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建國60週年臨近,一批紅色經典電視劇如《保衛延安》、《潛伏》、《北平戰與和》、《誓言無聲》、《解放》等歷史資料片陸續播出,從多層面、多角度解密了當年國共兩黨的諜報戰,將那些鮮為人知的「絕密」公佈於眾,熒屏上險象叢生,危機四伏,懸念不斷,給人一種奪人魂魄的刺激感。尤其是一部《潛伏》,詳盡地描述了曾經忠心耿耿追隨「黨國」的軍統特務餘則成,如何從一個「軍統精英」轉變為共產黨的「孤膽英雄」,吸引了眼球無數。儘管這些經過藝術加工的諜報戰讓人眼花繚亂,不勝唏噓,殊不知這只是冰山一角,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共產黨竟然把間諜派到了蔣介石以及其他軍政要員的身邊,而蔣本人及黨國袞袞諸公們卻蒙在鼓裡一無所知。有這樣一個歷史細節值得回味,也發人深思。那是開國大典禮炮響過之後的1949年初冬的一天,抗命不歸滯留北京的原國民政府和談代表張治中、邵力子、劉斐等人,在中南海邂逅曾長期擔任胡宗南高級幕僚的熊向暉,張治中哪裡曉得熊向暉的真實身份,他心中十分納悶,詫異不解地問:「這不是熊老弟嗎?你也起義啦?」在場的周恩來接上話茬:「他不是起義,是歸隊了。」此時的張治中恍然大悟,禁不住感慨萬端地說道:「我早就知道蔣介石在軍事上、政治上都遠遠不是共產黨的對手,事到如今才知道,他在情報上也遠遠不是共產黨的對手啊!」

間諜,民間俗稱「臥底「,又稱「姦細」,是一種極其特殊的行業,專一刺探蒐集敵對一方的軍事、政治、經濟情報為目的,有時一份準確可靠的情報,能決定一場戰爭的勝敗乃至一個國家的生死存亡;一個成功的間諜,具有「四兩撥千斤」的奇效,抵得上十萬精兵強將。其職業門檻高,風險高,壓力大,隱祕性強,非意志堅定者斷難擔當此重任。尤其長期「臥底」於蔣氏本人及國民黨軍政高官的共諜,不僅要長袖善舞,還需拿捏分寸,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直至丟了性命。前面提到的熊向暉,就在蔣介石的愛將胡宗南身邊「臥底」十幾年,源源不斷的向中共輸送情報,個人真實身份卻隱蔽得天衣無縫。他以卓越的才幹博得胡宗南的賞識,不到二十歲即擔任胡的機要祕書,長期接觸國民黨軍政的高級機密,凡是蔣介石下達給胡宗南的密令都由熊向暉簽收,而胡宗南的所有命令也由熊起草撰寫。有了這樣的「臥底",延安窯洞裏的中共決策者猶如安上了「千里眼」和「順風耳」,任是胡宗南怎麼折騰得雞飛狗跳,中共也瞭如指掌從容以對了。1947年三月間,蔣介石密令胡宗南調兵遣將搞突然襲擊進攻延安,熊向暉隨即通過祕密渠道傳遞出去。待到胡宗南的先頭部隊進入延安時,中共的機構及軍隊早已從容撤退,由劉少奇、朱德率一部東渡黃河進入華北,而毛澤東、周恩來等人繼續堅守陝北,國軍佔據的只不過是一座空城,鬧了個狗咬尿泡——幹喜歡。在此後大兵壓境的日子裡,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中央機關一直轉戰陝北,在敵軍的縫隙間遊刃有餘,出奇制勝,直至尋找到有利戰機,大量殲滅胡宗南軍隊,最終又收復延安。難怪周恩來神采飛揚地說:「蔣介石的作戰命令還沒有下達到軍長,毛主席這裡早已經看到了。」除了熊向暉之外,同時「臥底」於胡宗南軍隊裏共產黨間諜還有申健和陳忠經,此二人也是長期潛伏,伺機而動,提供了不少有價值的情報,為中共最終打敗國民黨軍隊立下汗馬功勞。此三人被譽為「中共情報後三傑」。

「後三傑」神勇可嘉,中共還有1930年代的「龍潭三傑」錢壯飛、李克農、胡底,更是叫人拍案叫絕。1925年加入共產黨的錢壯飛,於1928年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陳立夫的中統開辦的上海無線電訓練班,被中統駐上海大頭目時任上海無線電管理局局長徐恩曾一眼看中,視為心腹委任為機要祕書,錢壯飛藉機引薦李克農、胡底二人也進入中統,隨即取得了徐恩曾的信任,並委以重任。徐恩曾讓錢壯飛坐鎮南京,兼管下屬要害機關;派李克農留守上海主持情報機關;胡底被派往天津的中統機構任負責人。徐恩曾的本意,是形成一個遙相呼應的「反共鐵三角」,殊不知「共黨臥底」成了鑽進鐵扇公主肚子裏的孫悟空,真正形成的是「共產黨人的紅三角」。周旋於龍潭虎穴之中的三位勇士,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軍事情報,其中包括蔣介石對中央蘇區的第一、第二次圍剿,這兩次精心策劃的進攻都以朱毛紅軍的勝利而告終。身為徐恩曾機要祕書的錢壯飛,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成功地獲獲了徐恩曾嚴加防範的密碼,這個密碼後來為紅軍立了大功。那一日適逢星期六,徐恩曾去上海幽會情人,錢壯飛在機關值班,忽然一連收到了武漢中統機構發來的六封加密電報,錢壯飛覺得裡面肯定報告重大事件,他冒著危險打開一看,才知道中共重要負責人顧順章已經叛變,在被押來南京的途中,如果瞭解中共太多機密的顧順章一旦到來,那麼損失將無法估量。錢壯飛立即派女婿急速趕往上海將此情報傳遞給李克農,再通過陳賡向中共中央報警,中共中央、江蘇省委、共產國際及各機構迅速轉移,避免了一場全軍覆滅式的浩劫。周恩來後來多次動情地說:「要不是錢壯飛,我們這些人都會死在國民黨反動派的手裡。錢壯飛同志在對敵鬥爭中立下的豐功偉績,的確使我們黨少走了彎路,全黨將永遠紀念他。」最近熱播的《北平戰與和》中,在「戰與和」之間徘徊猶豫的華北剿總司令部傅作義身邊,有一個祕書叫閻又文,此公不苟言笑,嚴肅正派,左右逢源,一直參與傅作義的核心機密,其實他也是共產黨的「臥底」,只不過劇情中看不到有關他從事間諜工作的情節。柏川先生竊以為,這大概也是「顧左右而言他」而「為尊者諱」的緣故吧!既然人家傅將軍深明大義,迷途知返,已經為北平免遭戰火做出了歷史性貢獻,再弄上個間諜上下折騰,未免有點太苛刻,那就是共產黨不夠意思啦!所以,不說也罷。誠如胡適老夫子所言「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此言不虛也。與胡宗南、傅作義「被臥底」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據權威資料透露,白崇禧的機要祕書謝和賡,衛立煌的祕書趙榮聲,也是中共派去的間諜。隨著一些歷史檔案的逐步解密,許多當年的塵封往事會大白於天下。只不過,關於此二人的史料知之甚少,故此打住。

豈止是胡宗南、傅作義、白崇禧等人身邊老是晃動著「共黨臥底」的身影,就連蔣介石也毫不例外,在他的眼皮底下,他的左右前後,那些年也有那麼幾個喬裝打扮的「臥底」之人,把蔣介石的所謂「機密」看了個真真切切,那後果就可想而知了。此方面最值得一提的一位重量級「臥底」,就是原國民黨國防部第一廳廳長、曾任新中國水利部部長和政協副主席的劉斐(劉為章),當年淮海戰役(國民黨稱之為徐蚌會戰)從一開始,直到打得難分難解之時,蔣介石在南京黃浦路官邸設作戰地圖室,經常出入地圖室並參與指揮作戰的「三巨頭」分別是蔣本人、戰情參謀周菊村、劉斐。於是乎這裡玄機暗藏,神不知鬼不覺的,劉斐成了「按住蔣介石脈搏的人」,蔣介石下達什麼作戰命令,共產黨軍隊完全知曉,國軍則處處被動捱打,基本上沒佔過什麼上風。連遭慘敗喫盡了苦頭的國軍高官們都覺得蹊蹺,邪了門兒啦!為什麼總統下達的命令共軍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也有幾個略有心計的重要指揮官,對總統命令稍加變通,提前進攻或改變方向,仗打得

纔算順利。痛定思痛,懷疑來懷疑去,曾經有人覺得劉斐太可疑,像眼下的「疑似共諜」,禁不住向蔣介石進言,蔣根本聽不進去。直到後來真相大白,蔣介石暴跳如雷過後,也連說幾個「想不到,想不到哇」!歲月飄來飛去,宦海沉浮不定。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任中共高官的劉斐的歷史問題遭清算,有人發難:你劉斐區區一個起義人員,憑什麼高官任做,駿馬任騎啊?危難之際毛澤東急忙救駕,他對有關人員說:「你們不曉得啊,我們能夠解放全中國,劉斐同志是立了大大的功勞的!因為他曾經冒了非常大的危險,勇敢地把國民黨所有的作戰計劃統統供給了我們,我們才能按原定計劃把國民黨打敗!」毛說的一席話俱是實情。

讓蔣介石壓根沒想到的「共黨臥底」絕非一個劉斐,還有原國防部作戰廳廳長的郭汝瑰,屬於蔣介石軍事機密圈裡的人士。1947年5月他到蔣介石官邸參加出席軍事會議,專門研究部署山東孟良崮戰役,會後立即將作戰計劃祕密交給另一共產黨人任廉儒,使得國民黨王牌74師張靈普所部被全部殲滅,此戰使得國共雙方的軍事實力對比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徹底扭轉了內戰局勢,共產黨逐漸佔得上風。

在蔣介石身邊「臥底」的,還有一位名叫沈安娜的巾幗女傑,職位是速記員。根據新近解密的抗戰時期大後方重慶中共《紅巖檔案》,首次向世人披露了她潛伏於蔣介石身邊長達十五年的非凡經歷。由於沈安娜的特殊地位,甚至連蔣介石打個哈氣患次感冒都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也被稱之為「按住蔣介石脈搏的人」。一個弱女子周旋在虎狼窩裡英雄孤膽,不負眾望,遠在延安窯洞裏的毛澤東,總是能夠準確地掌握蔣介石政治軍事上的動向和部署,怪不得毛澤東指揮起作戰來底氣十足,總是神采飛揚,他胸中的「雄兵百萬」,當然包括臥底於國民黨軍政各界的這條「看不見的戰線」!輸慘了蔣介石,萬般無奈之際逃到了臺灣小島上,驚魂未定,往事不堪回首,他在1949年12月23日的日記中坦露心跡:「昨晚冬至,夜間夢在新建未漆之樓梯,努力掙扎爬上樓梯時已力竭氣衰而醒。若此為預兆,前途艱危可知,而成功亦可卜也。」過了八天後的12月31日的日記又寫道:「一年悲劇與慘狀實不忍反省亦不敢回顧,軍隊為作戰而消滅著十之二,為投機而降服者十之二,為避戰圖逃而滅亡者十之五,其他運來臺灣及各島整訓存留者不過十之一而已。」

與「共黨臥底」們上天入地猶如探囊取物一般巧取情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民黨軍政各界的「餘則成」卻大有人在,這其中的緣故最要緊的是蔣氏政權失去了人心,目睹耳聞政治的黑暗與社會的無序,黨國大員的奢侈以及貪污腐敗,一個心眼跟著蔣介石走到天黑正的人越來越少啦。所謂:失民心者失天下,得民心者的天下,乃是千古不變的鐵律。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