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大規模打撈,因為誰都不確定,貝加爾湖裡到底有沒有高爾察克的黃金。

(海軍上將高爾察克)

1918年8月,高爾察克的手下將領科貝爾率軍攻下了喀山,並且迅速佔領了電報局、車站以及喀山銀行。當時沒有人能想到,這個已經被佔領的城市,還能剩下什麼有價值的財物。

但是,科貝爾驚訝的發現,喀山銀行的金庫了,竟然還藏著沙皇的大量黃金。現在已經沒有明確記錄,證明沙皇為什麼要把黃金放在喀山,也無法確定,這些黃金佔了沙皇財寶的多大比例。

不過,科貝爾意識到,這些黃金對於高爾察克來說,非常的重要。所以,他立刻把黃金裝上車,率領軍隊長途行軍,把寶藏送到了高爾察克手中。

高爾察克具體拿到了多少黃金,目前還沒有確定的說法。有研究者稱,他拿到這批財物之後,就分成了三份:一份運到了赤塔保存起來,一份珠寶和文物運到了托波爾斯克,最後一份大約500噸的黃金,由他自己親自保存。


高爾察克缺錢,他想要打敗敵人,必須花錢武裝自己的軍隊。

(電影《無畏上將高爾察克》)

所以,這筆黃金的一部分,直接被用來向英法等國購買武器彈藥……不過沒想到,對方勢如破竹,自己的軍隊節節敗退。

於是,他只好帶著剩餘的黃金和部隊,坐火車沿著西伯利亞大鐵路東逃。結果,白衛軍的另一支部隊,捷克軍團,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為了能換回一張「護身符」,決定出賣高爾察克。

他們攔截了火車,逼迫高爾察克交出黃金,然後,捷克軍團把黃金交了出去。

那麼,貝加爾湖黃金的傳言,又是怎麼來的呢?

後來有研究者發現,高爾察克的黃金大約為520噸,購買武器彈藥之後,至少剩下400噸至500噸。但是捷克人交出來的,只有300噸黃金。這其中相差的一兩百噸黃金,去了哪裡?


所以,有傳說認為,在被捷克人團團圍住之前,高爾察克為了安全,把一部分黃金和列車改了另一條路線。

但是,運送這批黃金的士兵,到達貝加爾湖上之後,被風雪圍困,全軍覆沒。天氣暖和之後,黃金連同車廂一起,沉入了湖中。

但是,這僅僅是傳說。貝加爾湖是世界第一深湖,最深處達到了1600多米,平均水深都有730米。以目前的打撈水平,且不說要在3.15萬平方千米的湖面上準確定位黃金位置,如何下潛如何打撈,都是大問題。

所以,不是不想撈,而是技術水平有限。再加上目前關於高爾察克黃金的消息,都是傳說,還無法確認。

萬一花了大功夫還啥都撈不著,那不就虧大了。


◇高爾察克與1600噸黃金的故事完全可以再拍攝一次泰坦尼克號,或者尋寶盜墓的電影了。下面,我們就設想一次貝加爾湖尋寶之旅,來看看為什麼沒打撈。

◇1. 從自然環境上看:

◇貝加爾湖位於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南部。關於貝加爾湖在《漢書·蘇武傳》就有記載,應該是大家熟悉的蘇武放羊的地方。當時,屬於我國北方民族匈奴掌控。到了1727年,清朝政府與沙俄簽訂條約,割讓了貝加爾湖。自此,這片被古人稱為「北海」的地方,徹底的脫離了我國。貝加爾湖是世界第一深湖、歐亞大陸最大的淡水湖。我們來看一組數據,就知道它的深與大了。湖長636千米,平均湖寬48千米,自駕100公里/小時,還需要14個小時到達。平均水深730米,最深處達1600多米,這個平均深度大概有230多層樓的高度。從這點看,一是探尋寶藏的區域範圍太大,不像電影裡帶有尋寶圖的,沒有摸金校尉的本領還真難找到具體位置。二是湖水太深,技術、裝備很難在這個深度順利開展打撈工作。即使打撈了,成本估計也會很大。

◇2. 從技術裝備上看:

◇採取什麼樣的方式,就需要什麼樣的裝備。打撈方式,無外乎人工打撈和機器打撈兩種方式。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潛水裝備性能逐步提高,潛水的水平也相應提升,潛水深度也不斷加深,但是裝備再先進、技術再先進,超過三十米深度,潛水員就會發生噁心、嘔吐、震顫等中樞神經系統紊亂的現象。所以對於700多米平均湖深的貝加爾湖,人工打撈的方式基本上行不通。萬州大巴車墜江打撈就已經驗證難度了。智能機器打撈,雖然現在水下成像、水中通信等難題已經有所解決,尤其是深海潛水機器人已經能夠達到幾千米的深度了,但是在複雜的湖底環境中尋找黃金還是有很大難度的。打撈工作早有報道,畢竟是一筆寶藏深潛海底,比如2010年的時候,一艘俄羅斯的潛艇就在貝加爾湖底發現了疑似金黃色的物體。機器打撈是否可行,難點在哪裡,沒有具體研究,也不好下結論。

◇3. 從打撈成功後看:

◇如果能夠順利打撈,黃金的歸屬是最大的麻煩。原沙皇俄國艦隊司令高爾察克的後人、沙皇的後人、幾十萬沙皇貴族軍隊的後人,甚至當時運輸黃金的列車人員的後人,都可能站出來爭奪黃金的所有權,導致打撈者竹籃打水一場空。

◇個人觀點,若有不妥,敬請指正。


這種事情真假不一定,也許是玩的障眼法,故意轉移視線。沒人會輕易相信。再者說撈這些貴重物品需要巨大的精力和物力,萬一撈不成功或者撈出來再成為別人的囊中物就划不來了,所以,沒人輕易願意一試。


傳言不足信。況且打撈不是你想就可以的,俄政府能同意嗎?況且打撈成本太高,人工、設備、運作、環境監測以及打撈失敗的風險太高,投入和收益不成正比,不值得打撈。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