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月份,基本上各個醫院兒科都是人滿爲患,乾燥,寒冷,突然劇變的氣候,讓抵抗力不足的孩子會受到各種細菌和病毒的侵襲,支原體,衣原體,甚至流感病毒,都讓孩子無法正常上幼兒園,也讓家長操碎了心。

春捂:捂來捂去給娃捂病了

同事小馬家孩子,一到這時候就住院,基本上從這孩子出生之後,幾乎年年春天得住院一場,每次花個三五萬,就出院了。小馬身體就不好,孩子剖宮產,而且還不足月,孩子又不愛喫飯,幼兒園每波“集體請假”都能趕上,外界環境稍有變化就咳嗽發燒,皮膚也無法免害,動輒溼疹,總之,看着很可憐。

其實,我們都知道,孩子抵抗力差,很大原因是家長的錯,就拿小馬家孩子來說,五月份的北京,小馬還給孩子穿“抓絨”服,這是個惡性循環,孩子本來體質就差,家長護理不當,體質就更差了,一生病,家長又開始給孩子“過度保養”,尤其在穿衣方面。

的確,又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這句話不僅適合說出這話的“大孩子”,們,對於那些表達能力不強的小寶寶們也同樣適用。孩子能喊的也只是“熱”而已,而且掙扎常常無效,說是春捂秋凍,經常四五月份還給孩子捂成“棉花包”,讓人看了都熱。

其實,用不着全身上下都捂那麼多,只要在溫差大的日子保護好幾個關鍵部位即可:

1捂好腹部

不要讓孩子的肚臍受了風,這點十分重要,冷風侵襲機理,會造成孩子的腹瀉和腹痛,甚至出現寒熱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胃腸感冒,除了我們的飲食安全外,寒氣入體會導致孩子抵抗力下降,腸胃功能紊亂,而且容易造成習慣性的“拉肚”。

2保護好呼吸道

春天,空氣乾燥,萬物復甦,許多植物粉末也會造成孩子的呼吸道感染或者過敏反省,當身體抵抗力下降之後,病菌就會肆虐,所以,如果有霧霾或者是沙塵,一定要做好防範,也可以給孩子穿領子高一些的衣物。

3換鞋不要太早

很多南方的小朋友,三四月份就已經穿上了露腳面的鞋,因爲體感已經不冷,但實際上,換下冬鞋的時間應該不要過早,北方的四月,最好鞋中還帶一薄層毛毛,或者雙層皮質,南方最起碼要包上整個腳,這樣可以防止寒氣從腳底侵襲,一旦寒從腳來,臟腑經絡都會受到阻滯,造成永久性的痛症。

我們可以通過摸摸孩子的額頭,脖後和小手來判斷孩子穿衣是否合適,如果這些部位溫熱,那麼說明穿衣量較爲合適,如果已經有汗出甚至溼透,就需要給孩子剪衣服了,小兒是稚陽之體,很容易熱,尤其是男孩兒,我們一定不要用自己的標準執着的給孩子“捂“,如果小手和脖後都很涼,那就需要給孩子添件外套了。

其實,除了在穿衣方面,家長需要給孩子“安排”好之外,在飲食上,家長也可以花費些精力,春天或者春夏交替時節,孩子的飲食應該從潤燥類改變得更爲清淡。

春天容易上火,又很乾,而且是孩子長身體得黃金時期,所以我們可以給孩子用些潤燥且營養成分更高得食品,比如芝麻,胡蘿蔔,黃花菜等,肉也儘量選擇紅肉,且應該隨着氣溫升高,飲食逐漸清淡,儘量不要在夏初季節喫些大膩之品,如果油炸或者火鍋等燉品。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