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 ,約1700字請耐心閱讀,照片78張含有「J·Rick·Zhan"水印的照片為作者拍攝。)

承蒙大家的厚愛,這幾年受邀走訪國內眾多的生態景觀項目,這些項目有花海、田園綜合體、美麗鄉村、農業公園、休假景觀園等,瞭解這麼多景觀項目但同時也暴露或多或少的問題例如設計規劃、園建、經營、養護等,其中養護問題最為突出。園林園藝界有句行話即植物是三分種七分養,往往種植不會太難,難就難在後期如何養護才能達到預期效果,為了全方面剖析這個話題,我將繼續寫一些關於養護的經驗知識(在前幾期裏我先後寫過《精美的花園該如何養護?(花卉地被草坪篇)》和《精美的花園該如何養護?(全套流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翻閱一下。),為大家做景觀項目上提供一套系統性、符合邏輯性的積極參考方案,後期我將為大家介紹一些國內富有代表性景觀項目實戰案例的得與失。

按照植物的材質分類,主要可以分成三大類即木本植物、草本植物以及半木半草本植物(藤本植物和灌木居多),這三大植物種類、屬性差距各異,例如生理結構、對環境的適應性、生長方式以及對自然環境影響等也明顯不同,所以不同的種類就有不同養護方式,本期將介紹木本植物的養護,由於文章篇幅有限我把木本植物養護分為上篇、中篇和下篇,本期為上篇(兩個話題即整形修剪和灌溉排水),中篇(施肥把握和中耕清理)和下篇(病蟲害防治、防寒防災以及補栽補種)將在下兩期更新。

一,整形與修剪

整形與修剪能使樹木生長健壯,花艷葉茂,樹冠整齊美觀,提高觀賞性,還能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病蟲害,對新栽和病弱樹木還可以減少養分、水分消耗,恢復樹勢。

(1) 樹木整形要根據樹木習性而定,主幹生長強勢的應保留其領導幹,採取塔形、圓錐形整形。主桿生長勢不強而易於形成叢狀樹冠的,可修成圓球狀、半球形或自然形樹冠,喜光小喬木可採用自然開心形。

(2) 為平衡樹勢,使各主枝、側枝間均衡生長,應「強主枝強剪,弱主枝弱剪」與「強側枝弱剪,弱側枝強剪」,枯死枝、病蟲枝、徒長枝、並生枝和損傷枝要及時剪去。

(3) 老衰樹木可以強度修剪恢復樹勢,灌木叢或綠籬下部空枯時,應逐批短裁或疏剪老枝,培育新枝,恢復樹勢。

(4) 修剪時期應視樹木開花習性及耐寒力而定。頭年生枝開花(結果)的,應在花後修剪,如迎春、連翹等;當年上枝開花(結果)的,應在落葉後至發芽前修剪。耐寒的樹木休眠期修剪,闊葉綠籬早春發芽前修剪。例如月季,紫藤因在每年12月份修剪完成。

(5) 幼小花木及新栽花灌木,應及時去花、蕾、果實。

(6) 修剪方法:修剪時切口必須靠節,剪口應在剪口芽的反側面,呈45度斜面,剪口要平滑,對過粗的枝條應分段截枝,防止撕裂樹皮。修剪一棵樹,應從樹冠上方至下方,由內向外進行。先作示範,確定修剪方式,再全面展開。

(7) 生長期萌發的不定芽,除應保留者外,都要在未木質化時清除,擾亂樹形的根際萌櫱及時清除。

二,排水灌溉

露天旱生植物是忌積水的,長期積水會導致滋生病蟲害,根系腐爛前期葉子發黃枯萎,久而久之將會死亡,所以種植的時候要避開低窪排水不暢的區域。當然,樹木生長需要足夠的水分除了自身根系吸收地下水分以外,一般園林種植三年以內的木本植物在乾旱或極端天氣需要人工補水。

(1) 新栽1~2年內樹木,要做好覆蓋工作,必要時蓋土保墒。一般採用4cm大小的樹皮,覆蓋3cm。

(2) 灌溉之前,應先鬆土。夏季灌溉應在早、晚進行;冬季則在中午前後進行,每次澆透澆足。

(3) 灌溉可結合施肥,以提高耐旱力。

(4) 新栽1~2年的名貴樹木,皮層較薄光滑的樹木,旱季要卷幹。必要時還應對樹榦、樹冠進行噴濕降溫,噴濕次數視可搭蓋蔭棚。

歡迎大家與我交流園藝知識,微信號: sun673714335 ,再次聲明添加好友請註明來意和個人信息,否則可能被我忽略,大家相互理解支持。以上圖片文章作者嘔心力創,請尊重作者的版權, 我喜歡通過圖文的方式讓大家能更直觀的看到園藝生長之美,只有真正愛上園藝才會真正去了解鑽研園藝技術,經驗乾貨分享只給有想法的朋友,最後感謝大家的關注,祝大家生活愉快,順祝商祺!

————詹家永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