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大波來自smart的瓜遞到你的面前,差點就喫不下!

  2019年3月28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和戴姆勒股份公司宣佈,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關於smart的瓜總算塵埃落定了!

  根據外媒的報道,戴姆勒集團正要考慮smart品牌的去留問題,據說在今年之內就會有答案。不得不說,戴姆勒已經忍了smart好久!

  其實,從梅賽德斯-奔馳與瑞士手錶巨頭SWATCH(斯沃琪)合作造車那一刻起,smart已經整整虧損了21年,從未盈利。按照統計,這21年裏,它們每年還得虧5億至7億歐元,累計已經損失達40億歐元。試問,這麼“敗家”的車企,誰忍得了?

  作爲一款追求時尚、藝術性的品牌,如果沒有“財大氣粗”的戴姆勒,恐怕早就已經倒閉了!但戴姆勒爲什麼會突然想要甩掉smart品牌呢?這得問一下它們的銷量了!在2018年,smart在全球賣出了12.9萬輛,銷量同比下滑了4.6%。

  有了這兩條理由作爲導火索,smart品牌的處境確實很危險!而且,大家最近應該聽說過,戴姆勒的董事長兼CEO蔡澈博士,很快就要退休了,而即將上任的掌門人康林松,可謂新官上任三把火,顯然他很想讓奔馳獲得解脫。

  就在3月28日,國內媒體報道,戴姆勒奔馳與吉利汽車將在中國合資生產smart,雙方以50:50股權比例成立合資公司。這是繼去年吉利汽車以90億美元收購戴姆勒9.69%的股份之後,又一次震驚業界的神操作,吉利再次成爲了“接盤俠”。

  其實很早之前,已經有小道消息稱,北汽將會與奔馳合作,實現smart的國產化。但這次合作的對象發生了180度的改變,變成了吉利,這不免讓人感到意外。

  當然,smart不可能再引入燃油版車型進行國產,因爲現在的政策基本不允許這樣做。但長城寶馬的合資項目非常具有啓發性,因爲它們將引入純電動版MINI。所以這次smart的國產,也會引入純電動版的車型。

  一輪神操作之下,smart能徹底逆襲了嗎?恐怕沒那麼簡單!從這一代smart誕生以後,它已經逐漸失去了優勢,雖然尺寸比上一代更大,行駛品質也更好,但高昂的售價以及另類的定位,都是它的硬傷。

  在德國,它的最低售價也要11290歐元,大約8.4萬人民幣,而在英國,它的售價甚至達到11590英鎊,大約10.28萬元人民幣,其它歐洲國家,比它們更昂貴。海外售價尚且如此,那就不用再提國內11.38-21.29萬元的售價了!

  有人認爲,smart國產以後,售價很可能會降低不少,競爭力會有提升。但在我看來,這還不一定有勝算!因爲國內不少自主品牌以及造車新勢力,早已經推出smart同類的新能源車型,雖然與smart相比確實有差距,但這個級別的車型,人們最希望它有低廉的價格。

  不過,smart或許不屑與這些產品進行競爭,畢竟論品牌,論知名度,論安全性,smart確實更勝一籌,而且它有奔馳的光環照耀,絕對能成爲它的殺手鐗。

  對吉利來說,這反而是大好的機遇。大家不要認爲smart車身小就沒技術含量,它在車身輕量化以及車身結構構技術方面都有獨特之處,值得吉利學習。而吉利與奔馳的合作,還有可能會融入來自吉利的新能源技術,比如電機、電池、電控系統等。如果這一切都能實現,這將會爲吉利後續的其它合作項目提供更多的談判籌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