊清軍堅固設防的城市,往往在清軍援軍到達之後無功而返,甚至被清軍反殺。比如說鄭大木當初攻打福州的時候,就因為守城平均從別的城門衝出來而潰敗。

與此同時,鄭軍水師的表現也因為地盤的縮小而差強人意,畢竟金廈一隅之地的經濟產出實在太小,無法提供充足的軍費,所以鄭軍水師的規模和質量都有所下降。比如鄭軍攻打江寧一役,鄭軍水師不僅沒有發揮作用,反而被弱小的清軍水師重創,被焚毀數百條船,這對鄭成功來說是致命的。

更何況,時間在清朝這邊。因為古典中國是典型的農業國家,清朝統治者廣袤的國土以及眾多的人口,可以為清朝提供穩定且大量的經濟產出。雖然鄭成功割據海島,清軍水師弱小拿他沒辦法,但是,這都是暫時的。清朝只要恢復經濟生產,就可以隨時組建一支強大的水師去收拾鄭大木。

與此同時,清軍採納鄭軍降將黃梧的建議,針對鄭大木經濟基礎薄弱的缺點遷界禁海,其本質就是對鄭氏進行經濟封鎖,把鄭氏困死在海島上。

對於清朝來說,雖然遷界禁海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但是由於其國土廣袤也不在乎損失沿海的經濟產出。對鄭氏來說反而是致命打擊,因為鄭大木要想維持金廈這個基本盤,就必須要依賴於大陸提供的諸如糧食、布匹、醫藥等生活必需品。

所以,鄭大木就把目光瞄準了台灣島。不同於大多數人的認知,台灣島長期是無主之地,所以荷蘭東印度公司便在台灣島修建了城堡,作為從巴達維亞到日本長崎的中轉站。但是由於台灣島尚未完全開發,且缺乏糧食,所以當時荷蘭東印度公司一度準備放棄台灣島。

鄭大木誤以為台灣島是一片世外桃源,所以便揮師東進,準備趕走荷蘭人。

雖然鄭大木得償所願,但是問題在於,鄭大木在歐洲軍事技術以及城防技術的打擊下損失慘重,再加上缺糧導致大量的士兵餓死,同時台灣土著也不斷的襲擊鄭軍,因為鄭軍搶奪他們的糧食。

最後的結果是揆一帶領彈盡糧絕的東印度公司保安榮譽投降,此時鄭軍也十分虛弱,而且鄭大木也派人把家眷送回大陸。但是得到台灣的鄭成功因為台灣尚未完全開發而無法為軍隊提供充足的軍費,所以之後大量的鄭軍離開台灣到大陸投誠清朝,施琅渡海平台的的水師當中就有不少鄭氏降兵降將。

正如我之前所說,時間在清朝這邊。最後妄圖在海外自立乾坤的海賊在清軍的武力威懾下不得不投降,台灣島也變成了清朝的台灣府,最後成了台灣省。

現在台灣省也不安分,和幾百年前的鄭氏同樣妄圖在海外自立乾坤,所以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畢竟台灣島的經濟產出決定了台灣根本沒有自己決定未來的資本,而且台灣島的經濟也註定只能依賴大陸生存。

全文完


說起鄭成功,大部分人都知道他是明末抗清名將,也是抗擊荷蘭侵略者,收復台灣之人,要知道,南明的統治其實一直都處於風雨飄搖之中,鄭成功何德何能,能夠率領軍隊抗衡清軍如此之久?

鄭成功之所以能夠抗衡清軍十幾年,主要是因為他的背後有著一股強大的勢力。

當然了,這股勢力並非鄭成功自己創建,而是繼承他父親的。

鄭成功的父親,名為鄭芝龍,鄭芝龍原本是東南海一方海商,說是海商,其實實際上也就是海盜,不過他們以做生意為主,做不成生意的,那便搶。

鄭芝龍的勢力發展的很是迅速,沒過多久他就已經是東南海海商中的龍頭老大。

此後沒多久,鄭芝龍就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彼時的明朝早已風雨飄搖,能收服這麼一伙人對明朝來說也是好事。

這之後,鄭芝龍打擊異己,徹底成了東南海的霸主。

清軍入關,大明王朝迅速分崩離析,鄭芝龍便率軍前去抵擋,當然,鄭芝龍最後也投降了。

鄭成功於是便率領父親所留東南海舊部繼續抵擋清軍。

鄭成功勢力最強大的時候,順著海路可以包圍南京,當然了,最終還是要被擊退的。

南明時期,鄭成功儼然成為了南明軍中的肱股之臣,沒有鄭成功,南明只會敗得更慘。

此外,鄭成功還進軍台灣,趕走了佔領台灣的荷蘭侵略者,保衛了祖國領土完整。

鄭成功率領的北伐軍一度打到了南京城,如果攻陷了南京,那麼北伐軍就可以佔有半壁江山,也便能夠形成威脅到大清統治的強大勢力。

只是可惜,雖然鄭成功傭兵十餘萬,佔據了水戰優勢,但最終卻是輕敵了,鄭成功對南京圍而不攻,手下十餘萬人士氣越發低沉,再加上糧草問題,鄭成功軍進展緩慢,最終被清軍一舉擊潰。

鄭成功勢力最強大的時候,已經擁有了與清軍一爭高下的資本,但最終卻是輕敵,導致了昔日用汗與血得來的一切被其親手葬送。

南京一役之所以會失敗,主要都是鄭成功謀劃的失誤,若不是鄭軍圍而不攻,以己之短攻敵之長,也不會落得那般下場。

鄭成功能夠擋住清軍的進攻,絕對不是僅僅能做到勉強自保而已,更多的,鄭成功甚至一度可以做到與清軍一爭高下的地步。


鄭芝龍投降清軍後不久隆武政權滅亡,鄭成功為抗清避走金門,當時跟隨他的船不過十數艘,人不過幾百。當時恰逢一艘鄭芝龍遠洋貿易的商船回來,還不知道鄭芝龍投清,鄭成功抗清的事,一時大意被鄭成功劫持,鄭成功利用船上的財物開始在福建沿海各地招兵買馬、收編鄭芝龍舊部,更在南澳募集了數千兵力。

1647年(清順治四年,永曆元年)一月,鄭成功在小金門(今日金門縣烈嶼鄉),以「忠孝伯招討大將軍罪臣國姓」之名誓師反清。由於鄭成功實力弱小, 1647年(清順治四年,永曆元年)七月,鄭成功會同鄭彩部隊攻打海澄,失敗;八月,鄭成功又與鄭鴻逵部合圍泉州府城,清漳州副將王進率援軍至,鄭軍不敵敗退。 當時海澄不過是縣城,泉州也非大城,鄭成功手下新兵很多,久攻不下,只能說明鄭成功當時實力弱小,不得不退回重整旗鼓。

1648年(清順治五年,永曆二年),南明浙江巡撫盧若騰等人來歸,鄭成功蓄積實力後再次出擊,攻克同安縣。五月,鄭軍圍攻泉州;七月,清朝靖南將軍陳泰、浙閩總督陳錦、福建提督趙國祚等轉而攻擊同安,鄭軍不敵,守將、軍民死傷無數。不久,清朝援軍抵達泉州,鄭成功乃解泉州之圍,愴然退回海上。

同年,清朝江西總兵金聲桓、王得仁於江西起兵反清,清朝廣東提督李成棟亦投向永曆政權,使反清復明的聲勢一時大漲;只可惜各方反清勢力在彼此沒有默契、各自為政,鄭成功也是元氣大傷,基本沒有。不久後,清廷壓制了江西的金聲桓、王得仁勢力;廣東李成棟軍亦於次年(1649年)滅亡。

鄭成功在之後的幾年裡一邊抗清一邊積蓄力量,無奈福建民少地貧,再加上清軍封鎖,因無法採購大宗貨物而做大遠洋貿易,也無法得到有效的物資補給,實力增長較緩,但由於無法威脅鄭成功的水師,清軍也疲於奔命。

鄭成功起兵不易,發展艱難,最危險的時期是1651年(清順治八年,永曆五年),清福建巡撫張學聖得知鄭成功的主力軍隊已經前往廣東,廈門防務鬆散,乃命令馬得功、王邦俊等趁虛攻擊廈門。馬得功挾持身在南安的鄭芝豹,命其交出船艦渡載清軍往廈門,並且順利在海面上擊敗鄭軍。面對清軍來襲,負責廈門防務的鄭芝莞未戰先怯,只顧著將財物搬運至私人船上逃亡;使得清軍相當輕鬆就攻破廈門,並將鄭家的積蓄、裝備掠奪一空。由於事出突然,董夫人與鄭成功長子鄭經只來得及攜帶祖宗牌位避於海上逃過一劫。鄭成功於廣東得知了廈門遭襲擊的訊息;原本他仍堅持繼續南下勤王,但終因上下將士思歸,哭聲遍聞,乃不得已班師回廈門。此役,鄭成功後營被破,險成流寇。

鄭成功在收復失地後,整頓內部,慢慢發展,1656年(清順治十三年,永曆十年)四月,濟度調集各路水師進攻廈門,於圍頭海域遭鄭軍痛擊,清軍大敗而歸。鄭軍取得泉州戰役的勝利。十二月,鄭成功部隊又在閩東北取得護國嶺戰役的勝利。鄭成功終於壓倒清軍,變被動為主動。

但直到1659年,鄭成功起兵北伐南京,他也沒有佔領過大陸上較大的城池,只能說他的勢力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大,面對清軍的騎兵優勢,鄭成功在野戰中非常吃虧,防守有餘而進取不足,一旦深入內陸就有後路被斷的危險。


鄭成功(1624年8月26日-1662年6月22日),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石井鎮人,漢族,明末清初軍事家,明末抗清名將,民族英雄。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儼,號大木。其父鄭芝龍,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時監生,因蒙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並封忠孝伯,世稱、「鄭賜姓」、「鄭國姓」、「國姓爺」,又因蒙永曆帝封延平王,稱「鄭延平」。俗稱「國姓爺」

1645年清軍攻入江南,不久芝龍降清、田川氏在亂軍中自盡;鄭乃率領父親舊部在中國東南沿海抗清,成為南明後期主要軍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襲、包圍清江寧府(原明朝南京),但終遭清軍擊退,只能憑藉海戰優勢固守海島廈門、金門。1661年率軍橫渡台灣海峽,翌年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灣大員(今台灣台南市境內)的駐軍,開啟鄭氏在台灣的統治,但不久即病死。有《延平王集》行世。鄭成功死後,台灣民間陸續建立廟宇祭祀,其中以台南延平郡王祠最為重要。


在明朝歷史上有一段倭寇猖獗的時期,經過朝廷的進攻以及逐漸開放的海禁,倭寇數量一下子就下去了不少。但是仍然限制了對日本的貿易,而且還是有限度的開放對東南亞的貿易,這就給了海盜生存的空間。所以到了明朝末年,又一個強大的海上勢力崛起,就是鄭成功的爸爸鄭芝龍。

我們先來說一下鄭芝龍他家的勢力到底有多大。他以台南和日本的長崎作為大本營,在巔峰時期,他家裡有超過三千多艘大船,還有一支超過十二萬人的軍隊。這支軍隊里啥人都有,包括中國人、日本人、朝鮮人甚至還有非洲黑人。小編看到這段描寫的時候也是大吃一驚。那時候任何人要到東南亞做生意,都得向鄭芝龍他家交保護費。交了保護費,就能夠得到鄭家的一面旗,有了這面旗,就可以平安航行。

當時荷蘭人可以說是海上霸主,但是荷蘭人到了東南亞,也得向鄭家交保護費。鄭芝龍的這種政策,讓他的家族變得富可敵國。由於有鄭家這個超級大海盜的存在,其他的小海盜反而不敢鬧事了,這就讓東南亞的海面上獲得了一種同意的秩序。這大致就是鄭家輝煌的日子。


鄭成功(1624年8月26日-1662年6月22日),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石井鎮人,漢族,明末清初軍事家,明末抗清名將,民族英雄。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儼,號大木。其父鄭芝龍,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時監生,因蒙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並封忠孝伯,世稱、「鄭賜姓」、「鄭國姓」、「國姓爺」,又因蒙永曆帝封延平王,稱「鄭延平」。俗稱「國姓爺」

1645年清軍攻入江南,不久芝龍降清、田川氏在亂軍中自盡;鄭乃率領父親舊部在中國東南沿海抗清,成為南明後期主要軍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襲、包圍清江寧府(原明朝南京),但終遭清軍擊退,只能憑藉海戰優勢固守海島廈門、金門。1661年率軍橫渡台灣海峽,翌年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灣大員(今台灣台南市境內)的駐軍,開啟鄭氏在台灣的統治,但不久即病死。有《延平王集》行世。鄭成功死後,台灣民間陸續建立廟宇祭祀,其中以台南延平郡王祠最為重要。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